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案例看天大人才培养实力! | 教育强国看天津

360影视 2024-12-12 08:31 4

摘要:机械工程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工程技术基础课,是工科类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培养工程思维的重要环节。课程以项目制为牵引,将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融入其中,从被动学习模式转为主动学习模式。课程以产品为主线,以工艺路线为牵引,增加设计环节,突出在产品制

教育强国看天津

——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

TIANJIN

本期巡礼

天津大学

昨天,本报推出了“为国家培养可堪大任的卓越工程师,天大这样做!| 教育强国看天津”。下面,小编带您继续走天津大学——

典型案例

天津大学工程训练课程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机械工程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工程技术基础课,是工科类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培养工程思维的重要环节。课程以项目制为牵引,将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融入其中,从被动学习模式转为主动学习模式。课程以产品为主线,以工艺路线为牵引,增加设计环节,突出在产品制造中的作用,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10月,天津大学学生在金工实习课堂上练习操作数控机床。课程设计不同类型项目,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化培养目标,搭建工程认识、技能培训、综合训练、创新创业四个层次递进式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模块标准化建设,注重教学模块与机械加工、现代加工、热加工、特种加工、表面处理等工种融合,使知识点之间有机相联,提升和改进教学内容。目前,工程训练课程在单工种基础上,延伸拓展为多工种乃至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学项目;产品生产体验借鉴了德国“学习工厂”的经验,按照企业批量生产模式,搭建面向真实产品生产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服务学习、真实体验”的工程实践学习情境,开展无限接近企业生产的全流程工程实践活动,实现企业生产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层次化的工程训练体系建设增加了实习强度,提升了知识密度,学生们带着收获、问题和想法再回到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今后,该课程将努力开发更多前沿性、挑战性的项目,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深度融合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三个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肩负着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进能源强国建设的双重使命,积极推动储能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

2023年6月,天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项目式课程《储能创客A》结课答辩。为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平台有机整合化工、材料、能源动力等多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A类学科的优势资源,2021年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23年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完成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硕、博学位点的布局。平台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与应用、储能装备与系统、储能安全与运维、储能经济与政策研究五个研究中心。平台打破专业、学科、院系壁垒,通过跨学院联聘、柔性引进等方式,形成了由3位院士领衔、20余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40余位国家级青年人才组成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师资队伍,实现了储能技术全链条覆盖。平台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发挥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优势,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形成了“厚基础、跨学科、项目式、产教融合、本研贯通”的储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未来能够引领储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模式经验,为天津市及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作者 | 彭未风 刘晓艳

编辑 | 骁骁

来源:天津教育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