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叶嘉莹先生 | 她心中朴素的中医之道

摘要:如果不是因为抗战,叶嘉莹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可她最终选择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志在做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从1945年起,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此后余生,先生几乎都在讲台上站着。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如果不是因为抗战,叶嘉莹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可她最终选择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志在做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从1945年起,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此后余生,先生几乎都在讲台上站着。

她生于战乱,长于动荡,在政治风暴中一度漂泊海外、无以为家,直到晚年才归国定居。用叶嘉莹自己的话说,「很多事情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她捐出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迦陵基金”,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她曾说,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

2017年,纪录中医曾与叶嘉莹做过深度的访谈。访谈中,先生分享了她与中医的缘分,还说「关于健康,我只知道不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不计较得失利害。我的心很单纯,我就是喜欢诗词。」

如今,我们重新发布访谈内容,纪念这位一生跌宕但赤诚的先生。

文字版 | 叶嘉莹:我与中医的缘分

我家里,本来我们都是满清什么的,后来就都研究中医,所以我祖父也研究中医。

我们家的大门,一进门的影壁墙,中间四个大字是“水心堂叶”。用的是宋朝叶适,叶水心的名字,他是学医的。那么中间是“水心堂叶”,旁边就是人家送的匾,什么“药到病除”这样的东西。

然后我们的东房,后来我伯父当作脉房,就是专门看病的房间。上面还挂了一首诗:“道貌尊青主,而今见叶公”,说从前他本来是尊重傅青主傅山,那么现在他见到这位叶先生就是我的伯父。“起家长白外”,就是长白山。“遁迹软红中”,就是在红尘之中。

“松柏凌寒节”,说是我的伯父这个品节很高,像松树、柏树。“参苓造化功”,是中医,用什么人参,什么参苓是可以有造化,起死回生的。“阳和真有脚”,就是说“阳和”说春天好像有一个脚,春风就吹来了。“小草被春风”,说它是小草,受到春风,所以我记得我们家是中医。

牌匾上“水心堂叶”也是中医, 旁边什么“仁心仁术”,都是中医。挂的这个人家送的这首诗什么“阳和真有脚,小草被春风”,还是中医。我伯父,就说我们下一代都是念现在的学校,没有人学中医。

不过我伯父讲了,反正五脏是金木水火土。肺是金,肝是木,脾是土,肾是水什么的。然后还讲五行相生相克什么的,反正是就讲了一些这样的道理。

我伯伯后来还在北京小有名气。咱们中国有一位学者叫邓云乡,那个时候他还很小,是个小孩,很多年以前。他母亲最相信我的伯父,他陪母亲到我们家来给他母亲看病。

然后我们有一次开会,开什么词学的会议,就说我姓叶,是北京人。他马上就问我,他说北京有一个住在察院胡同的叶大夫,你认识吗?我说我知道,他是我伯父,那是我的老家。

所以我小的时候在家里基本上生病,从来没有找过西医,都是我伯父开方子、熬药,所以现在我很能喝中药。我虽然说不明白他的道理,但是我相信。

我其实不是说自己觉得很娇贵,怎么养生的。我的保姆白天不在,她9点就走了,下午5点她带一些菜来,我吃得都比较清淡。一般如果是吃米饭就是炒两个菜,比如说有点肉丝什么炒个芹菜,炒个苦瓜,或者外面有茄子,烧个茄子,都是素菜。她经常给我吃的就是蛋花汤,番茄蛋花汤。有时候偶然弄个丸子煮点冬瓜,就是这样子。

我每天晚上还练气功的,我从60岁(开始),不过现在它没有消腿肿的效果,但是我想还是有帮助的。还有我这人心态比较好,因为我对于世俗的一切得失利害都不在乎,很少人像我这么马虎的。越是人家看重的东西,像这个钱什么的,我都常常算得乱七八糟不清楚。

凡是身外的,就是被世上人所看重的、得失利害的、现实的,我都不在乎。我觉得人的身体是会朽坏的,但是人有一种东西应该是不朽坏的。我们人类和宝贵的在不朽坏的东西,不在这个可以朽坏的东西。所以,凡是现实上大家所看重的,我都不在乎。

(关于)健康,我只知道人应该是平常只要不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像我说的你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不愿意这得失利害的,分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我的心很单纯,我就是喜欢诗词。

我每天都跟古人交往,所以昨天我可以一套的背《论语》。我觉得《论语》说的话真是太好,不是我这样说,也不是我这样背,是我真的可以按它的去实行。

我觉得大自然宇宙,它自然有它自己生成运行的一个规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一定要顺天而行。所以孔子说要知天命,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来源:纪录中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