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上,厦门市委文明办作为文明城市代表,展示了马拉松体育文化与城市文明双向奔赴的创新实践经验。
近日,中央文明办在上海召开体育文化建设调研座谈会。
会上,厦门市委文明办作为文明城市代表,展示了马拉松体育文化与城市文明双向奔赴的创新实践经验。
2003年,厦门马拉松首度鸣枪开跑。同年,中央文明办在厦门进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合试点。23年来,厦门将马拉松赛事作为推动体育文化建设、推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勇立潮头、勇毅前行,举全市之力办出了享誉世界的体育赛事。厦门马拉松赛入选全球仅有的13个“世界田联精英白金标赛事”,获得世界田联授予的全球唯一的“全球特别贡献奖”、“可持续发展代表性赛事”。
PART.01
从市民信笺到品牌赛事
以群众热情托举充满活力的文明城市
厦门马拉松赛事深植的“文明基因”,源于市民与城市间深厚的情感联结,“市民力量托举城市文明”成为厦门独特的城市标识。2005年,厦门以高分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当时的中央部委领导形象指出,是广大市民把厦门“抬进”文明城市行列。
市民“马达”的一封信点燃的城市梦想
2002年冬,市民“马达”在《厦门日报》上发表来信,大胆描绘了一个浪漫构想:环岛路42公里的海岸线,恰似天然的马拉松赛道。令人惊喜的是,这个“金点子”在短短三个月后就变成了现实,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生动实践典范,在全城接力共赴的文明赛道上闪耀光芒。
23年来,厦门坚持政府主导,市民、企业、媒体多方力量参与,将厦门马拉松演绎成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接力。
在全国率先出台《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推出观赛指南和文明倡议,组织市民群众文明观赛,数以万计的文明志愿者为选手提供志愿服务,“红马甲”和“小红帽”成为赛道上最靓丽的风景线。
充分发挥地理与情感优势
厦门持续推进
两岸体育融合发展交流合作
每年,数千名台胞跨越海峡前来赴约参赛,厦门马拉松与“姐妹马拉松”“厦金横渡”等品牌活动一道,共同架起了两岸融合的体育虹桥,成为“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这份跨越海峡两岸的奔跑约定,也在岁月流转中愈发坚定。
PART.02
从一马当先到全城悦动
以城市文明滋养层次丰富的体育文化
厦门通过马拉松赛事
发挥文明培育成风化俗作用
不断释放体育文化魅力
“三色公益”彰显爱心厦门温度
厦门将马拉松赛事打造成“爱心厦门”建设的重要平台,2020年,成立国内首个马拉松赛事公益基金,形成“红绿蓝”三色公益体系。
“红色公益”:凝聚关爱力量,建成239个马拉松爱心图书角,为知识传播勾画天地;
“绿色公益”:推动环境保护,5625亩的“厦门马拉松爱心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蓝色公益”:关注海洋生态,守护澄净海浪与白鹭交织的美好画面,捡拾海洋垃圾超过1800公斤。
赛事体系带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积极培育“1+N”品牌赛事,不断激活城市运动细胞,带动厦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马拉松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厦门举办大型赛事的水平,形成了涵盖路跑、越野、田径、羽毛球、足球、拳击等多元化的赛事体系。
体教融合紧密联接冠军成长课堂
发挥体育明星效应,组织“冠军公益校园行”等系列活动,邀请全球顶尖运动员、奥运亚运冠军走进校园,以榜样力量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为他们搭建起追逐体育梦想的实践平台。
PART.03
从城市马拉松到马拉松城市
以体育文化驱动持续提升的产业进阶
厦门充分运用“体育+”思维,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创造综合效益超70亿元。
赛道旁崛起的幸福家园
以马拉松赛事为抓手,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市容景观、医疗救护、餐饮住宿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批群众性健身康养项目相继建成,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更便捷。
跑鞋上跑出的产业传奇
紧抓市场机遇,通过赛事赞助、品牌合作等方式,带动体育装备产业链发展壮大。目前,厦门有超过300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包括特步、安踏在内的6家国产知名运动品牌,将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设在厦门。
赛道外创造的融合发展崭新场景
聚焦“体育+”,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深入推进体育与旅游、会展、时尚、教育等领域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目的地等体旅融合项目,聚力推动文体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岩松
在《二十城记》一书中提到
中国的城市要真正让人
感到爱和生活的美好
未来
厦门将继续在推动体育文化建设
与城市文明深度融合上探索试验、探路先行
不断擦亮文明厦门的闪亮城市名片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