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三天,青岛双胞胎考生一出考场就给爷爷下跪的画面 让人泪目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6-10 15:27 6

摘要:山东,炙热的高考考场外,一位70岁的白发老爷爷,冒着36度的高温,在树荫下站了半天,只为接他那对双胞胎孙子。

山东,炙热的高考考场外,一位70岁的白发老爷爷,冒着36度的高温,在树荫下站了半天,只为接他那对双胞胎孙子。

这不是普通的一天。

不是普通的家庭,也不是普通的故事。

他们家住在离考场一个半小时的地方。

爷爷七十岁,孙子高考,家庭靠他一个人支撑。

本来,一个家庭的重心,应该是中年,但在这个家庭里,是老人和孩子,互相成为唯一的依靠。

爷爷的儿子十几年前失踪了,到现在杳无音信。

儿媳改嫁了,没人带两个小孩。

爷爷就一把年纪,硬是把双胞胎孙子拉扯大,供他们读到高中,还为他们的高考保驾护航。

你问这种生活难不难?难,很难。

但爷爷说着孙子的成绩时,脸上有光。

博主见状,被这幕感动,给爷爷送了绿豆汤和向日葵,爷爷起初死活不收,直到知道是给孙子的,才收下。

高考结束,兄弟俩冲出人群,拥抱了爷爷,还下跪磕头道谢。

爷爷一时懵了,连博主都被惊到了。

网友看到这一幕,几乎人人哭成狗,留言秒破防。

“怎么还会有这么懂事的孩子?”

“爷爷辛苦了,祝他们金榜题名。”

下面的评论区,更夸张,有网友提出要资助,还在找联系方式。

就这么一个新闻,像是把这个夏天都点燃了。

但,我倒觉得,这事儿其实够“刺眼”。

为什么?

故事感人,是因为它太少见。

有多少高考考场外,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甚至祖辈齐上阵的热闹。

而这哥俩身后只有白发苍苍的爷爷,而且爷爷还什么都不懂,坚持一大早来,就是怕接不到孙子。

这是暖吗?当然暖,非常暖。

但暖的背后,是冷。冷在哪?

大环境没给这个家庭兜住底。

本该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靠爷爷一人苦撑。

爷爷七十岁还得赚钱养家,靠什么?身体和时间。

遇上考大学这种大事,还得老人在酷暑里等一整天。

中国的老人太苦,尤其是失独、变故家庭的老人。

这个爷爷其实只是千千万万老人的缩影。

等孙子考完试,爷爷一口气松下来,也许心里也很怕——再老点,还能照顾多久?

再回头看,这对兄弟很懂事,能感恩。

说实话,这不是天生的觉悟,是被生活的重压逼出来的。

早熟的孩子并不是幸运的孩子。

现在网上,大家都在说“希望社会多一点关注,希望他们能金榜题名”,说白了,就是希望能靠一场考试改变命运。

但我们都清楚,高考不是万能的“上楼梯”。

能考上好学校,会给他们一条出路,但考不上,他们怎么办?

爷爷七十岁,孙子十八岁,这之间的人生缺口,社会不该假装没看到。

我们习惯于被这种温情故事感动,然后感叹一波就算结束了。

但谁问过,如果不是有博主、不是有网友关注,这一幕是不是就悄悄过去了?

这对兄弟可能继续低调顽强地活,爷爷继续撑,等陆续老去。

如果不是个别案例破圈,平淡中的苦,会被当“应该”。

但真正的“应该”,难道不应该是社会机制更科学,家庭遭逢变故时,能有后盾?

而不是全靠一个七十岁老人,熬着、拼着撑过来?

我们很欣慰,这爷孙仨彼此相爱,双向救赎。但这不是绝大多数人的境遇。绝大多数老人和孩子,在孤立无援里,更无声。

如果不是高考、不是记者、不是偶遇,社会根本不会留意到这个“缝隙家庭”。

而我们每年都在报道诸如此类的故事:

某地爷爷卖废品供孙女上大学,某地孤儿考出高分引网友捐款。

好像是励志,其实是悲剧。

情感和温情虽然动人,但它们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解药。

对爷爷来说,能挺到孙子考完,是提心吊胆后的喜悦。

但谁想过,明年后年,他还得再撑多久?

对孙子来说,会陪爷爷,多多少少是补偿心理,怕自己一旦走得远了,老人怎么办。

我们都盼着好人有好报,但人生多半不是童话故事。

新闻能让一时的善意汇集,但是它不能持续供养他们一生。

说句大实话,等这条新闻冷了,谁还能记住他们?

然后,下一次高考的时候,还是会有下一个相似的“老人,孩子”故事,以相似的方式感动大家。

这种轮回,真的好吗?

我其实希望以后高考现场没这么多苦情戏,考生家长都能正常出现,不是父母失踪,不用孤老接送。

我希望相关部门真的去做些什么,比如给变故家庭持续的钱物和心理帮扶。

不是博主一时施舍,不是网友一时冲动,而是制度解决。

我们的孩子,应该更无忧地读书。我们的老人,年老的时候,该好好安享晚年。

让那些温情瞬间,变成常态,而不是网友泪目、新闻点赞后又归于无声。

感动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感动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甚至希望有一天,这种新闻不再刷屏,因为再也找不到这么苦的故事了。

这,才是真的进步。而不只是感动,然后等待下一个苦情故事。

信息来源:

来源:花开寻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