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只差一个字,青蒿茼蒿差别有多大?从长相到用处全解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7 19:57 2

摘要: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今天咱们来聊聊厨房里和中药铺里都常见的两种植物 —— 青蒿和茼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去菜市场买菜看到茼蒿,总会想起课本里提到的青蒿素,想着这俩名字这么像,是不是有啥亲戚关系?其实啊,它们虽然都带着 "蒿" 字,差别可

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今天咱们来聊聊厨房里和中药铺里都常见的两种植物 —— 青蒿和茼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去菜市场买菜看到茼蒿,总会想起课本里提到的青蒿素,想着这俩名字这么像,是不是有啥亲戚关系?其实啊,它们虽然都带着 "蒿" 字,差别可大着呢。从植物分类到日常用处,里里外外都不一样。咱们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把它们的秘密揭开,以后再碰到这两种植物,保证大家能分得明明白白。

先从 "出身" 说起:它们来自不同的植物家族

咱先说说这俩的 "户口本"。青蒿和茼蒿都属于菊科,算是同一个大科的远房亲戚,但细分起来,它们的 "小家庭" 可不一样。青蒿属于蒿属,学名叫做黄花蒿,您听这学名里带个 "黄" 字,就知道它和黄色有点关系,后面咱们看它的花就知道了。以前植物学界还闹过个小误会,把它误称为 "青蒿",现在咱们说的能提取青蒿素的,其实就是这个黄花蒿。

再看茼蒿,它属于茼蒿属,学名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别名可不少,像蓬蒿、菊花菜都是它。以前它还被归在菊属里,后来才独立出来自己成了一个属。您看这名字里带 "菊",就知道它和菊花有点渊源,等会儿咱们看它的叶子和花,就能发现那股子 "菊气"。

打个比方,这就像两个人都姓王,但是一个住在北京胡同,一个住在上海弄堂,虽然都姓王,家庭背景可不一样。青蒿就像来自蒿属这个大家庭,成员里还有艾草、苦蒿这些,个个都带着股浓烈的味道;茼蒿呢,就像从菊属分出来的小家庭,自带一股清新的菊香,和咱们平时吃的菊花脑、观赏的菊花更亲近些。

长相大不同:从叶子到花朵都是 "反差萌"

说完出身,咱们来看看它们的 "长相"。先看整体个头,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直地立着,喜欢分枝,一般能长到 30 到 80 厘米高,差不多到咱们腰部的位置。全株都带着浓烈的挥发性香气,您要是摘一片叶子揉一揉,那股味道能飘老远,有点像艾草,但更冲一些。茼蒿呢,也是一年生或者二年生草本,茎光滑无毛,长得稍微矮一点,最高能到 70 厘米,气味就温和多了,是那种清香,类似菊花的味道,闻着就让人觉得舒服,不会有刺鼻的感觉。

再看关键的叶子部分。青蒿的叶子是互生的,也就是左右交替着长在茎上,而且是三回羽状深裂,啥意思呢?就是叶子像被层层分裂,最后裂片细长如丝,就像咱们平时吃的粉丝那么细,颜色是青绿色或者淡绿色,背面是无毛的,摸起来有点糙糙的。茼蒿的叶子就不一样了,是长椭圆形或者倒卵形,叶片比青蒿宽多了,边缘有羽状分裂或者不规则的锯齿,就像一把小扇子边缘被剪出了花纹,质地比较厚,颜色也浅一些,是那种嫩绿色,摸起来软软的,很有肉感。

到了开花的时候,差别就更明显了。青蒿的头状花序很小,呈半球形,颜色是黄色的,好多小花密集地排列成圆锥状,远远看去就像一片黄色的小星星撒在枝头。茼蒿的头状花序就大得多了,单生在茎顶,舌状花是黄色或者白色的,管状花是黄色的,看起来就像一朵迷你版的菊花,尤其是白色的舌状花,特别清新漂亮。结果的时候,青蒿的瘦果是长圆形的,茼蒿的瘦果则具翅状肋,就像带了小翅膀一样。

咱们去菜市场买茼蒿的时候,看那嫩绿的叶子,宽宽的带点小锯齿,闻着是淡淡的菊香,就知道这是能吃的茼蒿;要是在野外看到那种叶子细细的,闻着味道很冲的,大概率就是青蒿了,可别认错摘回家做菜,那味道可受不了。

用处大不同:一个是药用 "小卫士",一个是餐桌 "香饽饽"

说完长相,咱们聊聊最重要的部分 —— 它们的用处。先说白求恩爷爷提到的青蒿素,虽然咱不能说具体的医疗作用,但都知道青蒿对健康有重要作用。青蒿的药用部分是干燥的地上部分,经过专业加工后,能提取出对身体有帮助的成分。平时咱们在中药铺看到的青蒿,一般就是用来泡药水,或者和其他药材搭配,给身体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在夏天能帮着清热解暑,让咱们感觉更清爽。

再看茼蒿,那可真是咱们餐桌上的 "香饽饽"。它的嫩叶特别好吃,做法多样。咱们可以把它洗净了直接清炒,锅里放点油,加点蒜末,炒出来的茼蒿带着淡淡的清香,特别下饭;也可以做汤,像鸡蛋茼蒿汤,汤里飘着绿色的叶子,看着就有食欲;现在冬天吃火锅,茼蒿更是必备菜,往锅里一涮,稍微烫一下就熟了,吃起来嫩嫩的,还带着一股清香味。而且茼蒿的营养可丰富了,富含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钠、钾等矿物质,这些都是咱们身体需要的好东西,能让咱们吃得香,身体棒。

除了吃,茼蒿还有其他用处呢。它的花朵很漂亮,黄色或者白色的小花,单生在茎顶,看着就很雅致,咱们可以在阳台上种几盆茼蒿,既能吃又能看,一举两得。青蒿呢,虽然一般不作食用,但它的提取物在生活中也有用处,比如可以做成一些天然的护肤品,或者是环保的驱虫剂,夏天的时候喷一喷,能帮咱们驱赶蚊虫。

生长环境:一个 "皮实" 好养活,一个 "讲究" 爱温暖

咱们再聊聊它们喜欢的生长环境。青蒿的适应性可强了,特别耐旱耐贫瘠,就像一个皮实的孩子,不挑地方。在亚洲、非洲以及咱们中国各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常见于河岸、砂地、路旁,就算是土地比较贫瘠的地方,它也能茁壮成长。不过咱们要是想在家里种青蒿,可能不太合适,因为它更喜欢野外的环境,而且咱们也用不到自己种来药用,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茼蒿就有点 "讲究" 了,它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需要肥沃的土壤。咱们中国各地都有栽培,现在很多家庭还喜欢在阳台种点茼蒿,买点种子撒在花盆里,保持土壤湿润,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很快就能长出嫩绿的小苗。等长到一定高度,就可以采摘嫩叶吃了,特别新鲜。而且茼蒿的生长周期不长,从播种到收获不用等太久,特别适合咱们在家尝试种植,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别再认错啦:三招教你快速区分

说了这么多,咱们总结几个快速区分的小技巧。第一招闻气味,青蒿的气味浓烈,类似艾草,闻一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茼蒿的气味清香柔和,带着菊科植物的甘香,闻着很舒服。第二招看叶片,青蒿的叶子细如丝,就像很多细长的小辫子;茼蒿的叶子宽大,边缘有锯齿,就像小扇子一样。第三招看花朵,青蒿的花小而密集,是黄色的小星星;茼蒿的花大且颜色鲜艳,像迷你版的菊花。

咱们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就用这三招,保准不会认错。要是在野外看到这两种植物,也能轻松分辨出来,不会闹把青蒿当茼蒿摘回家的笑话。

各有各的好,都是生活里的小确幸

说了这么多,相信宝子们对青蒿和茼蒿都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它们名字只差一个字,但从出身到长相,从用处到生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青蒿就像一位默默守护健康的 "小卫士",在药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茼蒿则是咱们餐桌上的 "香饽饽",用美味和营养陪伴着咱们的日常生活。

咱们在生活中,不妨多留意这些身边的植物,它们不仅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还能让咱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下次去菜市场看到茼蒿,记得买上一把,回家做个清炒茼蒿或者涮火锅,享受一下这 "皇帝菜" 的美味;要是在野外看到青蒿,也能跟身边的人讲讲它们的区别,当个小小的植物 "百事通"。

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知识,只要咱们用心去发现,就能从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中找到乐趣。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宝子们对青蒿和茼蒿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好,过得开心又自在!

来源:小壁虎的美食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