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管家”是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出现的一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它采取“机械化耕地—机械化精量直播—无人机飞防植保—机械化收割”的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储”一条龙服务。
油菜田似金浪翻涌
农机奏响丰收乐章
湖北荆门市掇刀区的田间地头
农机合作社化身“田管家”
农民当起“甩手掌柜”
传统农耕正焕发新生机
什么是“田管家”?
“田管家”是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出现的一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它采取“机械化耕地—机械化精量直播—无人机飞防植保—机械化收割”的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储”一条龙服务。
当农田有了专业“管家”
荆门市掇刀区康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康瑞农机合作社”)就是当地的一个“田管家”。
初夏时节,掇刀区团林镇李集村,饱满的油菜荚压弯枝头。村民王必恒站在田埂上,看着收割机在自家17亩油菜田里来回穿梭,露出舒心的笑容。
“以前人工收割,得忙活十天半月。现在有了‘田管家’,不到三小时就能颗粒归仓!”今年夏收,王必恒将自家的地交给康瑞农机合作社打理,他掰着手指算起账,“每亩地付60元托管费,我就能当‘甩手掌柜’,可以腾出手来干更多事,老伴还能安心在城里带孙子。”
▲掇刀区某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向农行客户经理介绍机械化作业情况。
在掇刀区,像康瑞农机合作社这样的“田管家”有10多家,服务全区80个村(场),惠及2万多农户。
从耕、种、飞防、收,到烘干、秸秆综合利用,农户将农事全程托付给合作社,只需做好日常田间管理,静待丰收时查看产量,闲暇时还可以到合作社打零工。
“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老百姓降低了生产成本。”康瑞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马洲介绍,合作社充分发挥协作优势,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采取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农业降本、提质、增效。
“像这样种地,我还能多种几年。”李集村一位老人笑着说。
金融助力农业技术更新
在开展机械化作业的同时,合作社也在不断引进推广新的耕种技术。
走进康瑞农机合作社,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摆放在院子里。仓库角落,裹着无纺布的秧苗嫩芽破土而出,孕育着新的希望。
▲农行客户经理在康瑞农机合作社调研,查看新长出的秧苗。
几年前,马洲将东北的育秧技术引入荆门,大大提高了秧苗成活率与作物产量。但要大展拳脚,资金必不可少。
得知马洲的情况后,农行湖北荆门掇刀支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调研,为其发放了贷款。“这份金融支持太重要了!”马洲感慨道。
如今,马洲的合作社还采用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随着插秧机缓缓驶过,肥料被精准地埋入秧苗根部3至5厘米深处,恰似为农作物接上了专属“营养通道”,不仅能降低化肥使用量,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还能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大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为全力保障“三夏”生产,近期,农行湖北荆门分行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穿梭于合作社与村组之间,通过逐户走访调研,提前摸排资金需求,建立精准化、动态化的客户服务清单,以“一户一策”的定制化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夏粮抢收、颗粒归仓。
内容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来源:养宠小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