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国脊梁》第一集|初心:“科学救国”思想的启蒙、传播和实践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成为支撑国家前行的力量。他们,是科学的探索者,是时代的引领者,更是国家的脊梁。

【大国脊梁】专栏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成为支撑国家前行的力量。他们,是科学的探索者,是时代的引领者,更是国家的脊梁。

《大国脊梁》专栏以科学家为人物核心,以重大事件为历史线索,讲述近代以来,矢志报国的中国科学家砥砺奋斗的故事,用一个个科学家的事迹,串联起中国科技事业的辉煌历史。

民国初年,中国第一代科学家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将近代科学引入中国。国破家亡之际,中国科学家做出了他们的抉择:或投笔从戎、身赴国难;或秉持科学救国理念,坚持科学研究,延续、保存了科学火种……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国脊梁》第一集《初心》,回顾那些光辉岁月,感受科学家们炽热的爱国情怀,见证中国科技事业从萌芽到茁壮成长的辉煌历程→

第1集 初 心

1915年1月一本崭新的杂志悄然出现在上海街头封面中央“科学”二字硕大醒目翻开内页西式标点和横排的版式令人耳目一新重磅文章《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更是发出了“传播科学”的呐喊!

鲜为人知的是,这本在上海出版的杂志,编辑部却在遥远的美国,编辑是一群二十多岁的中国留学生。

1914年6月的一个傍晚,美国康奈尔大学,几位中国留学生聚集在一起。

“谈到世界形势正在风云变幻,我们在国外的同学能够做一点什么来为祖国效力呢?”“于是有人提出,中国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刊行一种杂志来向中国介绍科学呢?”任鸿隽在《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写道。

任鸿隽参加过辛亥革命,作为对于辛亥革命有功的人员,政府资助派他出去留学,称为“稽勋生”。

美国的繁华让任鸿隽大开眼界,“高楼奇云,蒸汽迷雾,铁路蜿蜒,名城巨镇,类如贯珠”。惊叹之余,任鸿隽不由自主想到了祖国。“回首祖国,若在天外。恶声频闻,曙光不见,辄恐国魂长辞,无由招揽。”

如何才能让积贫积弱的中国强盛起来?

任鸿隽、赵元任、秉志、杨铨等五个人,凑了400美元,分了40股,同学们很快都认领出去了。

“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社就此宣告成立。接下来的整个暑假,为《科学》撰写稿件,成为了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们的首要工作。胡明复一个人就撰写了10篇文章。社长任鸿隽成为“科学通论”的专栏作家。

留学生的生活清贫拮据,400美元的经费仅仅能够支付前几期杂志的印刷发行费用,根本无力支付任何稿酬。他们做文章,做事务,不但不希望物质报酬,有时还得自己补贴一点费用。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等留学生要从奖学金中特别节省下来的钱,支持这个刊物。有一段时间,赵元任以汤和苹果饼作午餐,以致得了营养不良症。在《科学》杂志第一期的《发刊词》上,任鸿隽大声疾呼:“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讬命者,其唯科学乎,其唯科学乎!”不久后,在北京清华学校,17岁的叶企孙第一次看到了这本全新的杂志,爱不释手。当晚,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他看到的内容。同年10月,在《科学》杂志编辑部的基础上,“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这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综合性科学学术团体。虽然创办时只有35位成员,但正是他们以及后来者,把近代科学的一门门学科引进了中国。《科学》杂志诞生8个月后1915年9月15日另一本杂志也在上海创刊第二年陈独秀将它改名为《新青年》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科学》和《新青年》两本杂志同在上海问世,创办者却隔洋相望,彼此并不知情。但他们心有灵犀、遥相呼应,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民主”和“科学”,为着共同的目标: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不遗余力,摇旗呐喊!1918年8月,叶企孙登上“南京”号海轮,前往美国留学。两个月后,任鸿隽启程回国。这一年,从美国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多达百人。

民国初年,大批海外归来的青年学子集中登上中国科学舞台。他们中的佼佼者,构成了中国第一代本土科学家的主体,成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由此肇始。1925年,已经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叶企孙,应清华学校教务长梅贻琦邀请,回到清华创办物理系。就在这一年,刚满18岁的王淦昌也走进了清华园,成为清华学校大学部第一届大学生。
在“林园似的学校里”,王淦昌“感到无限的幸福”。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科学的营养。“各种各样的试验设备和试剂使我眼花缭乱,做着做着就忘了时间,常常要有人赶我离开实验室时,我才会感觉到肚子饿了……”王淦昌原来是化学系的学生,但是他很喜欢物理,经常来听叶企孙的课。叶企孙觉得这位学生不错,物理知识掌握得挺好,就动员王淦昌来念物理。1926年3月18日晚,王淦昌和几位同学敲开了叶企孙的家门。当天上午,北平一万多爱国群众,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王淦昌去了城里参加抗议。当天死难的47人中,有一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名叫刘和珍。

叶企孙先生教训王淦昌,中国之所以被外国人欺负,之所以弱,主要是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你们应该是更好地去学好。最后是我们国家强大了以后,外国人才不敢来欺负我们。“叶师的爱国激情,他对科学救国这种远见卓识,深深地感染了我。爱国与科学紧密相关,从此成为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东西,决定了我毕生的道路。”王淦昌曾这样自述。1936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师生们在科学馆前留下了这张合影。从1929年到1938年,清华物理系共有71人毕业,他们中有21人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而新中国“两弹一星”的23位功勋科学家中,有9位是叶企孙的学生。中国的科学事业就像一粒种子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地发芽、破土、勃勃成长!

然而,静谧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就在这棵小树正亭亭玉立,奋力生长之际,中华民族最沉重的灾难降临了。1937年,正在山西五台山地区考察古迹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得知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当即决定结束考察,赶回北平。临行前,林徽因给正在北戴河过暑假的女儿梁再冰写下了这封信,信中写道:“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回到北平不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就“抛下了那安逸的生活,同一大批北大、清华的教授们一道,毅然地奔向了那陌生的西南大后方,开始了战时半流亡的生活。”

这是一段苦难的旅程。此时,通往大西南的各条铁路、公路、水路,挤满了逃难的民众。竺可桢带着浙江大学的千名师生,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数省,行走在漫漫的西迁路上。

战火纷飞中,海外的学子同样心系祖国。正在意大利攻读昆虫学的周尧,拒绝了导师的挽留,回到广州。他很快就成为一名战士,走上了抗日前线。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陈康白,也告别了心爱的实验室和别墅,与家人一起,登上回国的轮船。

同样在德国学习的何泽慧,决心用军工技术报效祖国。当初她一门心思地想攻读弹道学。何泽慧家书中写道:“国内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坏……也许兵工署就要来电报请我回去服务,不是中国兵发炮发不准,放枪放不准吗?其实只要我一算,一定百发百中!”

贵州湄潭小城里,生活困苦,并没有扑灭科学家们探索科学的热情。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苏步青,白天给学生们上课。晚上,他就趴在昏暗的油灯前撰写学术论文。著名的《射影曲面概论》就是在破庙里完成的。这部专著至今仍被数学界奉为圭臬。

物理系教授王淦昌也拿出了自己的成果。1942年1月,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刊登了王淦昌的论文《关于中微子探测的几点建议》。五个月后,美国物理学家艾伦也发表了实验报告《一个中微子存在的实验证据》,报告中艾伦特别注明,他的实验正是参照了王淦昌的思路。

偏僻、闭塞的湄潭小城,成了浙江大学的师生们专心学习、科研的“清幽之地”。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物理评论》经常发表来自“中国湄潭”的论文,仅标题中含有“湄潭”两个字的论文就多达25篇。

科学家们时刻惦记着正在遭受苦难的祖国。束星北将自己的研究从理论物理转向了国防武器。他还和好友王淦昌一起,给学生们开设了“国防物理”讲座。

在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周培源放弃了已经卓有成绩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研究,转向与国防相关的“湍流”。当被问及转变研究方向的原因时,他说:“相对论不能直接为反战服务,作为一个科学家,大敌当前,必须以科学挽救祖国,所以我选择了流体力学。”

“到延安去!”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地方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何其芳曾这样描述。

1937年12月,39岁的陈康白也出现在奔赴延安的队伍里。就在不久前,刚刚回到国内准备参加抗战的陈康白,还在为报国无门而焦虑不安。陈康白拜见他的老师徐特立时,徐老告诉他,今天能够彻底拯救全中国的是共产党。你到延安参加革命是唯一正确的。延安用最高规格迎接海外归来的科学家。毛泽东、朱德在窑洞里亲自接见了陈康白。毛主席说,我们现在八路军战士每个月就一块五的大洋,发展科学事业,我给你两万块大洋,当时陈康白觉得非常受感动。

在延安,陈康白的化学专业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三边分区盛产食盐,盐税是陕甘宁边区最重要的财政收入。1940年夏秋之际,连续的阴雨造成“盐荒”,给边区经济带来极大困难。三边盐业的盐税、盐产量决定着边区的经济命脉。

临危受命,陈康白立即带人进入产盐区。在调研中,陈康白发现,三边的盐业资源虽然很丰富,但生产方式非常原始落后。陈康白采用全新的打盐方法,迅速在三边推广开来,让边区盐产量提高了近十倍。

在延安,在边区活跃着一大批陈康白这样的“红色科学家”为了抗战,为了新中国他们献出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他们每一个人都书写了历史历史也雕刻了他们1941年8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团华北军委分会主席的朱德在延安自然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自然科学,这是一个伟大的力量!此时,中华民族依然处在最危险的时刻。在重庆、在昆明,在湄潭、在延安,在前线,在后方……在所有有中国人的地方……无数人,为了新的中国,正默默地积蓄着力量。是他们支撑起我们的民族支撑起我们的国家在向前进“万众一心”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责编:胡安妮

审核:张敬一

值班编委:谭华霖

纪录片《大国脊梁》走红,我们看到了什么?点赞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