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展㉗】西港小学:乡村教育的“彩虹桥” 连接知识与梦想

360影视 2024-12-12 15:05 8

摘要:近日,在颜庄街道西港村西港小学的手工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埋头制作掐丝珐琅工艺品。灵巧的小手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案,再将五彩斑斓的釉料细心地填充进轮廓中,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日,在颜庄街道西港村西港小学的手工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埋头制作掐丝珐琅工艺品。灵巧的小手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案,再将五彩斑斓的釉料细心地填充进轮廓中,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真的很喜欢上手工课!”学生吴瑾慧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掐丝珐琅作品,“手工课不仅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西港小学校长张风华说:“我们致力于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掐丝珐琅只是众多特色课程中的一项,我们还有烘焙实践、农耕种植体验、经典传唱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这些都是我们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创新开展的教学项目,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近年来,西港小学始终坚守“立足乡村、服务周边”的办学理念,以“传承优秀传统,铸就高尚品质”为核心目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如今,西港小学已经变得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考虑到学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较多,西港小学特别注重幼小衔接工作,努力让孩子们能够迅速适应小学课程,缓解学前焦虑。“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张风华说,“我们积极建设‘泉引桥’,开设左乐米拼音、中华字经、思维驿站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汉语拼音,认知常见汉字,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我们还推出情景式、生活化、体验化的主题活动,密切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在劳动教育方面,西港小学同样下足了功夫。学校开设“泉劳动——泉面展示”烘焙实践和“巧手种植,乐享农耕”等课程。在烘焙实践课上,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走进食堂,亲手制作美味的糕点,感受劳动的快乐。在农耕种植课上,孩子们则在老师的指导下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除虫,认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体验收获的喜悦。

此外,西港小学还创新规划体育项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特色篮球操、武术操、彩带龙、课桌舞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活力、增强体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还让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

西港小学的这些创新举措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学校开展的这些活动真是太好了!”家长张敏说,“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做家长的非常放心。”

近年来,西港小学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出色的办学成果,荣获“全国新教育优秀学校”“山东省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济南市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百所引领培育学校”“钢城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将继续秉持“办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钢城融媒:李晓)

来源:幸福钢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