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甲功 健康早掌控丨细数来自甲状腺疾病的健康威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7 16:21 2

摘要:在人体颈部深处,有一对形似蝴蝶的腺体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同精密的“生命调节器”,调控着新陈代谢、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等核心生理过程。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剧变让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全球约2亿

在人体颈部深处,有一对形似蝴蝶的腺体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同精密的“生命调节器”,调控着新陈代谢、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等核心生理过程。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剧变让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全球约2亿人正受其困扰。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5月26日上午在临汾市进行了第二十九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翼城县人民医院的王华教授为翼城县两坂村村委会的村民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王华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解码甲状腺

在人体这座精密的“生命工厂”中,甲状腺宛如一只静卧于颈前的“蝴蝶”,虽体型微小,却掌控着新陈代谢、能量消耗、体温调节等关键功能。然而,这只“蝴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已攀升至20%,相当于每5人中就有1人深受其扰。从甲状腺功能亢进到甲状腺癌,从自身免疫性疾病到碘摄入失衡,甲状腺疾病的谱系复杂多变,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隐形杀手”。

甲状腺疾病——来自“隐形杀手”的健康威胁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现状犹如一场静默的“健康海啸”。全球范围内,患者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其发病率之高更令人警醒。甲状腺疾病种类繁多,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桥本甲状腺炎等,每种疾病均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身健康。

1. 甲亢:代谢亢进的“火焰山”

甲亢患者常被形容为“身体里的火焰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率飙升,心跳加速、出汗增多、食欲亢进却体重下降,甚至出现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其病因多样,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最为常见,约占甲亢病例的80%,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2. 甲减:代谢低下的“冰封世界”

甲减患者则仿佛置身于“冰封世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率降低,畏寒、乏力、便秘、皮肤粗糙等症状接踵而至。其病因包括桥本甲状腺炎、碘缺乏、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等,女性患者尤为常见。

3. 甲状腺结节:良恶难辨的“迷雾”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的“常见客”,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多数结节为良性,但单发结节的恶性风险较高。结节的形成可能与碘摄入失衡、自身免疫反应、炎症等因素有关,而高分辨率超声和细针穿刺活检是鉴别良恶性的“金标准”。

4. 甲状腺癌:沉默的“蝴蝶杀手”

甲状腺癌虽为恶性肿瘤,但预后相对较好,尤其是乳头状癌。其症状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碘摄入失衡等均为其高危因素。

5. 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的“内战”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组织成为自身免疫攻击的“靶标”。患者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波动(先甲亢后甲减),其诊断需依赖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甲状腺筛查——助力揭开“蝴蝶”的神秘面纱

甲状腺疾病的筛查犹如一场“侦探游戏”,通过血液检测和超声检查,可揭开甲状腺健康的“神秘面纱”。甲状腺功能检测(如TSH、T3、T4、TPOAb、TGAb)可评估甲状腺激素水平,例如,甲亢患者T3、T4升高,TSH降低;甲减患者则相反。而甲状腺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结节的位置、大小、数量、边界、回声等特征,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

“筛查是甲状腺疾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王华教授强调,“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这些人群更需要重点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孕期或更年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癌等)。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如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长期暴露于辐射(如头颈部放疗史、核辐射接触史)。

碘摄入异常者(长期缺碘或过量补碘)。

年龄>60岁或曾有甲状腺手术史。

孕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智力发育)。

筛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早期发现,更在于预防并发症。甲亢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甲减则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下降。通过筛查,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

甲状腺疾病防治:给甲状腺全方位的保护

1. 饮食调控:碘的“双刃剑”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但摄入过量或不足均可能引发疾病。沿海地区居民应避免过度摄入海产品,而内陆地区居民则需适量补充碘盐。此外,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类食物,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健康。

2. 情绪管理:压力的“减压阀”

“甲状腺疾病与情志不畅、生活刺激关系密切。”某中医专家指出,“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引发甲状腺疾病。”因此,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如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对甲状腺健康至关重要。

3. 运动与作息:身体的“能量站”

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而规律作息则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并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4. 减少辐射暴露:电离辐射的“防护盾”

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疾病的“隐形杀手”,长期接触X射线、CT等放射性检查,或生活在核辐射污染地区的人群,甲状腺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并在必要时做好防护措施。

5. 定期体检:健康的“晴雨表”

定期体检是甲状腺疾病防治的“晴雨表”。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尤其是高危人群。孕妇在怀孕前和孕期更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确保母婴健康。

6. 规范药物治疗与随访:疾病治疗的“精准导航标”

甲状腺疾病的治疗需个体化,药物治疗(如抗甲状腺药、甲状腺素替代治疗)需规范,并定期随访调整剂量。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则适用于特定病例,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专家视角:甲状腺健康的“智慧锦囊”

“甲状腺疾病防治需‘中西医结合、身心同治’。”某中西医结合专家指出,“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节,可改善甲状腺功能;西医则擅长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两者结合,可实现‘1+1>2’的效果。”

此外,专家还提醒,甲状腺疾病的治疗需“耐心与信心”并存。甲亢治疗周期较长,需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甲减患者则需长期补充甲状腺素,不可贸然停药。

守护“蝴蝶腺”,共筑健康防线

甲状腺疾病防治是一场“持久战”,在政府、医疗机构努力宣教的同时。个人也应通过加强健康意识、重视筛查、改善生活方式,从而跟有效的降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疾病的威胁。

王华教授呼吁,“甲状腺健康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在这场与甲状腺疾病的“较量”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甲状腺健康,守护这只‘生命蝴蝶’,共筑健康防线。通过科学防治、积极应对,我们定能战胜这只“隐形杀手”,守护生命的健康与美好。

来源:阳光健康学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