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扑克牌收藏百家之一:李维刚——我的扑克收藏瑰丽人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8 07:28 3

摘要:1972年7月的一天,我到离家不远的益昌书局去买供家里娱乐用的扑克牌,惊喜地买到了与众不同的《金鱼文娱扑克》,让我爱不释手。这是扑克收藏者首次发现文娱片样式的扑克牌。从此开始了我53年的扑克收藏生涯。我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一边旅游,一边找牌。找牌无疑是我参加旅游

我3岁开始识字,开始集邮,也喜欢收集一些烟盒、火柴盒、糖纸、画片之类东西。

1972年7月的一天,我到离家不远的益昌书局去买供家里娱乐用的扑克牌,惊喜地买到了与众不同的《金鱼文娱扑克》,让我爱不释手。这是扑克收藏者首次发现文娱片样式的扑克牌。从此开始了我53年的扑克收藏生涯。我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一边旅游,一边找牌。找牌无疑是我参加旅游和外出出差开会的最大动力。到40岁时(1996年),我已走遍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各省份的旅游风光扑克全部尽收家中。

1996年1月1日,我创办的中国第一份扑克收藏报纸《扑克收藏报(现《中国扑克收藏》)正式创刊,向社会大众宣传扑克文化,倡导扑克收藏。《扑克收藏报》的诞生被公认为是中国扑克收藏活动正式启动的标志。

1997年,我在上海和北京分别会见了当时的三位扑克收藏发烧友——艾卓颖、程光胜、周兴源。

“组织起来”成为我们的共同期盼。1997年7月1日,作为全国扑克收藏组织前身的全国扑克牌收藏交流信息网正式成立。随后,我们编写的第一部中国扑克收藏目录和第一份扑克藏友通讯录正式出版发行。当年,《收藏》杂志刊发了我的《方兴未艾的扑克收藏》一文,在收藏界影响很大,通过编辑部转来的来信达数百封,结识了一大批扑克收藏朋友。2001年1月1日,北京扑克大世界在北京报国寺正式运行。

2002年1月1日,本人发起的中国收藏家协会协会扑克牌委员会正式成立。2002年9月30日,本人主持的首届中国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的正阳门城楼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扑克收藏爱好者首次在首都北京实现历史性大聚会。

2005年,本人辞掉了年薪50万的外企高管工作,全身心投入中国扑克收藏活动的组织和中国扑克文化产业的建设。

到目前为止,本人策划并主持的中国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已举办10届、红色扑克博览会已举办4届、扑克文化节已举办3届、四大名著之旅已举办4届、向经典致敬系列活动已举办4届、“美丽中国”扑克文化系列活动已举办3届、中国生肖主题集藏博览会已举办9届、中国跨界集藏文化博览会已举办6届。

我属于“全集型”扑克收藏者。中外各种式样的扑克牌、中国民间纸牌、塔罗牌、扑克收藏研究文献、扑克主题邮品、扑克衍生物等都是我喜欢的。到目前为止,已收集中外扑克纸牌12万种(其中早中期扑克500余种,美国BICYCLE扑克1200余种,国外塔罗牌800余种,掼蛋规格扑克800余种),中外扑克收藏研究文献500余种,扑克主题邮品1000余件,扑克衍生物2000余种,扑克收藏活动纪念品1000余件。亲自主办大型扑克收藏展

览数十次,组织主持全国性扑克拍卖活动数百次。在大中小学校开展扑克收藏讲座数十场。

本人系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分会创会会长、中国跨界集藏联盟主席、全国纸品收藏联盟副主席、中国扑克博物馆馆长、中国扑克馆馆长、《中国扑克收藏》报主编、《中国扑克收藏文集》杂志主编、《中国扑克收藏系列丛书》主编、国家一级杂志《文体用品与科技》扑克收藏版块专栏作家、《中国扑克收藏术语规范》首席撰稿人,《文物大讲堂一一扑克文化系列讲座》主讲人。兼任国家卫生部农村医疗信息化首席专家、全国红楼梦集

邮研究会会长、全国图画明信片研究会会长、普及集邮网校名誉校长等职。本人曾获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的扑克收藏界“中国资深收藏家”唯一命名。

关于扑克收藏,我一直坚持以下六大观点并努力身体力行:
1、主题扑克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独一无二的最佳载体。2007年6月,本人代表国家扑克收藏组织提出“读牌、赏牌、藏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号召,得到国家级新闻媒体和全社会的热烈响应。
2、每一副主题扑克的设计都应该是对一门文化或一段历史多年研究的成果,交给读者、收藏者的每一副主题扑克都应该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自2005年中国扑克馆开馆以来,本人创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主题扑克设计团队,设计质量、印刷材料和包装效果都要达到高优秀的效果。20年来,本人策划设计的品牌主题扑克达33个系列2159个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扑克馆出品的一些畅销扑克已经被200多万家庭收藏。

3、一个收藏门类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才能不断做大做强。本人从1998年1月起应成为《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扑克收藏”版块编委,系统发表扑克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断百篇,被社会报刊和网络转载上万次。2004年本人与国内部分资深藏友合作编写《中国扑克收藏术语规范》标准。本人坚持创办和编辑《中国扑克收藏》报30年,创办和编号《中国扑克收藏文集》杂志15年,主笔或与藏友合作编写《趣味扑克牌》《中国扑克收藏大事记略》《扑克收藏小百科》等扑克收藏学术著作20余部,编写扑克收藏目录近20部。多年来,本人并联合一批学者型收藏家举办网络扑克讲座数百场,促进了扑克文化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
4、扑克博物馆建设无疑是扑克收藏走向大众最佳方式。2005年,本人创办了中国扑主馆。2009年,本人创办了国家级扑克博物馆——中国扑克博物馆。本人在全国各地,指导和参与了上百家扑克博物馆、扑克收藏馆的策划与建设。
5、跨界集藏是中国民间收藏活动发展的必由之路。2011年我总结并提出的“潍坊模式”理论概念成为全国跨界集藏活动的先导。多年来,我们联合国内集邮、集报、集券、红色收藏等组织,举办了几十次大型全国性的跨界集藏活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6、扑克文化走进社会媒体是宣传扑克文化、引导扑克收藏的有效途径。30年来,本人接受中央和地方媒体专访数百次,其中走进中央电视台专栏节目30余次。创办《扑克大讲堂》自媒体,开展扑克文化讲座458讲。编辑《扑克收藏》公众号838期。
本人多次被国家级新闻媒体誉为“世界扑克收藏第一人”、“中国扑克文化产业之父”实为谬赞。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扑克文化人。我还年轻,我还要继续不断挑战自我。我要和大家一起继续不断努力,创造中国扑克收藏活动的新时代,共创中国扑克收藏里加光辉美好的未
涨为了实现扑克文化的伟大“中国梦”,我们会永远在路上。

来源:陇原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