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路边音乐会成为“爱乐之城”贵阳的固有名片,当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化身巨型舞台,直接把街头变成“最炫民族风”Live现场,出圈海内外。当红色文化演艺“红飘带”作为贵阳第一站,一年吸引游客超百万……
当路边音乐会成为“爱乐之城”贵阳的固有名片,当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化身巨型舞台,直接把街头变成“最炫民族风”Live现场,出圈海内外。当红色文化演艺“红飘带”作为贵阳第一站,一年吸引游客超百万……
贵阳用一场场生动演出、一次次精彩出片,让贵阳文化硬实力早已不可小觑。
一个个民生工程的改造提升
提起贵阳,你会想到什么?是游客聚集地民生路、甲秀楼、曹状元街,还是打卡圣地青云市集。
贵阳甲秀楼。吴宗跃 摄
每年夏天,由于贵阳旅游火爆,有网友调侃:“1亿人在贵阳,1亿人在来贵阳的路上……”
这个让一亿人爽游的宝藏城市,缘何让人觉得处处“有戏”?
这一次,贵阳用聚拢烟火,吸引人流来作答。
贵阳市青云市集内游客摩肩接踵。乔啟明 摄
2022年1月20日,青云路步行街正式开街,升级改造为集文化体验、艺术休闲、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潮流文化街区。
“浮生有闲赴贵阳,当得一日状元郎。”2023年9月底,贵阳市南明区曹状元街区一期开街,立即成为“爽爽贵阳”网红打卡新地标。
贵阳市云岩区太平路拍摄的贯城河揭幕。张晖 摄
2024年1月26日晚,贯城河揭盖复涌,太平路焕新开街。太平路从老旧街区变成摇身一变成为贵阳文旅新地标,交出了云岩区“一县一试点”深化改革的精彩答卷。
曹状元街、太平路、十字街、民生路等街头巷尾融入新场景、新玩法、新业态,游客漫步其间,既能触摸历史,又能感受现代化城市的活力。
提高幸福感,汇聚满意度。2021年以来,贵阳贵安共建设“15分钟生活圈”140个,实施民生项目2535个;建成公共停车位9.6万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93个,优化调整惠民生鲜超市门店网点43个;棚户区改造签约13.82万户,老旧小区改造16.37万户,背街小巷改造1223条,城镇地下管网改造4624公里。
市民在贵阳市云岩区新印1950商业街区游玩。张晖 摄
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群众对“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从82.52分提高到95.49分。
贵阳变了?无数人调侃:曾经的“小透明”省会找到流量密码了。
贵阳真的变了!城市面貌日渐焕新。众多新建筑与新景观的崛起,使得贵阳的地标性建筑层出不穷。
这次,贵阳变得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有戏”。
一次次全民参与的城中欢
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风光旖旎,还要充满活力。
5月18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城市(贵阳)接力倒计时活动——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贵阳举行。
2025年5月18日,贵州村超方队在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中巡游。乔啟明 摄
2.3公里巡游路线、26个巡游方阵、近3600名各族群众,巡游队伍如流动的文化长卷,在民族大团结、展现多彩贵州新风采、打造贵州文旅新品牌三大板块中铺陈开来。
在4个互动展演点上,各方阵竞展看家本领,以非遗之韵、歌舞之魅、服饰之美,演绎贵州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以开放之姿,邀世界共赏贵州山水人文的无限风华。
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开启。王波 摄
在分会场,路边音乐会唱响筑城,这个无门票,零距离,没有商业参与的音乐会,两年来持续在贵阳街头唱响。
去年,贵阳共举办路边音乐会217场,衍生出“音乐+文创市集”“音乐+美食街区”等复合业态,吸引现场观众超100万人次,网络传播量突破63亿次。
与此同时,音乐节、演唱会让“爱乐之城”贵阳更加闪亮,贵阳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入境游客人次和游客人均花费均创历史新高。
贵阳路边音乐会。朱进 摄
2024年,贵阳市预计接待国内游客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接待过夜游客3430万人次、贵阳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7次刷新纪录,峰值达8.24万人次。
今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不断丰富“六爽”内涵,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
贵阳路边音乐会。朱进 摄
烟火季、赏花季、避暑季、温泉季等系列活动贯穿全年。贵安樱花园举办首届丛林涂鸦艺术节、首届赏樱徒步大会等活动,让游客全方位体验赏花之乐;精准把握“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的文旅流量“密码”,全年共举办10场大型演唱会及17个音乐节,吸引外来游客4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5亿元,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黔灵山公园的动物明星“小老费”憨态可掬,极具“情绪价值”,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互动。
贵阳用全民参与的狂欢,让一座城沸腾,让无数到访贵阳的人乐在其中。
一次次亮相背后的竞放
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更好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贵阳用一次次亮相来博取关注。
参赛选手参加2024贵阳马拉松赛。李鹤 摄
近年来,贵阳围绕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构建“六爽”产业体系,全面打造“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全力提升“爽爽贵阳”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六爽”魅力更加彰显,“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文旅联动“融”出城市新IP。深挖城市文化内涵,成功打造青云路、曹状元街、太平路、新印1950等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实现文化资源向文旅产业的价值转化,推动城市文化与消费经济深度融合。
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的青云市集步行街游人如织。罗明荣 摄
体旅联动“融”出消费新场景。贵阳贵安以“体育+”融合发展为路径,搭建“体育+旅游”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催生主题旅游、赛事周边等消费新热点,吸引体育装备、赛事运营等关联企业落户贵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赛事经济拓展为旅游经济。
文体联动“融”出市场新活力。进一步拓展“文体+”融合场景,特别是将民族文化、群众文化与群众体育活动深度融合,打破群众体育活动传统单一模式,开发文体特色体验项目,开辟具有贵阳特色的文体消费市场。
夜幕下的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好吃街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市井烟火气十足。乔啟明 摄
此外,贵阳全年新增签约文旅项目57个,签约金额达34.97亿元,新增3A级以上景区2家、四星级以上酒店6家,涉旅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一系列品牌活动和旅游指标的创新高,进一步推动了贵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亮相、突破背后,是贵阳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是捧着一颗想要被世界看见的决心。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