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圆心,我们可以利用圆规画出一个漂亮的圆。同理,倘若我们能保持理智的心态,也可以用手机画出我们绚丽多彩的人生。但是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理智的心态。波兹曼曾在《快乐至死》中说:“媒介的选择会反过来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媒介,就会通往什么样的结局。”如果我
西宁市第十中学九年级(8)班 谭子钊 指导教师:马瑛
围绕圆心,我们可以利用圆规画出一个漂亮的圆。同理,倘若我们能保持理智的心态,也可以用手机画出我们绚丽多彩的人生。但是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理智的心态。波兹曼曾在《快乐至死》中说:“媒介的选择会反过来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媒介,就会通往什么样的结局。”如果我们选择手机为获取信息的媒介,最后很有可能会通往快乐至死的结局。原本想上网查找资料,最后却刷了几个小时的短视频或者追了几个小时的剧,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我们需要明白,自己上网是为了做什么,用理智的心态来权衡我们的欲望。
点好了“圆心”,我们才能合理使用“圆规”。手机为我们带来的世界是广袤无边的。荀子曾言:“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攀上高峰,可以让我们望得更远,而利用手机获取信息,就好比登上高峰,让我们洞悉世界上的一切知识。这有利于我们汲取大量有用的信息,并将它们与我们学习的知识相结合。
我曾在手机上看过一本叫《飙马野郎》的漫画,里面有句经典名言“最短的捷径是绕远路,绕远路就是最短的捷径。”初读时,我对此并无很深的见解,直到我读到语文课外阅读中魏承栋的一篇文章,里面说:“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
日积月累是漫长的积累,不正是所谓的绕远路吗?这就是我将手机中得来的信息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的范例。然而,“圆心”一旦没能点好,“圆规”便会化作吞噬时间、增人欲望的利器。在传播信息的工具从报纸变为电视的那个年代里,波兹曼曾言:“对于电视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手机亦是如此,只是它将“不必理解”一事,做得更漂亮,更彻底。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我国62.5%的未成年人经常上网,极大地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手机及其包含的电子游戏被打上了“电子鸦片”的标签,它们是令家长和教育家深恶痛绝的恶魔,是应当被抹杀的罪魁祸首。
我们的人生好似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在纸上辗转腾挪,勾勒绚丽,而手机只是一种高效的圆规,无论是拥有圆规,还是被夺去圆规,它都只是一个不会参与绘画的工具罢了。我们见过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教育上的缺失而怪罪手机,他们自诩成熟,将孩子视作幼稚,认为自己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随意践踏孩子的爱好,摧毁孩子的手机,认为只要没收了手机,孩子就能对学习爱不释手,一跃成为永垂不朽的大儒——这就是成熟对幼稚所干的事情。然而,消灭再多的“圆规”,顶多也只是让一种工具消失而已,一个连“圆心”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定位的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人生画卷变得五彩缤纷呢?余秋雨就曾言道:“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手机并非毒品,也绝非矛盾制造者,它只是时代为我们提供的便利的“圆规”而已。至于是落笔求圆还是落笔破纸,便需要我们自己的理智来裁决了。
《西海都市报》(2024年12月13日 第A7版:作文园地)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