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来临,这份粽子的“食用说明”请收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8 08:06 2

摘要:粽子口味南北不同,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常温粽子、速冻粽子和新鲜粽子三类,还有许多家庭自制粽子。为帮助市民安全健康吃粽子,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端午节食用粽子消费提示。

5月27日记者获悉,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全省端午专项抽检,目前已开展43批次粽子食品抽检。

粽子口味南北不同,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常温粽子、速冻粽子和新鲜粽子三类,还有许多家庭自制粽子。为帮助市民安全健康吃粽子,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端午节食用粽子消费提示。

此次端午专项抽检中,抽样环节为省内流通环节。工作人员在超市、商场、个体零售店等经营环节抽取省内外企业生产且在当地销量大的粽子食品,充分发挥抽检作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确保百姓端午节期间的食品安全。

一看包装是否完好,不要购买包装袋破损、漏气的。

二查标签信息是否齐全。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若标签标示信息不全,则不要购买。通过电商或直播平台选购预包装粽子时,可主动要求商家提供真实有效的标签标识信息。如购买速冻粽子,接收时还应确认满足低温条件,以免粽子变质。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并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标示,包括食品添加剂。加入量超过2%的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

易过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粽子时,需注意仔细查阅配料表,看看是否有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及其制品。

新鲜粽子口感更清香,建议就近选择正规商超等按需购买。

在选购时要注意:一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颜色是否正常,墨绿、黄绿、淡黄都属于正常;二察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保无霉点、无露米和变形现象;三闻气味,如有哈喇味、酸败味等异味,说明粽子已变质,切勿购买。

有些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馅料,在家自制粽子,种类口味众多,但在选材和制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选择新鲜的食材:以糯米为主,配以不同的馅料,一般有素粽和肉粽。素粽常用果品、谷类等应无变质、生虫等现象;肉粽常用火腿、五花肉等,建议在正规场所购买。选好粽叶和粽线:最好使用新鲜粽叶,如用干粽叶,使用前要用水泡或水煮软化;尽量采用素色棉麻线捆扎,松紧适度。保持清洁卫生:包粽子时手要干净卫生,食材、粽叶、加工器具等要清洗干净,以保证制作过程安全卫生。

预包装粽子可按照标签标示的食用方法进行加工制作。新鲜粽子可参照预包装粽子的食用方法。但无论何种粽子,吃前都要彻底加热。

天气炎热,粽子容易酸败,要注意保存。预包装粽子要按照包装上贮存方法贮存,不要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一般可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速冻粽子应在冰箱冷冻室存放,不可常温存放。打开包装袋的粽子,室温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新鲜粽子每次要少量购买,并及时食用。必要时,可放在冰箱冷藏室,保质期一般3天-5天。吃多少,煮多少。自制粽子保质期短,最好现包现吃。没吃完的粽子需在放凉、水分沥干后冷藏或冷冻,最好尽快吃完。再次食用时须彻底加热。

粽子中脂肪、淀粉含量较高。食用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浆、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消化。由于粽子主要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原料,糯米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另外,粽子加工时常加入动物脂肪,老年人、儿童和心血管病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都应少量食用。有逆流性胃炎的患者应控制食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来源:沈阳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