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年末悬疑决战,爆款IP回归探索续作新解法

摘要:优酷《白夜破晓》继《白夜追凶》播出7年后登陆白夜剧场,收官至今仍不乏热度,演员、编剧在社媒平台针对剧情的相关评论互动,更是为第三部的剧情发展留下悬念。

文|宇宙

来源|看电视

2024行至年末,一场“IP回归”的风,吹向Q4悬疑剧市场。

优酷《白夜破晓》继《白夜追凶》播出7年后登陆白夜剧场,收官至今仍不乏热度,演员、编剧在社媒平台针对剧情的相关评论互动,更是为第三部的剧情发展留下悬念。

《猎罪图鉴2》带着12个单元案件时隔3年回归,登陆腾讯视频、爱奇艺双平台,如今播出进度即将过半,不少网友评价第二部剧集的命题深意“更上一层楼”。

国产悬疑剧多样开花,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回归的爆款IP伴随着观众千呼万唤的期待声而来,口碑红利之外,亦有重重挑战。

如何在延续前作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内容创新?如何立足于当下市场,蓄力深掘故事的内涵与深度?

爆款悬疑IP回归

一场“情怀+仪式”的双重奏

“白夜2什么时候播出?”

《白夜追凶》收官后的7年里,剧粉催更第二部的声音从未淡去。

从2023年原班人马重聚、开机照释出,再到今年4月优酷将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并官宣片单,每一次与续集相关的信号释出,都能敏锐调动起剧粉的注意力。

同样,今年《猎罪图鉴2》的每一步动作都备受关注。

《猎罪图鉴》总编剧退出、小分队全员回归,开播前两个平台站内预约总人数已超700w,开播后,“泄洪式营业”、“房树人心理测试”等宣发及内容词条也具有一定关注度。

从前作热度上看,这两部IP均能称得上是“现象级”作品,也带有鲜明的时代创作属性,联结着观众的部分集体记忆。

2017年,《白夜追凶》在优酷网独家播放,上线3周播放量便突破5.5亿,同年11月网飞(Netflix)获得剧集海外发行权,是中国首部海外发行网剧。

“双关兄弟”在白天与黑夜中交替出现,互换身份寻找灭门案的真相,为观众留下了多条未完待续的故事暗线。

2022年,《猎罪图鉴》上线爱奇艺、腾讯视频,成为大众居家防疫时期的一部热剧。

模拟画像师的角色植入增强了剧情独特性,沈翊和杜城共同成长的故事也随之演化出一条CP线,不少剧粉甚至在收官后掀起一阵“二创狂欢”,自制视频、衍生小说等出现在各大社媒平台。

IP回归必然会带有强烈的情怀温度,在未定档阶段里,原汁原味的主创阵容是剧方给予观众的第一颗“定心丸”。

而从续集待播到开播,一场“复习”之风在互联网悄然兴起,也侧面证实两档IP内容的持续性影响力:2024国庆期间《白夜追凶》播放量暴涨280%,开播后不少剧集弹幕出现“7年隔太久得去‘复习’一下剧情”等调侃话术。

《猎罪图鉴2》开播前,檀健次微博发布200道题回顾3年前的剧情细节,开播后更有网友发布视频,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回顾第一部剧集中的单元案件。

后续的宣传阶段中也渗透着“仪式感”。

《白夜破晓》定档时间是关宏峰、关宏宇兄弟二人的生日,收官后主创纷纷发布角色告别微博;《猎罪图鉴2》发布主创在两部剧中的对比剧照,并结合剧情内容衍生活动,如剧中盲童案结束后,官微联合多方共同发起募捐活动等。

IP出圈不是空穴来风,故事背景、人物设定、剧情发展、演员演绎、剧集宣传等多个环节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感。

“内容为王”的时代里,多年前的爆款悬疑IP续集还能再次引发全民观剧热潮吗?

引发受众共情

“深度+温度”是核心

好内容不设限,故事多面生长,但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一定会有鲜明的亮眼之处。

白夜系列最出彩的是“命运叙事”,关宏峰、关宏宇兄弟两人交叠相织的命运光影,映射出或明或暗的剧情故事;《猎罪图鉴》的精彩之处则是“刻画人性”,破案故事除了带来“惩恶”的正义之外,也刻画着善意的美好、现实的无奈,洞察着人性的光明处与阴暗面。

悬疑剧中,“让人猜不透”的剧情设置补给观众新鲜感与好奇心,剧里玩反转已是常态,如何打好反转牌是关键。

《白夜破晓》的反转性有两种体现方式。其一,常见的人物属性反转,如郑旗、施广陵一直被观众揣测“是好还是坏”,观众的认知态度也会随剧情发展而有所变化。

同时,剧集中黑白难辨的角色往往会有很强的神秘感,比如两部剧里韩彬的背景和阵营始终模糊不清,目前仍是剧集的人物谜团之一,能够有效留白观众想象空间。

其二,命运反转。双关兄弟的“命运置换感”是白夜IP的精髓,《白夜追凶》的大结局戛然而止于兄弟俩从警车到审讯室的路途换人之后,而《白夜破晓》以小关用大关的身份活下来而画上句号,单从整部剧的叙事节奏上看,这一结局似乎稍显仓促。

大关之死成为网友的“意难平”,大结局一度激起观众不同的反应,主创下场回应大关的死亡谜题,亦是洞察到了一定的观众情绪。

“白夜3”的落实是个好消息,至少故事未完一切皆有可能,叙事线索的延续能够为角色命运提供更多可能性。

《猎罪图鉴2》的反转性在每个单元案件中皆是有迹可循,而部分案件中的反转似乎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带着模糊的善恶拉扯感。

比如,第一案偶像之死中,袁招娣孤注一掷的行为背后是看不到希望的成长深渊;第二案盲童案中,巨大铁笼的作用是“保护”而非“囚禁”;第三案山崖祭坛,常枫用偏执的方式让登山客悄然决定自我的生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命运结局只在一念之差。

一定程度上,本季剧集弱化了有关追凶的爽感,通过深挖原生家庭、成长救赎、AI决策等社会议题,渗透不同的人性痛点。

从形式上看,单元剧对叙事时长、内容深度会有一定限制,如何在两集左右的体量内讲好独立故事是个创作难点,也是一大突破口。

另外,剧集是否过度神化和易化了模拟画像师的角色,以至于能够整合刑侦、心理、艺术三方面的知识而一招击中案件的薄弱之处,或许会是一个需要反复权衡的逻辑议题。

但惊喜的是,根据已播的内容和观众反馈,《猎罪图鉴2》的差异化的内容牌,是有给人带来新鲜感和情感冲击力的。

随着剧集开播,沈翊原型人物林宇辉也现身线下见面会,他通过社媒账号发布了多条与模拟画像相关的案件视频,观众视角也能因此从影视剧中转至现实,了解这一职业的更多面。

当下市场,观众需要更有温度的作品。

层层剥茧的推理以外,悬疑故事开始进一步洞察人物内心和社会现实,不失为一个深度创作的积极信号。

以“角色立体”为切口

探索“悬疑张力”的新解法

近年来,悬疑剧创作不断整合内外资源,视频平台按题材分众进行运营布局,“悬疑+”的概念渐入市场,多元故事在现代都市、古装奇幻、年代写实、异域架空等背景下诞生,促使悬疑剧在叙事结构、主题立意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

回顾近年来带有悬疑冒险、刑侦探案等元素的剧集,不难发现,破圈度高的作品立足于内容或形式创新之上,往往不止于“故事走红”,而是会伴随着更大程度上的“角色走红”,带动演员升咖,也会为剧N代的平台招商带来优势。

无限流题材的《开端》播出期间,“锅姨”形象火遍全网,演员刘丹获第28届上白玉兰奖最佳女配奖;反黑刑侦剧《狂飙》带动张颂文、高叶、阿如那等多名主配角出圈,剧中台词“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被反复玩梗;生活悬疑剧《漫长的季节》播出后,蒋奇明凭借聋哑人傅卫军一角而走红,今年他参演的《边水往事》同样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同样,《白夜追凶》与《猎罪图鉴》的出圈,离不开编剧和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力。

潘粤明对“双关”兄弟的演绎极大程度撑起了角色张力,虽然当前《白夜破晓》的口碑有所下滑,但观众矛盾点主要集中在中后部分剧情的内容结构、叙事节奏,以及部分配角与主线剧情的契合度几个方面,对兄弟俩的性格和成长刻画并不存在明显偏颇。

剧中周巡、虎子、刘音、娃娃等角色也都有出彩之处,由浅至深地刻画心直口快、冷血残酷、热情善良等人物特征是很重要的,有明显个性锋芒的角色,更能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猎罪图鉴》中,“北江小分队”群像是始终贯穿所有故事单元的。《猎罪图鉴2》在第四案中融入了刑侦队内部成员李晗关于“收集癖”的一部分故事,进而引入出队内成员间的关照互动,这类细节也能加强人物层次感和群像团魂,让观众觉得“离角色更近了一些”。

回归两档IP创作的时代背景,《白夜追凶》诞生于网生自制剧蓬勃生长的时期,悬疑剧所占的市场空间并不大,“大关小关”的独特命运故事,牵动观众“紧张+悬念”的追剧情绪生根发芽,漫长的追凶时间线一方面彰显剧中角色寻求真相的挣扎与不易,一方面为最终的谜团揭晓作酝酿铺垫。

《猎罪图鉴》则出现在悬疑剧市场逐渐成熟、观众口味日益多元化的时期,单元剧的形式能够拓宽内容丰富度,更短篇幅的独立故事也承载着观众想要高效获取信息的需求。

近几年来悬疑剧数量井喷,悬疑题材已成为新的内容风口,平台若拥有一档优质IP,无疑会为后续的剧场规划、续集制作带来一定资源和底气。

创作风向、观众口味向来都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或许创作者在搭建悬疑故事迷宫时,可以进一步探索“人”的内核。角色立体化不仅在于单个角色的塑造,更在于角色之间的互动与碰撞、剧集群像的契合度和独特性,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洞察探索。

对于悬疑剧N代而言,当受众审美与制作标准一同迈入“Next Level”,更深度、更高质的内容是创作环境所需。

把握故事逻辑、连接大众情怀与新鲜感需求并不容易,国产悬疑剧N代仍处于成长初期,需要从社会议题与大众声音里汲取灵感养分——创作者多一点勇气和探索,观众也多一些期待、多一点耐心。

主编:罗姣姣

文:殷宇星

排版:殷宇星

来源:看电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