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以及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省公路中心、龙岩市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以及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省公路中心、龙岩市公路中心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宁德市公路中心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截至目前,全省公路系统共有3家全国文明单位,成绩喜人。今天,我们将走进宁德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展示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宁德市公路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将文明创建与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健全“三项机制”
构建文明创建常态长效
一是统筹联动机制。成立全国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党委主抓、部门协同、全员参与”责任体系。二是品牌培育机制。打造“心路同行”等党建品牌,建设党员示范路与生态文明路,组建“公路青年先锋队”“应急抢险先锋队”,推动文明创建与公路养护、应急抢险、服务民生同频共振。三是考核激励机制。实施“文明积分制”,将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宣传等纳入积分管理,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激发全员创建热情。
聚焦“三大特色”
彰显公路行业创建亮点
一是以“畅通”为基。着力打造“五型公路”,2024年底优良路率国道85%、省道90%,建成路网监测平台,近三年群众出行满意度达98.6%。二是 以“服务”为先。福鼎管阳、古田沂洋等5个服务区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司机之家”示范点,31个公路站、服务区、停车区被市委文明办评为市级文明班站(服务区、停车区)称号。三是以“为民”为本。开展“爱心护学”“情暖旅途”等志愿服务1200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荣获2022年宁德市“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搭建“三个载体”
激活文明创建内生动力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机关直属各支部分别荣获“省级离退休示范党支部”、“省级六好党支部”、首届市直机关“十佳党建品牌”、“五星级”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二是拓展文明阵地。建成公路文化展馆、职工书屋、健身房等阵地,举办“路政三走进”“5.26爱路日”等活动,年均覆盖群众10万人次。三是强化共建共享。探索“公路+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与社区结对共建等活动。
厚植“三种文化”
涵养行业文明精神内核
一是铸牢公路文化。弘扬“人在路上,路在心中”传统,成立“铺路石”公路宣讲队,宣传报道被省部级主流媒体采用近百篇,2024年被市委评为“学习大军”理论宣传先进集体。二是弘扬工匠文化。开展“公路好家风”、“最美养路工”评选,传承“铺路石精神”,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培育全国“最美养路工”1名、省级劳模3名、市级劳模2名。三是构建公路“家文化”。举办“趣味运动会”“公路读书会”“道德讲堂”20场,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红歌合唱、春秋游等一系列文体活动。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