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访中白鸟浩坦言:这场关税战让日本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那么,白鸟浩如何看待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日本这是要“弃美投中”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日本政法大学教授白鸟浩接受了专访。
采访中白鸟浩坦言:这场关税战让日本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那么,白鸟浩如何看待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日本这是要“弃美投中”吗?
——【一记闷棍,盟友原来也会翻脸不认人】——»
谁能想到,华盛顿的关税大棒抡起来,不分敌我,连自家小兄弟也照打不误。
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和精密零部件,愣是被最初24%外加后续25%的高额关税糊了一脸。
这对于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日本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美国这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把东京方面搞了个措手不及,说好的“情深义重”呢?简直是笑话。
面对老大哥的强硬,日本不是没想过息事宁人。据说,就在关税大锤落下前,日本首相还亲自跑去白宫求情,可结果呢?人家压根儿不领情。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这帮谈判代表,磨破了嘴皮子,又是许诺扩大采购美国农产品,又是要多买能源,只求在汽车关税上松松手。可美方呢?
要么打哈哈,要么寸步不让,几轮谈下来,全是白搭。日本产业界急得跳脚,政坛也彻底看清了:在国家利益面前,“盟友”这俩字,轻飘飘的。
一些经济学家心里直犯嘀咕,这场景,怎么那么像当年“广场协议”的噩梦重演?
——【隔壁牌局的启示,看人下菜碟的“老大哥”】——»
更让日本堵心的是,就在他们这边吃闭门羹的时候,另一边的中美关税大战,居然峰回路转,双方竟达成了互相降低关税的协议。
这消息对还在华盛顿门口苦等的日本代表来说,不啻于一堂生动的现实主义教育课。
明眼人都看得出,中国在谈判桌上不卑不亢,靠的是庞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这份底气,美国国内沃尔玛这些零售商也顶不住缺货压力,倒逼白宫松口。
全球化浪潮和自由贸易,曾是日本经济起飞的翅膀。如今,这套玩了几十年的规则,正被自己最重要的盟友亲手撕毁,日本能不从根子上重新盘算自己的出路吗?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拉着沿线国家一起搞基建、促贸易,共同发展。欧洲的一体化,也在区域合作里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路子。这些,都给日本提了个醒。
尤其中国倡导的多边贸易和开放合作,特别是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发展理念,让日本和欧洲都看到了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方向。
外部的压力,内部的反思,双管齐下,日本国内要求调整对外战略的声音越来越大。
日本学家可就急了,在采访中白鸟浩一针见血的说到,日本必须向中国一样以坚定的态度与美国谈判,日本必须主动出击不能一味的被动,否则将难以维持日本自身权益。
他们认为,日本作为经济大观,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出份力。
之前日本卖力推的CPTPP这类贸易协定,虽说用心良苦,但在美国这波贸易冲击面前,好像也不太顶用。
这让日本学界开始琢磨,到底什么样的合纵连横才更有效。
日本的国情摆在那儿:四面环海,资源全靠进口,经济命脉就是对外贸易和投资。
社会要稳定,经济要繁荣,老百姓要过好日子,哪一样离得开顺畅的国际经贸循环?
一旦地区冲突爆发,或者全球贸易秩序持续动荡,日本经济可能真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感,逼着日本必须找新的平衡点,不能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
就在这种时候,日本的态度也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之前对美国唯唯诺诺的首相石破茂
眼看中美那边谈妥了,不仅公开表达了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的强烈不满,还明确说日本的目标是零关税,而不是在美国压力下接受个打折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首相一改往日只盯着美国的劲头,开始频频向中国示好,又是想尽快访华,又是托人带亲笔信。
这信号再明显不过了:日本不想再单吊在美国这棵树上,开始认真考虑“向东望”,跟最大的邻居深化合作,好对冲来自太平洋那边的风险。连日本的谈判代表都罕见地公开撂话:“不断妥协、尽快谈拢,未必是好事。”
这话里,透着一股要把腰杆挺直的劲儿。
地缘政治这笔账,日本也得算明白。中国和日本,是搬不走的邻居,地理位置加上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联系,决定了两国关系非同一般。
尤其现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秩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稳定和建设性的中日关系,对两国、对地区乃至对世界和平繁荣都太重要了。
最近,中日韩外长会、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接连在东京举行,也算是给改善中的双边关系添了把柴。日本国内有远见的人都明白,这改善的势头来之不易,得好好珍惜。
展望未来,中日合作的空间还大得很。
白鸟浩他们就说了,科技创新比如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还有人才交流、应对老龄化这些共同的难题,两国都能携手。
多走动走动,让年轻人多了解对方,对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更是无可替代。
松下控股的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就实话实说,很多日本人对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了解太少,他老劝日本产业界的人亲自去中国看看,“百闻不如一见嘛”。
当然,历史问题始终是道坎。
日本能不能真正深刻反省历史,用建设性的姿态处理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两国互信能有多深,合作能有多广。中方也反复强调,希望日本正视历史,妥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合作共赢。
经历了这场美国发起的关税风波和中美博弈的冲击,日本从上到下似乎都在重新掂量自己的国际位置。
官员的表态,学者的分析,都越来越清楚地指向一个结论:死抱一棵大树的时代过去了。
在这个越来越讲究多极化的世界里,建立更多元、更平衡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处理好跟身边大国的关系,才是国家长远利益的保障。
日本这艘曾经紧跟旗舰的大船,如今好像在悄悄调整航向,试图在这波涛汹涌的国际海洋里,画出一条属于自己,也顺应时代的新航线。
参考信息:
来源:小昕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