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二八大杠,如何迎来春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7 15:03 2

摘要:在布隆迪,自行车可是香蕉运输工们的好伴侣。500斤香蕉挂车上,动辄要骑十几公里,一辆二八大杠就好比一辆五菱宏光!

“天不生我奥德彪,万亩香蕉烂荒郊”。

这是去年社交媒体平台上爆火的梗。

当国内的中产在选房、选车时,非洲的中产在攒钱买一辆废旧的二八大杠。


● 骑自行车背着香蕉疾驰的“奥德彪”们,最快车速甚至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

在布隆迪,自行车可是香蕉运输工们的好伴侣。500斤香蕉挂车上,动辄要骑十几公里,一辆二八大杠就好比一辆五菱宏光!

有的非洲公司甚至把二八大杠当做年终奖,而能领到自行车的员工则会收获周围街坊邻居的注目礼。

这让很多国人不免感到惊奇,回想起自己童年记忆里的凤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凤凰牌自行车是结婚“三转一响”必不可少的大件儿。

1970年左右,一辆凤凰自行车基础售价150块,彼时普通城市工人月均收入才只有30块,一辆凤凰自行车差不多需要普通人家不吃不喝五个月才买得起。

因此要是谁家拥有一台凤凰18,那不管是日常出行还是谈婚论嫁,就如同如今家里有辆豪车一般极有牌面,凤凰自行车厂的自行车票更是那个年代的紧俏货。


● 谈婚论嫁时,丈母娘提出要八辆凤凰自行车接亲的要求。图片来源:电视剧《南来北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结束,自行车的需求日渐降低,繁盛了百年的凤凰品牌也在时光中落寞,很多人甚至以为这个品牌早就没了。

事实上如今的凤凰早已不只有还活在非洲的二八大杠,更有了全新的潮流面貌,甚至成为平台爆款。


01 记忆中的二八大杠

光绪二十三年,也就是1897年,上海商人诸同生在如今的南京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和配件,开创了国内自行车业的先河,也就是“凤凰”的前身。


1958年,同昌车行制造厂和包括亚美钢圈厂等在内的共267家单位合并横了上海自行车三厂。

建厂初期,其实只有“生产”牌和“新华”牌的商标,但随着生产技术、制造质量和工艺装备的提升,上海三厂迫切地需要一个可以代表企业全新精神面貌的新品牌。

于是,三厂在《文汇报》和《解放日报》上刊登广告,公开征集商标名称。不久后,一千多份稿件从全国各地飞来,其中就包含了后来家喻户晓的“凤凰”,和“永久”“飞鸽”一起,成为老一辈人心目中国产自行车的代表。


● 凤凰自行车车标

后来很多网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编出了一个顺口溜:“永久凤凰似宝马,飞鸽红旗桑塔纳”。

确立品牌之后,三厂就将英国“兰苓”自行车作为赶超目标,不断寻求质量、款式上的新突破。仅仅5年后,“凤凰”牌自行车就在全国自行车行业质量评比中荣获冠军,此后更是连续7年蝉联第一,此时的凤凰技术指标甚至已有31项超过昔日偶像“兰苓”车。

以至于周恩来总理在1967年称赞“凤凰”是吉祥之鸟,凤凰自行车是人民喜爱的自行车。


1971年,上海自行车三厂推出了PA18型自行车,凭借自重轻、线条明快、封闭式链盒等更显档次的设计风靡全国。新车刚推出的时候,三厂的工人除了休息,甚至不敢在家待太长时间,就怕街里街坊都来委托他想办法搞一辆18型自行车。

这也是凤凰最高光的时刻。

可以说,一辆二八大杠承载了那个年代太多的欢声笑语。在很多80后的记忆中,都有大人骑车载自己去看电影的画面。

1992年上海自行车三厂兼并上海自行车二厂,又联合上海自行车四厂,一年后就更名为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并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与此同时,上海自行车行业发展到达顶峰。1994年整个自行车行业职工人数达到3.1万余人,总产值达到了21.82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值的2%,生产自行车9810万辆,占到全国自行车产量的50%。

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自行车工业基地和出口基地。

然而时代的巨浪滚滚而来,随着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日渐普及,自行车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下降,销量也一落千丈。

仅仅在1993-1996年的三年时间里,凤凰就从上海市纳税的第一名转成了亏损,此后更是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蛰伏,直到2010年,凤凰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折点——混合所有制改革。

与此同时,一个改变凤凰命运的男人出现了。


02 英国留子爆改百年国企

2010年,上海自行车行业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并购案:民营企业江苏美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入股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取得凤凰公司中49%的股权,原有股东的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降至51%。

而作为江苏美乐集团代表,同年3月,王朝阳正式出任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总裁,成为“新生”凤凰自行车的第一位掌舵者。


● 王朝阳。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在2012年上海经济评论的采访中,被问及为什么会看中凤凰这个老品牌时,王朝阳直言不讳道“借力老品牌,我是有经验的”。

从华中科技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王朝阳又继续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继续攻读博士。有意思的是,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讨论如何通过筛选外部信息,模拟人的神经系统来做出有效、合理的决策。

这一切无疑是在为他此后的事业做准备。

相对于新生品牌,王朝阳似乎对“老牌子”有着特殊的偏爱。博士毕业后,王朝阳凭借优秀的个人能力和亚裔身份,进去英国老品牌Crosrol工作,担任中国的社区代表,后来成为Crosrol的中国区副总裁。

别人是“工作,然后活下去”,王朝阳却是“了解,然后买下来”,他对Crosrol是如此,对凤凰同样也是。

彼时的江苏美乐其实早已有自己的自行车零件业务,美乐的车圈、辐条、链条等零件产品即便是在全球市场中也有着一定的占有率。

但是王朝阳做事向来走一步看三步,从不把企业的未来局限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他坚定地认为中国市场的未来之争主要在品牌。

而想要进入品牌之争就只有往产业下游走,做整车才是出路。恰好此时,自行车行业里的国民品牌凤凰正在求新求变,急需民营力量的加入,于是王朝阳和美乐投资一起做出了这个“买下凤凰”的决定。


● 图片来源:凤凰官网

上任凤凰CEO之后,王朝阳当即开始“重塑”凤凰,推动凤凰的全渠道与产品的年轻化转型。

“进入凤凰之后我首先就在想今后的发展方向。”想到作为自行车的替代品,电动车有着和自行车同样的代步属性,于是王朝阳当即决定将电动车项目推动凤凰重生的关键一环。

就这样,奔着三年投入3个亿的目标,王朝阳头也不回地带领着由电动车行业资深人士组建的新班底,开始了“凤凰计划”。

他先用“老凤凰”自行车换新电动车的营销活动唤醒用户情感记忆,然后连续推出包括豪华款、锂电车等在内多达43个产品。与此同时,围绕用户需求和集团产品基础,进一步延伸产品品类,除了电动车之外,更铺设包括轮椅、童车等可以触动用户童年记忆的多条产品线。

比如,童车其实是个很难建立品牌忠诚度的领域。但在王朝阳看来,这对凤凰来说或许并非难事。

因为在相同的起点上,凤凰却拥有着百年岁月沉积下来的国民认知度。当当年的那些小孩成为如今的爷爷奶奶,凤凰和童年一起成为脑海中潜伏的美好记忆,每一次他们回忆起逝去的时光,就能点燃一次凤凰的“灯牌”。


● 王朝阳给谢霆锋颁发代言聘书

除此之外,为了以让凤凰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新世纪舞台,王朝阳主导搭建了凤凰2500家统一形象的门店,开通电商平台销售渠道的同时邀请谢霆锋代言,打造“时尚凤凰”的品牌新印象。使得凤凰线上渠道开通仅5个月就实现了销量5000辆的好成绩,极大提振了凤凰内部的士气。

2020年“cityride”的风从欧美吹到全世界,自行车成为了疫后时代年轻人的风向标,高性能山地车、公路车产品伴随着骑行文化,在全球各地市场“攻城略地”。

以凤凰为代表的中国自行车品牌,也终于迎来从民用通勤到高端骑行的转型契机。

2023年,王朝阳便顺势创立了全新高端子品牌FNIX,聚焦骑行爱好者,以硬核的制造技术和全新潮流品牌形象,实现从传统通勤工具到运动生活的品牌形象转型。


● FNIX与英雄联盟的联名自行车

时至今日,FNIX明星车型已经涵盖全尺寸的公路车、山地车、锂电自行车等多种车型,适配不同消费群体的骑行需求。

去年底,FNIX在凤凰集团的销售额占比更是迅速攀升至15%-20%,成为凤凰集团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国礼车款更是进入外交领域。


● 凤凰自行车国礼款纹样

作为亲历那个时代的人,我们终是看到了,王朝阳将这个濒临消失的百年品牌从国民的记忆深处重新搬回到全球骑行生态的桌前,讲述全新的故事。

03 “出海”老网红的新春天

如今“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品牌间的热词,王朝阳同样也没有错过这一趋势。

当前,上海凤凰旗下已经拥有4家子公司,分别负责成人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国际进出口业务(出海)、团购业务,以及自有工厂负责一些共享单车代工业务。

除成人自行车、儿童自行车是凤凰的主要盈利来源外,凤凰的海外业务同样增速极快,有望成为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凤凰的出海起点和当下很多企业不同,早在1972年凤凰就用“二八大杠”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彼时,中国工人援建坦赞铁路,将凤凰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带到了坦桑尼亚,深受当地民众的喜欢,有几辆“凤凰”就此留在了坦桑尼亚。

就是这些蓝底金凤的凤凰车在当地掀起了一股自行车热潮,而凭借完善的供应链和优质的性价比,凤凰产的“二八大杠”很快热销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巅峰时期年出口量突破300万辆。

但辉煌之下却隐藏着危机,尽管当时中国拥有着全球一半以上的自行车生产能力,产品却仍多为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国际品牌的专利壁垒和高端供应链的缺失,使得中国自行车品牌长期在低端市场打转,这种“大而不强”的困境在凤凰同样也有所体现。

但好在随着欧美骑行文化的逐渐渗透,凤凰敏锐地意识锂电助力自行车会是自行车行业的未来。


●凤凰锂电自行车。图片来源:Phoenix Electric

锂电助力自行车流行起来的契机其实是很多50岁以上的爱好者相对体力有限,但又有骑行的兴致,因此在传统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组件,以“人力+电力”的混合动力模式运行的锂电车就成了他们的福音。

这种自行车不仅可以在上坡时轻松带人上去,即便是相对长距离的骑行,比如说100公里、150公里,只要开了助力,也会骑得非常轻松。可以说,锂电助力自行车这个新品类精准命中了高龄骑行人群的痛点。

而锂电助力自行车生产和普通自行车又完全是两个概念,其中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

“两手空空”,如何二次创业成了凤凰必须解决的问题。

让人意外的是,为了绕开专利壁垒,打破技术封锁,王朝阳使出了那个熟悉的操作:“了解,然后买下来”。

2020年,王朝阳主导下凤凰接连并购了爱赛克、天仁等海外企业,获取高端制造技术的同时,借疫情催生的全球骑行热开始重启新时代下的全球化布局。

其中爱赛克旗下的“丸石”品牌,完全对标日本市场,而天仁则针对美国市场。


● 图片来源:凤凰官网

更重要的是,两家公司的收购不仅加快了凤凰集团在欧美和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和销量,进一步提升了集团的生产制造能力,得以将技术经验反哺国内,打出一手漂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与此同时,王朝阳开始着手建立锂电产品的自主研发团队,开设专业的锂电产品制造工厂,搭建产业上游供应链,打破组件垄断,为日后实现技术反超夯实基础。

有了技术基础和切入口之后,凤凰海外市场的布局也终于可以加快进度。

与很多品牌出海即打响品牌知名度的方法不同,面对海外知名度较低的短期事实,凤凰并不介意在适当弱化自有品牌的基础上,主攻toB,通过与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合作,以贴牌代工的形式拿下多个“超级渠道”,借势零售终端大客户吸收国际需求,逐步将技术储备转化为自有品牌竞争力。

同年11月,凤凰就靠锂电助力电池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一则《中国自行车遭海外哄抢:自行车订单拍到明年7月》的新闻冲上热搜。此后凤凰就一路稳扎稳打,持续拉高整体效益。

如今凤凰的锂电助力自行车已经成为集团海外业务的增长引擎,在挪威、荷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销售,反响热烈。

据凤凰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凤凰总营收达到18.3亿元,海外业务增速甚至超过国内,其中锂电助力自行车销售额占比更是达到海外总营收的60%以上。

目前,凤凰海外业务正将直播于短视频带货提上日程,或许不久后我们就会看到凤凰自行车成为Tiktok爆款的一天。

04 结语

“老树新芽凤凰飞”,从过去经典的“二八大杠”到如今的多款式产品,凤凰自行车用半个世纪的时间验证了老字号的韧性。

它从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中走来,向科技纵深处走去,在数字化大基建的时代背景下,用国际化的视野“混搭”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成功书写了中国传统企业的全球化新叙事,向世界传递中国企业的技术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真心期待,纵使“江湖夜雨十年灯”,也终有更多承载着国民记忆的中华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文\李慧颖

来源:最华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