摘要:很多人的认识里,黑胶的声音是比数字音频更糊的。网上说到模拟音频、说到黑胶,一般的描述都是“温暖”“韵味”“自然”等形容词。没有人用“高清”“高解析”来形容黑胶的。那些形容词都是属于数码音频的。因此人们的Stereotype式的认识就是:黑胶的声音是乐感自然、音
很多人的认识里,黑胶的声音是比数字音频更糊的。网上说到模拟音频、说到黑胶,一般的描述都是“温暖”“韵味”“自然”等形容词。没有人用“高清”“高解析”来形容黑胶的。那些形容词都是属于数码音频的。因此人们的Stereotype式的认识就是:黑胶的声音是乐感自然、音色温暖、韵味丰富的,但是,是偏糊的,不如数字音频高清和高解析。
但这样的Stereotype并不正确。如果有机会听到高水准的黑胶系统播放优质录音的LP,我们会发现,它的声音一点点都不糊,而是可以非常高解析的。“糊”属于低端黑胶唱机。当然,低端的器材都存在明显的瓶颈或者说问题。低端的数字器材声音普遍表现为生硬、冷淡、薄声,而低端的黑胶唱机会普遍表现为糊、解析弱、频宽窄、动态范围小。低端的模拟器材和低端的数字器材是“不同的差法”。
而中高端的黑胶唱机,声音是不糊的。非但不糊,而且可以非常“高清”,细节表现非常好,甚至可以强过数字音频。“糊”这个字,绝对不是黑胶系统的共病、通病、天生问题。它只是很多低端黑胶唱机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已。
举个例子,高端唱针的高频延伸是可以到2-3万赫兹的,超出CD的2万赫兹上限,可以媲美高码率DSD音频。当然,它的问题是有没有用武之地,也就是,播放的黑胶唱片有没有记录下那些超高频的信号。如果唱片只能记录到2万赫兹,那唱针的能力再强也是白搭。
这是高频延伸能突破2万赫兹的超细唱针
说到这里,我想提的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听黑胶系统觉得声音糊,并非黑胶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播放的黑胶唱片的局限。毕竟大多数时间我们听的黑胶唱片是模拟时代的老录音。老录音本身的频宽是窄的,不如现代录音那么宽频,解析力也是偏弱的。由于当年的话筒、模拟制作器材、母盘刻录机的限制,大多数80年以前的LP唱片,频宽是有限的,高频延伸只能到15000-18000赫兹。
在模拟音频时代,HiFi的标准相对于现在也低很多,高频特性只要求能重放到15000赫兹。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书面文件明文写着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听黑胶系统播放老唱片,觉得声音糊,其实是那个老录音本身就是糊的。到了80年代,模拟录音技术的晚期,出现了一些技术,比如DMM金属制模,能有效提升黑胶唱片的高频特性,随着录音器材的进步,录音的“解析”也开始越来越好,达到模拟录音的巅峰。可惜的是,夕阳无限好,此时模拟录音也快结束了,因为数字录音起来了。
其实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数字录音、数字混音制作、却以LP出版的唱片。封面上都会醒目地标着“Digital Recording”。那些唱片虽然不是纯粹的模拟技术制品了,但信噪比、频宽、解析反而不成问题。然而在玩模拟的发烧友群体里,这些唱片并不特别受欢迎,因为玩模拟的很多追求AAA,喜欢一路模拟到底,喜欢模拟母带做的黑胶。
DECCA的数字录音LP
在播放端这个角度看,到了八九十年代后,唱针、唱放的技术进步,都使得黑胶唱机能不费力地播放出宽频、高清解析的声音。播放端已经没问题了。瓶颈是在唱片上。如果听的是五六十年的老录音,那不管后端如何,大多数时候声音总会是糊的,因为那是老录音的真实面貌。
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点是,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差异化大,录音环节也是如此。优质的模拟录音,和平庸的、差劲的模拟录音比,反差是很大的。数字技术出现后,这种差异化有所缩小,或者说,数字技术带来的后果之一是,一致性更好。成熟时期的数字录音,极少太差的,一般都能保证基础的技术水准。而模拟录音时期,那些优质的模拟录音和平庸、差劲的模拟录音,反差太大了。有些优秀的模拟录音,到今天听起来甚至活像是新录音。而水准不高的老录音,则一听就是糊糊的老录音。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玩模拟的,玩黑胶的,都非常、非常挑剔和讲究唱片录音、唱片版本。因为其间的差异真是很大。
说到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一、糊只是低端黑胶唱机的特征之一,不是黑胶系统的本质特征。好的黑胶系统非常高清和高解析。二、很多时候我们听到黑胶唱机播放出糊糊的声音,是因为那个老录音本身就是糊的。三、模拟音频比起数字音频来“差异化”(Variance)明显更大,也因此更需要挑剔,挑剔录音和唱片制作。
来源:耳机俱乐部小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