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同学获殊荣!闪亮的名字·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

360影视 2024-12-13 00:07 3

摘要:12月12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闪亮的名字·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四川广播电视台举行。胡军、宁显海、王伶俐、王强、冯炼、邓小燕、郑俊良、欧云文、牛钰、彭龙荣获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中国经济新闻网成都讯(张丽)12月12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闪亮的名字·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四川广播电视台举行。胡军、宁显海、王伶俐、王强、冯炼、邓小燕、郑俊良、欧云文、牛钰、彭龙荣获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10位“最美”青春无悔、扎根基层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10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既有用科技为教育和乡村振兴赋能的教师、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带村民一起致富的“新农人”,也有兢兢业业工作、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和奋不顾身救人的警察,还有坚守几代人承诺守护红军战士墓园的年轻守墓人,以及自强不息、闯出一片天地的年轻创业者等。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晓博、四川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德武为10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颁发证书。现场视频再现了他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场景,10位“最美”上台,分别用真诚的话语、温暖的故事和青春誓言,带大家走进他们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基层一线,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初心,10个“最美”故事,绘出了当代年轻人从选择到深深扎根土地,再到十年如一日奋斗无悔的大美青春底色。

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做“最美青春”代言人。这些奋斗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自主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等一线的先进典型,将在发布仪式后,奔赴省内高校开展巡回宣讲,与大学生面对面讲述自己青春奋斗的故事,激励在校大学生等青年人才树立科学择业观、成才观,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积极投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

新闻链接

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10位)

王伶俐,女,中共党员,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她将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现代农业经验引入农业合作社,形成种子、农药、肥料三统购和机播、机耕、机插秧、机防、机收全程机械化的“三统五机”生产经营模式,有效降低了成本;她管理的农田实现小麦、水稻两季粮食总产量6000吨,亩产比未入社农户高近55公斤;她带领团队运营天府粮仓智能育秧中心,智慧化流水线实现育秧全流程数字化控制,秧苗成苗率提高至95%以上;她管理的合作社提供了近7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超过700万元。她带领基层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积极筹建烘储中心,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她用青春书写了新时代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她管理的合作社荣获“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她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十佳农民等荣誉称号。

欧云文,男,中共党员,达州市开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是四川省农业系统最年轻的正高级职称青年专家,从事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90后”的他研究生毕业后主动请缨到基层一线,研发出10余套动物传染病快速诊断技术。7年来,他和团队走遍开江县乡镇,技术服务覆盖全县90%以上的专合社、家庭农场等,切实保障了辖区内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他主持(主研)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在SCI、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申请(授权)专利7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登记3项,荣获多项专业创新成果奖,还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或论文壁报交流。他先后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天府青城计划-农业领军人才”等称号。

王强,男,中共党员,现任宁南县农业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高级畜牧师。在基层工作10年来,他始终甘做“孺子牛”,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学习和创新,不定期开展送养殖新技术新品种下乡活动,宣传推广畜禽养殖技术。他主持完成了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畜牧良种补贴等十余项国家、省州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为宁南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根据宁南县河谷乡镇、高山地区、半山区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量身定制了不同特色的科学养殖模式。2023年,宁南县畜牧业总产值提升至15.85亿元。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心中“助农增收,产业兴旺”的诺言。他先后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优秀农技员、四川农业农村系统网信工作先进个人、宁南县“菁英计划”宁南农业大师等荣誉。

冯炼,女,中共党员,南充市南部县楠木镇中心场小学教师。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大城市生活,选择返回家乡,履行家族90年的承诺,成为第四代红军烈士墓守护者,默默守护着长坪山上1080座红军英雄的精神丰碑。除了为参观者义务讲解,她还以家乡红色故事为活教材,带领一批批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聆听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火种。她走进学校、机关单位,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讲述家乡的红色故事,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以她事迹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一件好事》也广获好评。冯炼一家四代守护红军烈士墓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弘扬,激励大家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军传人。2022年她被评为四川省“最美教师”“四川好人”,并荣获四川省“四有”好老师荣誉等称号。2023年7月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她光荣担任东安湖站第114棒火炬手。2024年荣获第27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胡军,男,中共党员,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镇查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他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海拔3480米的高原藏区阿坝县麦尔玛镇,扎根基层一线,一干就是14年。胡军对工作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14年来从教师、驻村第一书记到乡长,他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竭尽全力以身作则、恪尽职守、苦干实干。他先后参加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如今继续奋战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他的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他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被四川省教育厅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

邓小燕,女,中共党员,剑阁县东宝镇人,现任东宝镇双西村两委委员,共青团广元市委兼职副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广元耕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是一名“新农人”,扎根基层近10年,让家乡特产“东宝贡米”走进千家万户。小小的大米富裕了三村八乡,带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产业。如今的东宝镇,万亩粮油园区赋能乡村振兴,乡亲们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还带着乡亲们的嘱托走进人民大会堂,引领更多年轻人加入新农人行列,汇聚年轻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她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明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郑俊良,男,中共党员,富顺县公安局狮市派出所所长、狮市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兼)。他扎根基层一线,在大学生村官、社区民警、刑侦民警、派出所教导员等岗位上用“韧劲”牢牢守护和践行着从警初心。他数次深入村、社区,帮助10余名小孩上户,主动担任“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讲法制课。他始终保持“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情怀,屡破大案要案,先后侦破“张某故意杀人案”“李某、张某贩卖毒品案”等刑事案件90余起,抓获犯罪分子60余名,为受害群众追回直接损失130万余元。他不顾生命危险,两次下水救起两名落水儿童,用生命守护了生命。他怀着对公安事业的饱满热情,将所有心血都倾注到公安工作中,先后荣立公安部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好人”“四川好人”“四川政法先锋”等荣誉称号。

彭龙,男,泸州市古蔺县皇华中学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主任。从教10年,他坚持研究和发展信息化教学,利用4年时间自主研发40多款数字应用软件,从培训报销到教研工作、卫生管理,从教师授课到学生学习,他用数字创新赋能教学,推进乡村学校“智能化管理”,让乡村学校变身成为“数字化校园”。在古蔺县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和古蔺县智能研修两项国家级试点工作中,他基于现有条件进行积极探索。疫情期间,他给全县教师做培训,让7000多名教师快速学会上网课,14万学生有效完成听课活动。他坚持“有温度的教育”,在他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下,学生们争相学习编程,一批批年轻教师投身到信息化教学工作中。他获得2021年教育部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培养奖励、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一等奖、微课《同底数幂的乘法》省级一等奖等。

牛钰,女(羌族),共青团员,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人,自媒体从业者。她在“5•12”汶川大地震时被埋废墟三天三夜,后经三十多次手术,不幸失去了右腿。网络上,大家称呼她为“春游哥哥”,她以乐观的笑容给予他人希望,为残障人士勇敢发声,以自媒体平台架起大家沟通的桥梁,并用公益类原创视频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爱残障人士,她用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点亮了很多残障人士心中的光芒。2023年,她获得绵阳市劳动模范奖章、“四川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称号。她现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北川羌族自治县第五届人民代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届残疾人代表。

宁显海,男,中共党员,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公司技能大师、车间副主任。他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责感,不仅在焊接业务上追求精益求精,还多次主动请缨到项目一线,完成MSP公司印尼镍铁项目一期工程(获鲁班奖)等诸多难度较大的焊接任务。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他代表中国出战焊接项目,为中国实现了该项目的金牌两连冠。他带领大师工作室成员完成梅钢固废堆场项目管架焊接、南钢2#高炉推移项目,荣获2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他担任教练,培养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荣获金牌。他在焊接领域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牵头或参与多个实用性新型专利的研发,论文荣获全国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他还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天府工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很荣幸地邀请到了邓小燕母校领导——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林,有请上台。

嘉宾上台:(与邓小燕握手)

主持人:欢迎杜校长。作为邓小燕母校的教育工作者,看到小燕成长成为一名这么优秀的基层工作者,你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

杜林:谢谢主持人!

首先,我代表西南民族大学,祝贺邓小燕校友荣获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荣誉称号!感谢评委会对小燕的肯定,我想,这也是对西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和鼓励。

刚才,从视频和小燕的讲述中,大家已经了解了她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邓小燕于2008年考入我校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在校期间,她学习刻苦,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闺蜜”。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放弃沿海城市高薪岗位,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种植水稻,脱贫致富,是乡亲心中的“带路人”。

作为西南民族大学25万余名毕业生中的一员,小燕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践行着“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西南民大精神,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作为母校的老师,我们为小燕校友取得的荣誉和成绩点赞,也为许多像小燕一样,成长为留得下、干得好,群众满意、祖国放心的“永久牌”人才的毕业生点赞,更为我们投身建设这个伟大时代取得的骄傲成绩点赞。

主持人:对于像邓小燕这种往届毕业生和刚刚毕业以及即将毕业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寄语要送给大家?

杜林: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建设者。西南民族大学有56个民族的学生3万余人,每年有超过7成的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很大一部分选择投身到祖国边防、民族地区、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很多校友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长期以来,西南民族大学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与祖国命运,积极鼓励学生们投身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责任,也是民族高校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寄语全国各族青年,要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好、教育好、引导好青年学生,各族青年学生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作为,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谢杨)

一、您能分享一下宁显海在工作中的表现吗?

宁显海,是中国十九冶所属南京建设公司车间副主任,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第44届世赛焊接金牌得主。他在工作中专注焊接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作为第45届世赛焊接国家队教练,培养出了第45届世赛焊接项目冠军。同时,他通过“传帮带”为企业输送年轻技能工人,并多次在省部级重点项目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此外,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扶贫抗疫。宁显海是中国十九冶杰出人才,更是新时代技术技能领域的楷模。

二、您如何看待基层工作者的培养和品格塑造?

基层工作者的培养和品格塑造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中国十九冶作为中央驻川大型施工企业,在四川省人才强省的战略指导下,在四川省人社厅的关心和帮助下,重视项目一线基层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公司举办系列培训,如项目经理和造价培训班,提升业务素养与实践能力。鼓励基层工作者深入项目现场,积累经验,提升沟通协调和策划执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敬业精神、责任感及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勇于担当,坚守底线,接受监督。基层工作者的培养需政府、社会、企业协同努力,为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