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德国电影展:坦露残酷,也展现美好

摘要:由德国电影协会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举办的2024德国电影展北京站于近期闭幕。亮相本次影展的15部电影中,开幕影片《空网》及陆续展映的《沉默》《教师休息室》《爱的不确定性原理》《周末反叛者》《火星梦想》《电影课》等12部影片,是近两年的新作;

由德国电影协会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举办的2024德国电影展北京站于近期闭幕。亮相本次影展的15部电影中,开幕影片《空网》及陆续展映的《沉默》《教师休息室》《爱的不确定性原理》《周末反叛者》《火星梦想》《电影课》等12部影片,是近两年的新作;“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维姆·文德斯执导的《柏林苍穹下》,沃尔夫冈·贝克执导的《再见列宁》,“柏林学派”导演玛伦·阿德执导的《托尼·厄德曼》,属于经典作品。

这些制作年份有远有近的影片,涉及的类型各式各样,反映出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德国电影的面貌均丰富多元。颇为有意思的是,超过半数的展映影片,以青少年为主角或核心要素展开叙事。

结合德国其他电影来看,会发现从“新德国电影”兴盛时期,到“柏林学派”声誉渐起之时,再到新的创作者崭露头角的当下,德国电影人的创作中,历史题材的比重始终不轻。而他们处理现实题材时,比较注重还原生活的真实肌理,坦露残酷也展现美好。

不能忘却的历史

德国电影导演中有很多“多面手”,擅长为不同题材的内容、想要表达的思想赋予合适的承载形式。而或许因为二战时期纳粹施暴、柏林墙的建造与倒塌、两德统一等历史事件或历史性时刻,根植在德国人的记忆深处,他们特别热衷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常用或诗意或写实但都直面创痛的方式回溯过往,以宛若孩童澄澈目光般的纯粹视角,反思世界性或区域性历史悲剧形成的根源。

活跃在当代德国影坛的几位导演,“柏林学派”的领军人物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周末反叛者》的导演马克·罗特蒙德、《爱的不确定性原理》的导演拉斯·克劳梅,都是如此。

克劳梅(1973年出生)的电影,有喜剧手法讲述i(内向)人与e(外向)人相爱故事的都市爱情片《爱的不确定性原理》,邀请观众决定剧情走向的互动式悬疑片《审判》,还有用1956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某所高中毕业班全体学生的真实遭遇,呈现柏林墙建造前东西德关系的历史片《沉默的教室》等。

罗特蒙德(1968年出生)的多部作品,取材自真实事件。儿童题材的《周末反叛者》,以温情励志的笔触,描绘父亲借助独一无二的陪伴教育手段,将患有自闭症的儿子逐渐治愈的过程:男孩需要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惯例生活,父亲偶然发现他对足球充满热情之后,每逢周末,都会带他来到德国各地的体育场馆观看各个足球俱乐部的比赛,过程中,他的日常习惯不可避免地与社会规则发生冲突,但他也主动尝试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天地,最终在看完所有足球俱乐部的比赛后获得成功。

历史题材的《希望与反抗》,用沉重伤感的基调,再现德国法西斯政权尾声阶段的疯狂:慕尼黑的一对兄妹大学生,试图将纳粹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节节败退的真实消息,传播给普通民众,但行动之时被盖世太保逮捕,两人虽被多番审讯,但都一直将所谓的“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可是妹妹疏忽说出的一个名字,让另一名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伙伴被捕入狱,三人最终都被判处死刑。剧情虽然令人唏嘘,但全片并无刻意煽动观众情绪的镜头,相反导演手法与演员表演都很克制,大概正因如此,该片2005年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的褒奖。

1960年出生的佩措尔德,是将原本带着私人角度叙事、注重内在情绪、表现人性窘境、缺乏剪辑技巧等特征的“柏林学派”的作品,从艺术家孤芳自赏的层面,推至外界面前引起公众瞩目的高手之一。他的代表作《红色天空》《不死鸟》《芭芭拉》等,均带有一定的悬疑色彩,借助思辨性对白与风格凛冽的画面,由个体的抉择道出人性应对环境变化时呈现的复杂面目,继而对德国的历史与现实展开深刻剖析。

《红色天空》

文德斯的旅程

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之后不久出生的维姆·文德斯,更是突出的代表。

作为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文德斯擅长将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混淆,拍片足迹遍布德国、美国、葡萄牙、日本、古巴等国家,在电影与摄影领域、剧情片与纪录片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他的电影大都带有公路片属性,纪录片《皮娜》《寻找小津》《地球之盐》《乐士浮生录》等,为舞蹈、电影、摄影、音乐等领域被世人认可或遗忘的大师作传,用深入艺术现场的镜头,凸显艺术之于俗世生活的功用;剧情片常以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物“在路上”的际遇与选择,道出过往经历导致的心理创伤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影响,只不过早期与后来的作品,人物的精神状态有焦灼、恍惚与平和的区分,人际关系有冷漠、疏离与亲近的差异。

《皮娜》

这种变化有迹可循。文德斯像诸多战后出生的德国人一样,成长的过程中曾以沾染过罪恶的德国文化为耻,拥抱的是以好莱坞电影、摇滚乐等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但越战的爆发、资本的肆虐也让这一代人对美国失望,经历过精神空虚的阶段之后,他们重新接纳德国文化。文德斯的拍片履历与作品内核,均对此种时代现象有过反映。

他早期在西德拍摄的“公路三部曲”《爱丽丝城市漫游记》《错误的举动》《公路之王》,用散漫的画面和松弛的配乐,表现随着废墟的重建成长起来的西德青年的孤独与茫然,探讨他们借助美国文化确立人生坐标的可能性,但正如《爱丽丝城市漫游记》中报纸报道美国西部片的开拓者约翰·福特去世的新闻标题“失落的世界”所揭示,美国文化并没有帮助“失落的一代”发现自我认同的路径。他后来在好莱坞拍电影的几年时间里,进一步意识到美国文化并非灵丹妙药,拍片时没有依循好莱坞通常的叙事模式,而是带着欧洲作者电影导演的思维。这一期间最负盛名的作品,是1984年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德州巴黎》。

《德州巴黎》

1986年文德斯重回德国之后,除了在本土拍片,创作的步伐也延伸到世界各地,先后执导了《柏林苍穹下》《咫尺天涯》《直到世界尽头》等影片,并辅佐安东尼奥尼完成《云上的日子》的拍摄,愈发鲜明的作者性衍变为独特风格,他在新德国电影运动中的地位被确立,与赫尔佐格、施隆多夫、法斯宾德一道,被称为“新德国电影四杰”。近些年,他因为年事渐高减缓了创作步调,但近期登陆国内院线的新作《完美的日子》表明,他宝刀未老,依旧是造梦大师。

孩子的疑问

文德斯的电影中常有孩子的身影,他们能用独特的慧眼看透生活的本质,用天性帮助成人化解难题。《爱丽丝城市漫游记》里,无法与外界建立有效关系的德国记者温特,带着小女孩爱丽丝穿行德国各地寻找其外祖母的过程中,她率真的言行举止,让温特慢慢找到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拍照时关注的对象也由风景变为人,并且恢复了在美国游荡时丧失的写作能力。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柏林苍穹下》及其续作《咫尺天涯》里,倾听人们心声的天使,只有孩子才能看到。其中《柏林苍穹下》更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诗作《当孩子还是孩子》,作为章节注释贯穿全片。

“当孩子还是孩子,他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是我,不是你?为什么我在这里,不在那里?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宇宙会在哪里结束?阳光下的日子会不会只是个梦?我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东西,会不会只是假象?是不是真的有魔鬼存在,是不是真的有像魔鬼一样坏的人存在?

观众跟着随心怀疑提问的孩子的目光,看到天使挥动天使之翼,在过去与现在的多个时空中自由穿梭,看到柏林这座城市被纳粹摧毁后的景象,看到带着历史的余痛与现实的磨难生活着的人们的面孔,看到两德统一后社会秩序的重建,也看到能够治愈创痛的“爱”的力量。

《柏林苍穹下》

亮相本次影展的电影中,也有诸多孩子的疑问,但不像文德斯的处理般带有象征意味,而是直接指向孩子的成长困惑。

《沉默》中,在校园事故中受伤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离异的父母对他的关心与照顾,都是那么敷衍了事?《教师休息室》中,身为移民后代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班里发生失窃事件后,他是首个被怀疑的对象?《火星梦想》中,爱好天文学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他关于火星的研究工作,不能依照自己设想的方式顺利展开?

而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会有新的疑问。《空网》中,伊朗的穷小子不明白,为什么他和家境优渥的女友的爱情没有出路?《教师休息室》中,心有教育抱负的女老师不明白,为什么她实施教学理念时,总会遇到障碍?

不同成长背景、不同年龄的人们,从自身出发对生活发出的疑问,都没有标准答案,但也都值得结合时代、社会、地域等语境进行探讨。电影,无疑是让创作者与观众共同探讨生命疑惑的一种理想媒介。《电影课》中,1968年慕尼黑一所女子文法学校某个班级,以实验的方式上的“电影课”,便让她们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受用一生。

文|梅生

编辑|陈凯一

本文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24年12月6日


来源:北青艺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