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经》来帮你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360影视 2024-12-16 19:35 5

摘要:但是,如果你能读懂我想表达的意思,它一定会成为你走出抑郁困扰最有力的武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终有一天,你会欣喜的发现,改善情绪,结束内耗其实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

首先声明,这不是一篇科普文章,因此它并没有实际临床表现。

但是,如果你能读懂我想表达的意思,它一定会成为你走出抑郁困扰最有力的武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终有一天,你会欣喜的发现,改善情绪,结束内耗其实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

更有甚者,你会反过来感谢抑郁对你的洗礼,把它当成你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其次,作为一名曾经的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非常愿意将自己的经历与众多正在饱受抑郁折磨,以及身边亲人正在经历抑郁痛苦的朋友分享。

最后,我想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可信的经历,深入浅出的把自己这一段心路历程展示出来,与君共勉。

能够看到最后,必定会是你的幸运!

这是我个人的总结,也是从最初的惊慌失措,讳疾忌医到完全走出负面情绪之后的个人感悟。

1、绝大多数抑郁情绪都不属于生理疾病,它们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疾病。

2、大多数心理疾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

3、心理障碍大多源于思想认知产生偏执。

4、思想认知产生偏执,一种原因来自习惯,一种原因来自思维局限。

5、抑郁情绪完全可以改善。

6,只要你想,抑郁完全可以成为你涅槃重生的催化剂。

几乎没有人把这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过,或许这是我的首创。

在阐述它们的关系之前,让我先说一说这么做的目的在哪里。

1、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只是我应对抑郁的一种手段,并没有特殊的功效。因此,只要你觉得对改善自己的情绪有用,任何内容都可以与之辩证反思,比如,用《庄子》解读抑郁的成因;用《金刚经》解读抑郁的成因……等等。

这种方法有什么价值?

它能证明你在自我救赎,它意味着你开始放下抱怨,放下偏执,放下外求,转而从身内部寻找原因,这必将是一个伟大的转变。

2、为什么我选择《道德经》来解读抑郁的成因?

首先,《道德经》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著作。它或许不能让你想要的东西即刻兑现,但是一定能够从中直接找到任何人生问题产生的根源。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我像很多人一样,对《道德经》经历了听说、翻阅、研读、论证、验证、畅游其中的过程。

其次,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道德经》真的可以指导任何事物的发展,但是由于见到成效需要过程,且没有给出事无巨细的具体方法,因此导致大部分人在结果出现之前就失去耐心;虽然它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法,但是其中的智慧却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任何问题。

最后,当你开始领略到其中的智慧时,你就会发现,原来现在你所面临的问题,《道德经》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提醒过你。

改变,还是继续忍受,这是只有你才能做出的选择。

3、至于怎么才能改变,相关内容在《道德经》中通篇皆是,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怎么做到”。毕竟,道理好懂,做到好难!

以我的经验来说,在此强烈推荐一本现代书籍辅助解读——埃克哈特.托利所著《当下的力量》。如果说《道德经》是方法论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就是“如何去做”;如果说《当下的力量》是实践论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就是“怎么做到”。

我在这里所说的“相关”,指的是《道德经》与抑郁的间接关系,而非直接关系。因为《道德经》虽然可以指导任何事物,解释任何问题,但是它与任何事物、任问题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却又与任何事物、任何问题都有着密切的间接关系,这两者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遵循着必然的因果规律——这就是《道德经》的伟大之处。

1、在《道德经》中揭示的抑郁根源

第十三章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为什么说这句话就是抑郁的根源所在呢?

要想弄清其中的逻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吾身”。

吾身,就是你眼中的“自己”,从个人的视角来说,它就是每个人挂在口头上的“我”。

这个“我”就是宗教中着重提到的“无我”概念里面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概念中,“我”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更不是惯性思维对于自我的定义,这个定义来源于性别、性格、外貌、身份、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组合体。

因为这个“我”,是一个虚拟出来的载体,虽然它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几乎所有具体的事物都要依附于它才能体现出价值。因此,它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极像真实存在的物种。

走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继续深入:如果这个“我”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是虚拟出来的,那么,是谁将它虚拟出来的呢?

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虚拟的“我”来自于两个向度:一个是你;一个是他人。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个虚拟的“我”的概念,包括“你眼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你”

虽然我已经在尽可能清楚的描述“我”和“我自己”之间的区别了,但是很可能你仍然一头雾水,甚至会觉得我在扯淡。

这种反应很正常,当我开始察觉到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太对头,然后尝试寻找不同以往的方法去解决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依然捋不清“我和我自己”到底谁才是那个真正的我!

这是一个相当让人崩溃的阶段。

但是,只要你无法跨越这个障碍,就很难从现有的困境进入到另一个全新的世界,所谓的改变自己,提升认知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让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帮你理解“我和我自己”之间的关系:

你养了一只小狗,取名叫做旺财。这只小狗会有几个名称呢?有时你会叫它小狗,有时你会唤作旺财,有时会用它来代替。小狗上哪去了?旺财该吃饭了,它怎么不见了……

因为你的目标都是这个小狗,而且对它无比熟悉,所以,无论你怎么称呼它,都不会影响你对它的理解。

讲到这里你的思路还算清晰吧?

接下来,让我们将视角转移到这条小狗身上,假如它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思维意识:

什么?我是旺财?旺财就是我?开玩笑,我是小狗好不好,我还觉得自己是来福呢!为什么不叫我来福?不对啊,如果我是小狗,谁又是我呢?假如我就是小狗,小狗就是我,小狗的定义是谁给出的?如果当初把我归到小鸟这一物种,我岂不是当不成小狗了?如果我不是小狗了,那么“我”又到哪里去了?

看到此处,你能否接受一个事实,在你的身上其实存在两个角色:一个是你认为的你,一个是能意识到这个角色的意识

这个事实如果用在那个小狗身上,它同样存在两个角色:一个是小狗的称呼,一个是它的生命

让我们再将这个逻辑简化到自身,就可以将它们浓缩成外部和内部两个范围——外部对自己的一切定义就是“我”,内部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生命”

传统宗教以及现代心理学将前者称作“假我”,对后者称作“真我”,所以,“无我”的修行箴言让我们放下的就是前者,也就是那个被虚拟出来的“我”。

它的逻辑是:当这个“我”的角色被弱化,乃至被你完全忽略的时候,那些困扰我们的外在事物就会失去往日的威力,至少会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它失去了可以生存的土壤,取而代之的就是生命的内在力量,在这个基础上,得之不喜,失之不惊,淡然洒脱的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或许,你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外部的一切定义就是“假我”,为什么这个“假我”是虚拟出来的,请让我将它再次通俗化。

外部世界是如何被我们感知到的?

通过我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宗教将这些途径用“声香味触法”来代替。

按理说,通过这些直接的手段感受世界,那么这个世界至少应该是相对真实的,比如:杯子就是杯子,石头就是石头,别人就是别人,事实就是事实……为什么它们会在不同的状态、环境、心情下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呢?比如:曾经的好人变成了坏蛋、曾经喜欢的变作厌恶、曾经爱的变成恨、真的变成假的,假的变成真的……

是什么将单一的事实造就成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呢?

是你的思想!

那个“虚拟的我”就是你的思想!

它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以为

说到这里,让我穿插上另一个话题:什么才是真实的世界。

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我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来感知这个世界,并因为它有温度、有情感、有形象而将其定义为真实,与之相反,仅仅通过想象而形成的境象世界就被定义为虚幻。

这个思维逻辑其实有很大的漏洞。

比如:当你听到外面火车的个汽笛声响起,立刻就会想到有一列火车驶过,压根不去验证它到底是真的驶过,还是播放的录音;当你看到缤纷的花朵,就认为这是它本身的颜色,却不知它仅仅是反射了阳光的某一个色谱;当天生的盲人第一次摸大象的腿时,他会认为大象是一根柱子的模样……你看,所谓真实的感受依然要靠思维的想象才能建立体具体的轮廓,如此这般,你说哪个来源更真实呢?再次,你所谓的真实,真的可以经受推敲吗?

就此,“凡所有相,皆为虚妄”便有了理论支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找到了辩证的支持。

2、在《道德经》中还有哪个词汇与“吾身”具有同等意义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此“欲”便是“吾身”的一母同胞。

欲,从实质上来说,是生命的一种本能,比如不知道吃东西就会饿死,不知道喝水就要渴死。

那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喝?——身体觉得需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促使你采取行动。

到这一步可知,欲的存在显然是合理的、必需的、正常的。然而,当它更进一步的时候,正常的本能就会发生畸变,走向偏执。

用文字描述这种演变就是:正常的、本能的欲,变成一种欲求。别看只是多了一个字,就是这个“求”字将需要变成了索取,把本是大一统的混沌世界推向了以满足“私欲”为目的地偏执向度。

3、那么,是谁将本能的“欲”演化成“欲求”呢?

是你的思维,是你的思维创造的思想。

讲到这里你发现了什么没有?

“虚拟的我”是思想创造出来的;“欲求”也是思想创造出来的;“欲求”要以“虚拟的我”为基础,否则便会失去根基

由此可见,做到“无我”的关键是先超越自己的思想,而超越思想的第一步是摆脱对思想的认同。

关于对思想的认同,有必要做一个解释。

“虚拟的我”之所以如此真实,就在于我们对思想的高度认同,它的表现就是:你的想法就是你,你就是自己的想法

基于这个认知,“欲求”才有了立足之地与合理的解释,并且显得理所当然——我的想法,自然代表着我。在这样的状态下,你又怎能去深思“真我与假我”的区别?又怎会领悟这个想法到底来自谁?

当你开始觉悟到这个问题的逻辑所在时,习惯性的与思想认同便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从你的思想就是你,转化为“你,在这里,思想在那里”。

如此一来,超越思想便成为一种可能!

超越思想,看似是一种“你”的主动选择,事实上却是生命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这种以生命为导向的主动,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以思想为导向的主动,就是老子所说的“有为”

所以,《道德经》开篇所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就是:无欲,可探寻本质;有欲,可洞悉表象。本质与表象截然不同,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同出而异名”!

以此,“吾身”便是“有欲”的基础;“无我”就是“无欲”的关键;“寡欲”就是“无欲”的前奏;“无欲”却不是最终的追求;欲而不求才是合乎道理的所在。

1、综上所述,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通过《道德经》,我思考的都是超越惯常思维的问题,而这种思考恰恰就是所谓的正常思维评价为不可理喻的荒诞思想。

然并卵,就是这种荒诞不经的思想,让我彻底摆脱了抑郁的困扰。

这个逻辑很清晰,如果你已经看懂前面铺垫的所有内容——因为抑郁是欲求不得的产物,而欲求又是思想的产物,所以,能够超越思想去思考,思想本身带来的负作用就会失去威力。当抑郁的主体被忽略,抑郁本身又有什么能量可言呢?

这不是对与错的关系,而是因与果的关系;也不是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关系,而是思维意识与内心意识之间冲突的关系;更不是真与假的关系,而是“你与我”之间谁说了算的关系。

因此,与其探寻抑郁的万般成因,真不如从根本上截断源头更为便捷,虽然这个选择看起来非常激进,却又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其犹如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前者快速而反复,后者虽缓却彻底。

孰是孰非,由你而定!

2、假我主导的生活是由外向内的,真我主导的生活是由内而外的

在很多理论中,将外部世界,也就是宗教所说的“相”解释为心境的投射,即:你的内在是什么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这句话其实并不严谨,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因为真正的内在是“真我”的意识,是生命的本能,允许和包容是它的属性,不评判与不抗拒是它的特点,平和与稳定是它的状态。如果你体验不到这种感觉,甚至与之相反,那么就只能说你处在思想之中,而不是置身于内在气场。

3、用《道德经》来治愈抑郁,老子这样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将《道德经》用在这件事上,就要将“国”理解作你的人生,如此一来,这篇文章的逻辑便能说的通。

智,就是你的思想,它代表着聪明、技巧、贯穿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利弊得失的分析、生与死的忐忑,是一种建立在对立和对抗上的抉择。用这种方式在短期可能会帮你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放在整个人生历程上看,这点成就永远大不过它给你带来的痛苦。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我们却从未吸取过教训。

所以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五、从古书中寻找治愈现代心理疾病的方法,难免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综上所述,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会是什么样子?

1、认知水平取决于你的思想维度,它决定着你能理解事物的深度;思想维度又决定着你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提升认知是修正心理障碍的最佳方法;思想维度与提升认知之间是矛盾且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用现有的认知去评价自己的思想维度,等同于用现有的思想维度评价自己的思想维度,这是一个死循环,并不会给你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就像小人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是小人一样。

所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跳出惯有的思想来看待自己。

也就是说,以内心感受为主导,放下对习惯性思维的认同,这样才能让自己以独立的人格,真我的意识去正确评价自己,理性的看待事物。

这样一来,抑郁带给你的焦虑、恐惧、纠结,以及强迫性思考即刻会烟消云散。你的送择不再是反复徒劳的修剪一棵病树的枝叶,而是将它连根拨起,一劳永逸,再无后患……

2、或许你会埋怨,我唠唠叨叨用了洋洋五千多字却仍未给出具体的方法

世间万事万物,哪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存在?如果有,世界早就大同了。

这篇长文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给你树立一个真实的信念,指出一个无数战胜自己的人选择的方向。

然后,你凭借这个信念,顺着这个方向,亲身去寻找和实践那些适合你的方法。

一旦踏上这个全新的旅途,相信你定会乐此不疲!

来源:一木豆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