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腐”并非新词。早在1854年,美国作家梭罗就在其名作《瓦尔登湖》中创造了这个词。他在书中写道:英国尝试治疗土豆腐烂,难道就不努力治疗脑子腐烂?如今,“脑腐”一词获评牛津词典2024年度热词,令人深思。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日前评出2024年度词汇:“脑腐”(brain rot)。它指的是,人们因过度浏览网上低质量内容而导致“精神和智识状态的衰退”。
“脑腐”并非新词。早在1854年,美国作家梭罗就在其名作《瓦尔登湖》中创造了这个词。他在书中写道:英国尝试治疗土豆腐烂,难道就不努力治疗脑子腐烂?如今,“脑腐”一词获评牛津词典2024年度热词,令人深思。
现代生活中,追热搜榜、刷短视频、评论点赞、购物点餐……许多人一天下来,读了大量“新闻”,参与了不少“讨论”,刷了很多“作品”,似乎看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看。推送来的信息是如此“精准有趣”,情绪在喜怒哀乐间“来回切换”,手机里仿佛装着“整个世界”,然而大脑却感到昏昏沉沉,精神愈加疲惫空虚——大脑好像生了病,犹如“脑腐”。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感受,这是沉浸在“信息海洋”中很多人的共鸣。正因如此,“脑腐”一词在诞生170年后,再次“强势回归”,走到聚光灯下。有趣的是,它与落败的候选词“垃圾内容”,恰恰可以构成因果关系。
一个词跨越时代,历久弥新,说明它触及了真问题。起初,人们只是模糊地意识到,过多碎片化信息可能会干扰人的思维。后来,多项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神经结构具有可塑性,外界信息刺激可以影响大脑功能。今天,信息过载带来的真实体验让我们愈加相信,人的注意力、记忆力与表达力,都受到技术与媒介的影响,长期接触传播媒介,某些心智特点会强化,另外一些则可能失去。人发明了技术,创造了工具,技术与工具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的大脑,重塑着我们的思维。
不会共情,不爱思考,不能自制……这样的心智特点,绝不是良好的思维品质。不少人意识到“脑腐”的风险,积极为大脑“防腐”。比如,一批年轻人开始使用“老人机”,强制自己戒掉手机瘾;杭州某学校发出倡议,建议学生在16周岁之前远离社交媒体;大量用户关掉算法推荐,甚至给手机“加密上锁”管理上网时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年轻人用“老人机”的新闻,是智能手机推送给我们的;学校建议学生远离社交媒体,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反对“算法暴政”,却必须用数字技术来实现。当新的媒介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无法置身事外,只能减少技术带来的副作用。
有人说,互联网平台不在乎人们的大脑是好是坏,只在乎自己的流量是高是低。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目前,国家层面已开启对算法沉疴的治理,有望改变算法一路“滑落”、互联网内容不断“降智”的趋势。但我们也应意识到,与其被动等待媒介“变好”,不如努力让自己更好。数字时代,我们不得不学会和海量信息共处,做自己注意力的主人,做自己大脑的主人。
如何实现?不妨用高质量的思维活动,成为自己大脑的“雕塑家”。大脑拥有高度的可能性,它不断做出改变,以适应外界环境对它的要求。大脑是强还是弱,是进化还是衰退,并非先天注定,而是看我们如何去使用。也许,我们可以放下手机,走到户外;也许,我们可以远离争论,用心思考;也许,我们可以熄灭屏幕,读本好书……只要我们为之努力,内心的安宁就不是奢望,思维的高尚也不再遥远。(袁媛、孟亚生)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