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涛,学者,山东胶州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著有《晚清民初“个人-家-国-天下”体系之变》《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孟子今著》等。
刘涛,学者,山东胶州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著有《晚清民初“个人-家-国-天下”体系之变》《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孟子今著》等。
——读陶纯的《局内人》
加缪《局外人》描写礼崩乐坏之际,有人觉得世事、传统事不关己,故淡然置之、高蹈远引,这种“新人”被称为局外人。陶纯的《局内人》则反之。
“局内人”一语双关。此局首先是实指,小说聚焦于某委办局的日常和工作生态——局长建群、随时发通知,处长监督,科员随时表态、反馈,以此断定是非、判断贤愚。小说以张一元被规训的过程为线索,写他从一个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从一个正常人变为病人,同时也展现出该局的总体状态和其他局内人的不同心态。张一元被规训的过程就是一个被异化的过程。始之,他对局内微信群江湖敬而远之——“他很不习惯,很不习惯。一句话,他不大积极,甚至有点抵触。”但经历了处长谈话、父亲现身说法、同事劝说、师弟启蒙、“事故”教训等,他“痛定思痛,决心洗心革面,端正态度,把这块短板补上”,最后竟然“看手机上了瘾,随时盯着局群,整天提心吊胆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误事,更怕出错”。规训的成果就是关注局群动态成了张一元生理性反应,听到短信觉得“像接到命令似的”。于是出现小说开头一幕,张一元和妻子房事时——“正待最后冲刺的张一元,仿佛接到一个紧急命令,忽然停了下来。”“命令”且“紧急”,足见规训力量之强,效果之“卓著”。小说结局是张一元阳痿,与妻子离婚,辞职,病休。
此“局内人”之局也是泛指。权力结构如棋局、如大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孰能置身事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孰不在网内。小说结尾写道,张一元重新入职,进入某“赫赫有名的私企”,但主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他入群,且幽默一笑道“请君如群。”“局”不仅是在局里,在四处,弥天匝地。离开一个局,希望走到“局”外,但不过是从一个局走进另外一个局而已。
陶纯《局内人》批判锋芒全出,批判之表是网络,网络让人失却私人时间和空间,打破工作和休闲的界限,让人精神紧绷、不能一张一弛,人不是网络的主体而成了网络的客体。然而微信群不过是外在的强制链接,核心则是内卷,小说剑之所向实则在此。
黄宗智论内卷以为:“小农经济内卷化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其人口与可得资源间的平衡关系。相对于资源有限的人口密集的压力会造成过剩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以及高度的生存压力,导致极端内卷化的发生。”借鉴黄宗智的论述,《局内人》所描述的世界之所以内卷是因为权力结构呈金字塔形,劳动力太多而资源太少,愈向上而路愈狭窄,愈向上机会愈少,于是出现严重内卷。内卷席卷一切,卷工作、卷生活、卷家庭、卷身体、卷精神、卷业务,更卷如小说所述无意义的微信群表态之事。愈是内卷,愈会于无意义的事较真。于是陷入恶性循环,愈于无意义的事较真,于是愈内卷。
陶纯这篇小说的写法平实,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写作路子,但这篇小说的故事内核却非常荒诞。《局内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因为要表达批判,因而故事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小说写一个局,着眼点不在局里的整体工作和业务重点,却只及微信群这样的末端或边角问题。固因出于批判之需要,但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以为局里就是每天无所事事、互卷内耗——局长群内发消息、众人表态,与接为构、日以心斗。虽然《局内人》所写的局未必典型、未必普遍,但小说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闻之者足戒。
/佳作力推/
局内人(短篇小说)/陶纯/4
关于内卷的文学表达/刘涛/14
/新北京作家群/
鸟——《城与年》系列之一(中篇小说)/宁肯/16
消逝即永恒/曾攀/41
香港武人记(短篇小说)/徐皓峰/43
/现实中国/
父母在远方 老师在身旁(报告文学)/孙晶岩/54
/好看小说/
塌陷区(中篇小说)/王曦/93
苔藓(短篇小说)/马青虹/122
走月(短篇小说)/赵志远/129
知尘居笔记(三题)/王往/137
/新人自荐/
腐蚀(短篇小说)/李琬/142
内心独白中的“道德寓言”/贺绍俊/152
/天下中文/
丁丁长大了会开飞机吗?/范雨素/153
风吹草低/王剑冰/161
夏布绣娘/李冬凤/166
折叠的河曲(外一篇)/石厉/173
北方有老骥者/四四/177
大地上的竹子/周齐林/184
/汉诗维度/
☆云 汉
故乡的历史为我诉说(组诗)/吉狄马加/190
吸引力(组诗)/张茹/195
出发(外三首)/解志荣/197
☆星 群/199-208
火棠/陈嘉文/黄伟兴/王正全/宁浩宇/肖佳乐/李路平/马永珍/郁禾/田斌/李坤龙/胡佳禧/夜萱/雷鑫/蔡建旺/韦廷信/曾子芙/天界/郭幸/石莹/王振宇/丹飞/闫相达/范庆奇/曹迁迅/白子文/
签发:田 鹏 终审:张颐雯
审核:张 哲 编辑制作:姜博瀚
END欢迎订阅 2025北京文学双刊官方微店订阅
北京文学官方微店
精彩阅读•中篇小说月报
一、凡向我刊投稿,务请自留底稿,并将纸质稿寄《北京文学》自然来稿唯一收稿地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编辑部,电话:010-66076061。
二、来稿勿寄我刊编辑或员工任何个人,以免丢失。寄往我刊编辑部的任何纸质来稿,均有专人登记、编号并交由编辑审读,三个月满未收到用稿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
三、因人力所限,除专题征文活动外,我刊不接收电子稿。
四、我刊编辑杜绝有偿审稿,也从未以任何方式授权其他单位及个人使用杂志社名义接收稿件,更从未以发表稿件名义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监督、举报,一经核实我刊将严肃处理。
特此声明
《北京文学》编辑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国内邮发代号:2-85 国外邮发代号:M428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国内邮发代号:82-106 国外邮发代号:M1780
刊社发行部
来源:翰堂寒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