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箱巨头遭外资围剿破产,卖身康佳6年,今东山再起挑战海尔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6-03 18:48 6

摘要:前段时间有个贵州网友随手将家中老冰箱的照片发到网上,她还感叹了一句:父母结婚买的国货冰箱,用了27年不坏,想给父母换冰箱都找不到理由。

“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这句广告词是一代人的记忆,新飞也确确实实做到了。

前段时间有个贵州网友随手将家中老冰箱的照片发到网上,她还感叹了一句:父母结婚买的国货冰箱,用了27年不坏,想给父母换冰箱都找不到理由。

更多网友贡献了一波回忆杀,有人说自己家买的新飞冰箱,十几年了没出过问题,也不结霜……有网友家的新飞冰箱是96年买的,到现在还在用。当年新飞到底有多辉煌?

它被称为国产冰箱的“四朵金花”之一,曾经新飞在家电界翻江倒海,现在毫无水花。用不坏的新飞为什么衰落的?这个河南工业的名片还能东山再起吗?

1983年,刘炳银出任新乡无线电设备厂厂长。这早在1918年厂子就已经成立,是一家小型地方军工企业,占地达到10万平方米。等到刘炳银接手的时候企业早已衰落,连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

新厂长意识到如果企业不转型,未来就只有倒闭一条路。对市场做了充分的考察和调研,他果断决定不做无线电设备了,改做冰箱。80年代我国处于物资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买冰箱、彩电、洗衣机都要拿条子的。

1984年,国家规定的冰箱基础零售价为100升605元,110升635元,最大的冰箱为150升要765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刘炳银认为未来冰箱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冰箱。

当时广州万宝从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引进生产电冰箱压缩机的成套技术和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台。刘炳银的商业思维特别简单,这个行业有人干,还干出了成绩,自己也能干。

张瑞敏砸掉冰箱的同一年,新乡电冰箱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接下来10年中国家电行业迎来飞速发展,新飞踩上了时代的风口也起飞了。

为了狠抓质量,1990年刘炳银也学张瑞敏怒砸不合格冰箱,对公司进行质量整顿。

后来新飞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年产60万台双绿色无氟冰箱生产线,网友提到的那个27年坏的冰箱就是这款产品。

1996年,新飞电器成为全国同行业前三名,靠着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的广告”,它和海尔、容声、美菱平起平坐,并称为中国冰箱业四巨头。

巅峰时期,全国每卖出五台冰箱就有一台来自新飞。

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2002年,新飞冰箱产销量双双创纪录,成为冰箱业前2强。

3年后新乡政府将自己手中所持有的39%的新飞电器股份转让给新加坡丰隆亚洲,后者原本也是新飞的股东之一,股份转让后持股比例达到90%。

这家产冰箱品牌彻底易主,成为外企。丰隆亚洲主要业务板块是房地产和酒店,即便是手握新飞这么一块大肥肉也不懂如何去经营。刘炳银认为冰箱市场快要饱和了,建议丰隆进军空调业却没有引起重视。

新飞错过了关键的转型期公司高层陷入内斗,外来的和尚和本土管理团队矛盾越来越突出。

短短5年,新飞市场占有率滑落到第6位,被另外“三朵金花”远远甩在身后,美的、西门子两个后起之秀更是将新飞摁在地上摩擦。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外家电企业也涌入中国,尤其是以松下、日立、LG、三星为代表的白色家电巨头凭借着出色的外观俘获了中国消费者。

随着刘炳银的去世,新飞进入丰隆时代,接替这位老厂长的人就是丰隆亚洲的CEO。此时的新飞每况愈下,靠着政府补贴吊着最后一口气。

2011年,家电补贴取消后新飞当年亏损高达2个亿,第二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仅半年就亏了1.8个亿。

企业还宣布部分生产线停产,工厂裁员。曾经畅销全国的新飞冰箱就这样倒下了。

随着行业进入调整期,四朵金花命运也各有不同,容声被海信科龙收入囊中,长虹电器“娶”了美菱,美的成为后起之秀,冰箱行业重新洗牌。

2017年前9个月,新飞冰箱市场零售量仅为2.83%。他们也尝试发展线上渠道,无论是网店还是实体店都无人问津。前景一片惨淡,丰隆亚洲宣布撤资。

次年,康佳集团以4.55亿价格竞得新飞电器100%股份。当时康佳瞅准了白色家电,希望借由新飞的技术和渠道迅速抢占冰箱市场,集团定下的目标是到2021年实现百亿元目标,实现IPO独立。

新飞原本就有良好的底子,康佳收购之后没有过多干涉运营,还举集团之力对这家老牌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出任新飞电器董事长的张中俊,同样也是康佳集团白色家电事业部总经理。

他觉得新飞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技术沉淀,未来定会重回一线品牌阵营。张中俊希望用三年实现这一目标,幸运的是新飞也非常争气,换了新东家之后没有躺平,而是选择艰难爬坡。

被收购后还不到半年,新飞的产能就已经恢复到原来60%的水平,实现营收1.8个亿。新飞逐渐掉队的几年间,各项生产线也赶不上现在的形势。

康佳一边给新飞引进人才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升级改造生产线,加大科研投入,建立了智慧化工厂。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2023年新飞重新寄回第一梯队,以3.46%的市场率排在海尔、美的、容声、美菱、米家之后。

相比高峰期这个成绩确实逊色不少,但新飞的复苏之路比外界预想的快多了。

海尔、美的、容声、美菱这前4名的产品均价在3054元至3131元浮动。

新飞冰均价只有848元,就连排在后面的TCL和康佳均价都比它贵。它主打的就是下沉市场,实现弯道超车。进入2024年,新飞更是厚积薄发,1月整体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1%,大冰箱产量同比增长一倍。

春季开盘大会上,新飞冰柜订货量同比增长40%,还拿下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优秀合作伙伴奖”。一代冰箱巨头从辉煌跌落谷底,如今又重新飞了起来。

新飞起起伏伏的命运也是许多国货品牌的缩影,在市场的浪潮中它们走过弯路也犯过错误,唯一不变的是这些老国货们坚持品质的决心。新的一年,相信新飞这个承载无数国人记忆的老品牌扶摇直上,飞得更高更远。

1.《新飞浮沉录:一部中国家电35年变迁史》东方财富网

2.《中国家电业风雨兼程几十年 新飞复产或是艰难历程的开启》中华网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