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咖们助飞,“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特训营开营

摘要:11天时间,一项高密度的电影实践特种兵式课程吸引业界关注——聆听秦海璐、苏有朋、董颖达、萨日娜、柯汶利、陈祉希等上课,与导师们面对面,解惑一部电影从剧本到上映的诞生全流程。

11天时间,一项高密度的电影实践特种兵式课程吸引业界关注——聆听秦海璐、苏有朋、董颖达、萨日娜、柯汶利、陈祉希等上课,与导师们面对面,解惑一部电影从剧本到上映的诞生全流程。

11月18日,“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在上海虹口开营。

该计划的作品征集从9月1日持续至10月15日,共收到符合要求的项目材料172份,经三轮选拔,最终选定的20部作品涉及青春、爱情、历史、女性、科幻、悬疑犯罪、家庭伦理等类型。接下来,这些经历近90%淘汰率胜出的作家们将进入助飞特训营,开展为期11天的线下课程。

20位“青鸟”刚振翅,便有全产业链的专家前来助飞,难怪开营仪式上,上海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刘祎呐都直言羡慕。“涉及剧本创作、制作生产、制片管理、营销推广、美术摄影、剪辑音乐等等,是一个电影全产业链的特训班。实力强劲的导师阵容,让我都产生了要来旁听课程的冲动。”她说,“青鸟”是全国首个协助作家跨界转型、用画面讲好故事的扶持平台,“更期待‘青鸟’成为一个可持续、可执行又独树一帜的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的助飞起飞计划。”

今年6月,上海发布《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这份行动计划是上海为推动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同年10月,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成立,进一步从理论研究、产业咨询、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促进上海电影产业整体发展。在此背景下,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与《收获》APP合作主办的“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应运而生,搭起一座连接文学土壤和影像之梦的桥梁,成为一股推动上海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

青年作家韩松落携作品《晚春情话》入选了此次“青鸟”助飞特训班。“我非常喜欢写小说,也非常喜欢看电影,喜欢一切和创造有关的事情。”他致谢“青鸟”的发起人们,让自己获得这样一次机会,“可以完整地体会一部电影的生成过程,从几行字的一个概念,一个梗概,一个计划,也许有一天会变成电影。不管将来是不是能够拍成这样一部电影。这种体验也弥足珍贵,反过来也会深度影响到我的写作。”

“青鸟”助飞导师代表,演员、编剧、导演秦海璐认为既然“青鸟”让大家相遇,大家就不再分离,自己会无期限地帮助和支持各位学员。另一位助飞导师代表,导演、演员、歌手、制片人苏有朋发言时表示,“会尽我所能,将我有限的经验与各位分享,共同进步”。

虹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旅局局长童科代表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送来祝福。2007年7月12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视察虹口时指出,虹口是“海派文化重要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1897年5月,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诞生仅一年半后,电影就漂洋过海来到上海虹口的礼查饭店。中国电影影院时代由此开启。“‘青鸟’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虹口这片文化的沃土里,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高韵斐看来,文学与电影相互滋养、彼此赋能,“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生根于文学经典,而这也是‘青鸟’的意义与使命所在。通过这个计划,我们将致力于创立一套集挖掘、培育、扶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整合影视文化界的优秀资源和人才,促进影视文化产业形成更深入、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交流互通与跨界融合的发展平台,为上海乃至中国影视界带来更多具有类型跨界思维和深度文化内涵的精彩影视作品。”

人们期待,有了文学助力,“青鸟”能成为上海电影之城建设的又一股动力源泉和关键力量,在新起点、新高度,擦亮上海电影这块金字招牌。

作者:王彦

文:王彦图:主办方供图编辑:王筱丽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