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AI搜索,周源为何不把知乎当“效率机器”?|2024T-EDGE

摘要:带着对AI搜索和社区的探索与理解,周源在日前举办的2024T-EDGE创新大会暨钛媒体财经年会上,分享了大模型时代,内容社区里,人与人、人与AI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AI大模型发展趋势的预判。

知乎创始人、CEO 周源

万事不决问AI的时代,人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创作?

如果把这个问题,给到知乎创始人、CEO周源,他的答案可能会是,“来自于人类本身的好奇心”。

带着对AI搜索和社区的探索与理解,周源在日前举办的2024T-EDGE创新大会暨钛媒体财经年会上,分享了大模型时代,内容社区里,人与人、人与AI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AI大模型发展趋势的预判。

AI搜索是周源今年工作的重心之一。

6月,知乎上线了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集合了优质内容语料优势和搜索结果的强溯源能力。

10月底,知乎直答上线了“专业搜索”,引用维普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以专业内容源,将大模型应用场景拓展至工作流。

在钛媒体2024T-EDGE上,钛媒体集团创始人、CEO,T-EDGE全球委员会主席赵何娟说,知乎应该是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最不可能错过AI大模型浪潮的,因为OpenAI董事会里,有Quora联合创始人亚当·迪安杰罗(Adam D’ Angelo)的身影。

的确如此,在中文大模型赛道上,从去年4月上线其首个自研大模型“知海图AI”,到今年发布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周源的步调果断且快速。

AI搜索,知乎大模型场景的一个答案

围绕专业人士的内容创作,周源比较倾向于思考的方向是,新技术的加持,帮助创作者提升产出内容的质量。

也因此,知乎做AI搜索的思路,不是简单地打造一个“答案引擎”,即便是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快抓取相关网页并且做出总结,给到用户一个简洁的回答。

知乎直答的“专业搜索”,引入了维普、知乎精选等内容源,同时,支持文件上传和超长文件解析,并提供单篇精读、指定来源问答等功能,以切入专业人士的生产力场景。

如果内容行业拆开来看,周源认为,内容平台如果可以把内容变成商品,再变成服务,并且,通过AI赋能,使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质量水准,在商业上的想象空间会远高于现在的广告模式。

在前不久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周源对钛媒体APP表示,当下的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性代际型机会。

首先,AI将极大赋能人类,“预计未来五年,过去以规模驱动为核心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会变成方差更大,以极少数人的生产效率提升,去服务80%人群的模式”。

此外,在AI的驱动下,未来十年“IoT万物互联”将逐步进化为“IoA万物智能互联”,每个商品都可以与人类形成互动,从而出现大量全新场景和创新机会。

在这样的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会重构?以社区为基石的知乎,又如何重新审视平台上AI与人的关系?

周源表示,社区本质上是人和人进行沟通、讨论和交流的场景,很多时候,不是把效率放到第一位,可能是中间的故事有启发,而不是最后的结论。

故事及其叙述方式,之于人类思考的启发,有的时候,远远大过于直给的一个简单答案。

知乎上有大量这样的案例。这样的问答、创作,构成了知乎在中文互联网中独一份的社区氛围。

以至于,与其同台的对话的,正在短剧制作兴头上的,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还调侃周源说,“知乎上有很多讨论的素材IP特别适合拍短剧”。

内容创作与社区氛围的本质

以AI搜索的体验来看,知乎直答更像是内容产品,用户在上面停留更长的时间,这与传统搜索差异很大。

尽管赞同AI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和生产的效率,但周源也不认为,社区应该是一个效率第一的机器。

这个结论,可能是近两年知乎对AI大模型投入和实践后带来的,也可能是在这么多年的商业竞争中,知乎成功抵御了巨头攻击所产生的。

知乎以邀请制问答社区起家,上线没多久,就得到了包括李开复在内的诸多科技大佬支持。

随后,市场里同类型的产品纷纷上线。这之中,势能最猛的要数字节跳动2017年6月上线的“悟空问答”。

彼时,张一鸣放言对问答赛道投入10亿元,并重金从知乎挖角、签约大V,以“爆金币”的方式,请人在平台上提问题和写答案。

喧嚣热闹了一阵子,悟空问答很快就消失在大众视野。2021年2月,悟空问答从各大应用市场下架,正式停止运营,关闭服务,也宣告了这一策略在内容社区运营上的失败。

知乎距离盈利也还差临门一脚。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知乎净亏损900万元,同比下降96.8%,是其上市以来减亏幅度最大且净亏损额最少的单季纪录。

过往的商业实践,周源更加深了对社区与人,及其之间互动的本质的理解。

他认为,人的很多基础的需求是非常稳定、长期存在的,比如,生老病死、社交、构建认知体系等,有非常强的类似性。

“人和人互动,AI和AI互动,是两个不同的范式,不能简单地用效率区隔,这关系到每个人自己的奖励机制及它背后的动力,是不是发生了比较大的牵引。”周源在T-EDGE说。

他以唱歌比赛举例说,人类可以唱歌,水平参差不齐,AI或者数字人,演唱技能似乎更强,时长不限,音阶跨度更大,但是,如果我们举办一个“AI歌手大赛”,意义并不大,人的成就体系也不会在这里得到激发。

从消费反哺生产,Workflow是明年的关键词

打破了传统搜索模式,对AI搜索来说,一个问题是,新的供应链还没有完全形成。

行业内正在尝试的一条路径是,通过各类Agent,打造新的交互体验,以构建新的生态。

在周源看来,基座模型和场景化应用,是未来AI大模型可明确的两种路径。

其中,非消费级的应用场景,里面大量的Workflow(工作流)是刚需,而Agent可以定制化地来解决问题。

他认为,AI不应该只作用于内容消费侧,也应当成为生产力工具,反哺内容生产,这样大模型才能够实现更大的突破。

目前,生成式AI落地上,多数公司选择了自动生成文章的场景。比如说,周鸿祎理解AI搜索的一个关键词是“创作引擎”,大家还是为了创作而搜索。

如果围绕创作这件事,周源则明确表示,“让大家更快速地去写小作文的方式是不行的”。

因为人类的创作和思考不容忽视。乌镇峰会上,周源对钛媒体APP也表达过类似的思考。

那么,什么才是周源眼中适合AI大模型的介入的Workflow?

他说,近期感受比较好的Agent是客服电话。以前,我们需要等待语音播报挨个提示,然后选择按键,跳转不同线路,费时费力,现在,可以把目的直接告诉AI,它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由此他想到,现在大家要靠传统搜索引擎的方式去订票,未来也许可以通过Agent高效地实现,这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场景。(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编辑|胡润峰)

来源:钛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