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国新闻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消息,以色列军方21日对一支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进行实地访问的外交使团鸣枪,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支外交使团是应巴勒斯坦官方邀请,为观察和评估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人道主义状况而来,成员包括来自超20个国家的外交
据中国新闻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消息,以色列军方21日对一支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进行实地访问的外交使团鸣枪,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支外交使团是应巴勒斯坦官方邀请,为观察和评估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人道主义状况而来,成员包括来自超20个国家的外交官。此次访问已提前10天宣布,并且在以色列士兵开枪前,这支外交使团已在大门外等待了超过15分钟,以色列是故意用实弹攻击外交代表团。
《纽约时报》核实多段视频后称,当时代表团成员站在离以色列士兵约73米远的铁门另一侧,一些人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大多数人背对士兵,没有做出任何挑衅的行为。枪声响起后,中国外交官所在的外交代表团迅速撤退,有些人还躲进旁边的小巷寻找掩护。现场视频显示,当使团从一扇封锁道路的铁门后撤时,以色列士兵朝他们的方向开枪,可以清楚的听见至少七声枪响。
事发现场(资料图)
要知道,外交使团享有《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严格保护,以军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面对多方舆论,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做出解释,声称是因为代表团偏离了“预先批准的路线”,进入了“未授权区域”,士兵鸣枪只是为了驱离人员,属于“鸣枪示警”。以军还在声明中对此次事件表示歉意,但这一回应难以服众,以军枪口分明是指向代表团方向,哪是什么朝天鸣枪示警。
对此,以色列给出的说法倒是和巴勒斯坦不一样。首先,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军开枪示警是因为外交使团偏离“预定路线”,进入了“未授权战区”。其次,士兵们也没意识到对面的是外交官,可据了解,当时使团对乌高举外交旗帜。
最后,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对于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轻描淡写一句话,以色列就用“不便”二字盖过去了。这种“道歉流水线”操作,让人想起其过往战绩:误炸联合国哨所、空袭慈善厨房,每次都是“遗憾+调查”套餐,却从未有人真正担责。
事发现场(资料图)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如此胆大妄为呢?两点:一个是美国的支持。美国支持以色列,绝不仅仅是受深层政府的影响这么简单,这里面还包含美国的全球战略野心。从拜登到特朗普,美国一直在为以色列提供政治、军事支持,推进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关系正常化,同时威慑伊朗及其盟友。美国干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仍处于PPT中的印度-中东-欧洲走廊奠定基础。按照美国的设想,以色列是这条走廊中的关键一环,不容有失;另一方面,则是西方试图修改二战史观为以色列做辩护。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日前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杰宁难民营入口处附近向由多国外交官组成的代表团鸣枪警告,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外交官。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相关事件,坚决反对任何威胁外交人员安全的行为,要求开展全面调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一段时间以来,约旦河西岸的形势持续紧张,中方敦促有关方特别是以色列不要采取任何进一步激化矛盾的举动。
外交使团(资料图)
据卡塔尔半岛新闻网援引加沙地带医疗消息人士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最新一轮袭击仍在持续,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
据报道,以军在加沙北部和中部等多个地区发动了袭击,此外还有数十人失踪。联合国人道主义办公室22日称,有90辆载有营养物资、食品和药品的卡车抵达加沙的配送中心,但这批物资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加沙210万人的需要。该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他基本物资,例如新鲜食品、卫生用品、净水剂以及医院供电所需的燃料,已经超过80天没有获准进入。”
来源:铁血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