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酒能让人脸泛红,钱财可使人心动摇。不少人宣称自己是英雄豪杰,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面不改色,然而就是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李逵身形壮实好似蛮牛,性格暴躁如烈火,可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的宋江仅仅掏出八十两银子,便将他的一生和性命都“买下”了。
清酒能让人脸泛红,钱财可使人心动摇。不少人宣称自己是英雄豪杰,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面不改色,然而就是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李逵身形壮实好似蛮牛,性格暴躁如烈火,可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的宋江仅仅掏出八十两银子,便将他的一生和性命都“买下”了。
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里,对钱财毫不在意的,也就鲁智深、武松、史进等寥寥几人。哪怕是那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谈到钱,立马就像个爱砍价的大妈。有个穿着破旧战袍的潦倒之人,拿着价值三千贯的宝刀想换些饭吃,林冲竟把价格砍到了一千贯。他是占了便宜,却不免有趁人之危的嫌疑。鲁智深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留下一句“洒家先回去,明日再相会”,便大踏步离开了。
或许上了些岁数的读者都有过这般体验:宁可在太阳下暴晒,也不愿陪太太去逛街,除了体力不支走不动,还有个更为关键的缘由,即不想听她们讨价还价。
金银珠宝璀璨夺目,不仅光彩照人,还能映射出真实的品格。咱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是从三十万饷银来审视人品:吴用对种师道的军饷心怀觊觎,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对此态度大相径庭。从这里,我们既能看到吴用的卑劣,也能体会到鲁智深的忠诚与义气。武松和林冲的态度与鲁智深迥异,其中的微妙之处,又该如何剖析呢?
到过梁山探寻古迹、洞察细微之处的读者,想必会对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有着自己的见解:这片山水难以成就一番宏大的事业,官军不用大动干戈地征战,只需派出游击骑兵,在各处对梁山军队的运粮队伍进行袭扰便可——就算梁山的石头都变成能吃的馒头,也只能吃冷的,并且还不一定够填饱肚子。
梁山资源匮乏,且缺乏战略缓冲空间,偶尔通过打劫维持生计尚可,但倘若真有十万大军,就不得不向外扩张、攻占城池,可这似乎与宋江所宣扬的“忠义”理念相悖。
《水浒传》前七十回和后五十回存在明显割裂,并且诸多情节虚构得离谱至极,致使有人猜测后五十回并非施耐庵先生的原作,而是御用文人牵强附会的续写。一百二十回本前后自相矛盾,这为众多小说家续写提供了契机,在这些续书当中,程善之的《残水浒》最受赞誉:像鲁智深、武松、史进这类好汉皆有了好的结局,而宋江、李逵、董平、蔡京、高俅、高衙内等罪恶深重之人,都遭到了应得的惩处。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里,多数人觉得称得上英雄的,当属鲁智深、武松。林冲起初有些胆小怕事,不过在走投无路之后,跨上战马、手持长矛,也不失为一条好汉。咱们今日要聊的,是《残水浒》里的一个故事:宋江和吴用妄图抢夺种师道的军饷,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的态度为何大相径庭?
仔细观察便会发觉,这样的描写乃是仿照《水浒传》前七十回合创作的,林冲、鲁智深、武松三人的表现同样契合他们在前期所呈现出的性格特点。
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排定座次之后,梁山遭遇了财政方面的难题。掌管军需事务的扑天雕李应和神算子蒋敬向宋江、吴用禀报:“山寨的钱粮仅够维持三个月,过了这个时间,咱们就没东西可吃了!”
这里头冒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梁山军的后勤主管是小旋风柴进,为何他不来做汇报;第二,八百里水泊有着用不完的鱼鳖虾蟹,大伙怎么会没饭吃呢?
第二个问题不难解答:各位读者都清楚,炖鱼时最好加些肥肉。要是只吃鱼鳖虾蟹,不出三个月就可能患上痛风。当年不少人在水边却忍饥挨饿,他们宁愿饿着也不吃大闸蟹。
首个问题,吴用会给出这样的答复:“先前柴大官人到我们梁山泊时,带来了八十多万的财产。柴大官人打算将其归为公用,可晁天王坚决不同意,只能先存入库房。我们暂时借用这笔钱财,山寨不又能维持七八个月的开销了吗?”
柴进对宋江和吴用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耍诈行骗是他们的惯用手段,要是对外劫掠无果,便会将目标转向自己人。
侵吞了晁天王都不愿染指的柴进、卢俊义的财产后,宋江和吴用打起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宋人都绝不可能打的主意——劫夺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军饷。消息称:“种经略率领的大军在瓦桥关以北与契丹(辽国)交战,胜负未分。后方催办军需物资,十万火急。眼下有三十万饷银、十万担军粮从东京运来,准备转道南旺进入运河,运往北方军队前线交接。”
依据《水浒传》里的说法,吴用具备诸葛亮的智谋和陈平的才能,自然清楚劫取种师道的军饷,无异于给辽国助力。然而,绝大多数朝代都会存在为了钱财而出卖祖宗的不肖之徒,不管这人姓吴还是姓方,书读偏了,立场就会出错。吴用才不会理会那三十万饷银和十万担军粮对宋军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在他眼中只有那闪着光的昧心钱财。
宋江和吴用能够违背良心,但曾经在种师道帐下当将领的鲁智深可不会丧失良知。看到吴用用眼神打量自己和武松,他立刻发火了:“俺不去!俺说不去就肯定不去!俺是受种经略提拔的,不会去抢劫他的军粮!”
鲁智深当下大闹起来,大刀关胜与双鞭呼延灼跟着帮腔道:“咱们当初上梁山时就讲好了,要少做坏事等着朝廷招安,这般不忠不义的事儿,我们无论如何都干不了!”
素来以“棍棒功夫独步天下”自负的玉麒麟卢俊义也打起了退堂鼓,任凭宋江、吴用如何劝说,他都铁了心不愿出头揽事:“小弟哪敢跟公明哥哥相提并论。公明哥哥才华卓越、见识广博,况且山寨里众多兄弟,都承蒙公明哥哥带领,指挥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小弟空着手上山,况且才学浅薄、见识有限,哪能担当如此重大的责任呢?”
宋江和吴用把好话都说遍了,然而“卢俊义却一次又一次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决不肯答应”。
照理来说,鲁智深已然怒不可遏,关胜、呼延灼、卢俊义也相继表明态度,即便是行者武松不跟着附和,也不该听从吴用的差遣,只需借口昨日饮酒过量,便能既不得罪吴用,又不让鲁智深心生不快。然而,令人诧异的情景出现了:李逵挥舞着板斧叫嚷着要去参战,武松竟在吴用的安排下,“领了命令,自行和李逵带领两千步兵出发了”。
武松随李逵离去,宋江和吴用仍有些担忧,遂将目光投向豹子头林冲,说道:“昔日聚义之际,林武师本就是前辈;如今让林武师担任指挥,也未尝不可。”
林冲竟也是毫不迟疑,“欣然答应,往山下离去。”
目睹此处,在笔者心里,武松和林冲的形象瞬间矮了几分,可后续发生的事儿,又让他们的形象重新变得高大起来,仿佛他们先蹲下后又纵身跳起一般:武松下山后,并非如以往对付贪官污吏时那般奋勇当先,而是双手抱臂,冷眼旁观李逵与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被揍,直至这三人都被打得瘫倒在地,武松才赶忙上前,像拖死狗似的把他们拽了回来——敢情武松是来这儿磨洋工、抱着爆米花当看客的。
武松干活不卖力,林冲却从强盗摇身变成了护送镖车的人:“王进正打算调转马头,这时听到林冲大声喊道:‘老兄!我们山寨向来把义气看得很重,你过去吧。’随即把项充、李衮叫过来,把前方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问道:‘你们觉得是劫还是不劫好呢?’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劫好!不劫好!’于是便管束好手下的喽啰,让出了大道,还把挖坏的道路填平。王进和林冲并驾齐驱,押着货物车辆,一边交谈一边前行。”
鲁智深性情直爽,他当着一众好汉的面让宋江和吴用下不来台,这就如同点燃了导火索。要是武松和林冲也在当场发作,极有可能会引发冲突。于是武松和林冲换了种方式应对,一个去盯着李逵,一个去当运送军饷的保镖。简单来说,就是不能让这批军队眼下急需的粮饷落入梁山贼寇手中——像这种吃里扒外的事,宋江和吴用或许会做,但武松和林冲绝对不会做。
武松在江湖摸爬滚打多年,林冲曾在官场中周旋,他们在言语和行事上或许会有更多考量。而鲁智深却是一位内心与外在一致的热血汉子、勇敢无畏的斗士、重情重义的豪杰、光明磊落的英雄。正所谓“反省自己觉得理亏,即使面对普通百姓,我也会害怕;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来源:公子泽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