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新风向:从“教书匠”到“育人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使命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教育不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单向传授,其核心目标已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下面将以余文森教授在郑州课博会上的精彩演讲《新课标究竟新在哪里?》为导索,深入探讨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及其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使命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教育不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单向传授,其核心目标已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下面将以余文森教授在郑州课博会上的精彩演讲《新课标究竟新在哪里?》为导索,深入探讨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及其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全方位展现从“教书匠”到“育人师”这一转型历程中的教育新貌。

一、教育新理念——培养核心素养

余文森教授明确指出,新课标绝非仅仅是一种教育标准的更新,它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全新教育理念的诞生。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教育的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升华。它不再将目光狭隘地聚焦于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将能力的精心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巧妙塑造以及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新课标提出了三个堪称核心的关键问题:“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是教育战略的三大支柱,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指向通过教育这一伟大事业,培育出具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这一宏伟目标。这里所提及的“核心素养”,具有极其丰富且多元的内涵,它不仅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知识技能,更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的重要素质纳入其中。

批判性思维,犹如一把锐利的思维宝剑,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洪流中明辨是非,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与审慎思考,不盲目跟从,敢于提出独特见解。创新能力则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强大引擎,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而社会责任感,更是赋予学生一种心怀天下的广阔胸怀,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与担当,积极主动地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语文教学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则会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会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鼓励他们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组织文学创作、文化调研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情,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收获知识,更能在价值观与个性发展方面得到全面滋养。

二、教学新目标——因材施教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目标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简单机械的知识点罗列模式,转而构建起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综合目标体系。余教授所提出的“三依据、三分析”编写模型,为这一目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而严谨的方法论。所谓“三依据”,即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这三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课程标准犹如教育的导航星,为教学指明总体方向与要求;教材内容则是教学的重要素材库,为知识的传授提供丰富资源;而学生情况则是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以及学习风格。

“三分析”则着重强调对学生能力与学习基础的深度剖析。这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考试测评、学生交流等多种途径,精准地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教学目标可以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基本运算能力的提升,通过设计大量有针对性的基础练习题,帮助学生打牢数学根基;而对于学有余力、思维敏捷的学生,则可以设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拓展性目标,如数学建模、数学竞赛思维培养等,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数学的奥秘,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目标设定方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它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精准地开启适合他们的知识宝库之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轨道上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与成长。

三、学习新方式——学科实践

新课标大力倡导的学科实践,为传统的学习方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内涵,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在场”的学习模式,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以往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灌输式学习截然不同,学科实践强调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际操作、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以及充满合作与互动的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亲身体验与实践探索中获取知识、增长技能、培养能力。

以科学课程为例,在学习物理实验时,教师不再仅仅是在黑板上讲解实验原理与步骤,而是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仪器调试故障、实验数据偏差等,而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锻炼机会。他们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尝试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又如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合作学习。学生们分组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本地区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如水质污染情况、垃圾处理现状等。然后基于调研结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在这个项目合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与提升。

余教授之所以如此推崇学科实践,正是因为它能够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极大地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和无穷创造力,将原本枯燥沉闷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一场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探索之旅,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与力量,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知识新视角——大概念

大概念在新课标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概念所强调的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和原理,它是知识体系的灵魂与核心所在。余教授运用了一系列极为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深刻阐述大概念的重要性:它是树根,为知识之树提供坚实的根基与养分支持;它是地基,稳固地承载着知识大厦的构建;它是基因,决定着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与遗传信息;它是主线,巧妙地串联起一颗颗零散的知识点,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目的地,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与目标;它是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合与运用知识。

例如,在历史学科中,“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这一大概念可以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科技传播等众多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对这一大概念的深入学习,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起系统而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在学习古代丝绸之路时,学生就不会仅仅局限于记住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商品、路线走向等表面知识,而是能够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这一高度出发,理解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科技传播、民族融合等方面所发挥的深远历史意义,以及它对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所产生的重要启示。

又如在艺术教育领域,“艺术与生活”这一大概念能够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绘画技巧、音乐理论、舞蹈动作、戏剧表演等具体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对“艺术与生活”大概念的领悟,深刻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内涵,从而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提升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深度。

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无疑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它鲜明地标志着我国教育正稳步而坚定地从传统的“教书匠”模式向着现代的“育人师”模式进行深刻转型。这一转型绝非仅仅是教育方式的表面变化,其背后蕴含着的是教育理念的一场深刻革命。在未来教育的实践征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以积极热情的姿态,全身心地拥抱新课标,持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以智慧与爱心为笔,以汗水与努力为墨,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用心描绘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未来人才的壮美画卷。

来源:海韵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