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长尾雉的生存挑战!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加剧物种困境 |GBIF讯

摘要: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特有的鸟类,曾经广泛栖息在中部的山地地区。(GBIF亚洲节点资讯)作者:王昆山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https://mp.weixin.qq.com/s/CkyKSJdDoNv1VxRAuw-abg‍‍本文约2

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特有的鸟类,曾经广泛栖息在中部的山地地区。(GBIF亚洲节点资讯)
作者:王昆山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https://mp.weixin.qq.com/s/CkyKSJdDoNv1VxRAuw-abg‍‍本文约2300字,阅读约5分钟‍‍

‍GBIF亚洲节点资讯小组注意到,2024年11月26日,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He Q, Tian S, Hua J 等)在《生态与进化》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如何加剧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栖息地的丧失和生态走廊的断裂。这项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白冠长尾雉正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未来的保护挑战。

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特有的鸟类,曾经广泛栖息在中部的山地地区。可是,由于栖息地不断被破坏、过度捕猎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这些美丽的鸟儿的数量急剧下降。如今,它们的栖息地已经大幅缩小,种群被分割成多个孤立的群体。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生存空间的狭窄,白冠长尾雉已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也将其列为“易危”物种。


在桐柏山自然环境中的白冠长尾雉。供图:绿会白冠长尾雉保护地·桐柏山

这项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气候变化、土地使用情况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预测了1995年、2020年和2050年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的变化。研究团队结合了野外调查数据和来自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的大量分布数据,全面评估了该物种的栖息地现状。还使用了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来识别生态走廊,并找出哪些区域需要优先修复。

数据收集方面,研究团队通过2018~2019年间在中国开展的白冠长尾雉野外调查,获取了丰富的分布数据。这一调查涵盖了中国8个省份的49个县,团队共设立了219条线路样本,样本长度从850米至3600米不等,所有调查均为步行进行。每条线路两侧50米范围内进行了详细的栖息地调查,记录了白冠长尾雉的直接目击和间接证据(如羽毛、巢穴和翅膀拍打声等)。为确保数据的独立性,研究剔除了1公里范围内的重复数据,最终保留了171个有效的野外分布点。

由于历史数据的缺乏,研究人员难以准确识别过去栖息地的分布,影响了栖息地变化的评估。为弥补这一数据空缺,团队通过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获得了19世纪以来的白冠长尾雉分布数据。GBIF提供了包括博物馆标本和近现代观测数据在内的丰富信息,研究团队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校对和专家验证后,最终确定了196个有效的分布点,这些点为栖息地建模提供了基础。

为了评估栖息地的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获取了1995年和2020年的气候数据,涵盖了温度和降水等多个重要气候变量。这些数据来自WorldClim数据库,分辨率为30秒,并结合了R包“dismo”中的“biovars”功能,计算了包括年平均温度、最暖季节温度、最冷季节温度、年降水量等多个关键气候变量。这些变量对物种栖息地的气候适宜性评估至关重要,且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能够有效反映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的气候空间特征。

在未来预测方面,研究采用了四种未来气候情景(SSP 1-2.6、SSP 2-4.5、SSP 3-7.0和SSP 5-8.5),其中SSP 2-4.5是当前减排政策下最有可能实现的情景。根据这些情景,团队下载了2050年气候数据,并利用PFT(植物功能类型)数据集获得了未来土地利用数据。这些数据将为研究提供未来栖息地变化的预测,帮助理解气候变化对栖息地连通性和物种分布的潜在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栖息地的适宜性,研究采用了集成建模方法,结合了加法模型(GAMs)、随机森林(RF)和最大熵(MaxEnt)等三种建模算法,这些方法在物种分布评估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通过使用75%的分布数据作为训练集,25%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团队利用Jackknife方法量化了各环境因子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的重要性。此外,采用AUC值和TSS值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确保最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栖息地的连通性是物种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因素,尤其对于像白冠长尾雉这样的物种来说,栖息地的连通性直接关系到其灭绝风险。本研究通过计算连通性综合指数(IIC)和连通性概率(PC)来量化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选择了500米和1000米两种传播距离,代表了白冠长尾雉的日常活动范围。通过这些指标,研究评估了栖息地碎片化对物种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并对未来栖息地的连通性进行了预测。

生态廊道的识别方面,研究团队采用了形态空间模式分析(MSPA)方法,这是一种基于栖息地形态的分割分析工具。通过该方法,研究识别出了多个核心区,并依据这些核心区确定了潜在的生态廊道。核心区是物种生存的关键区域,通常具备较高的栖息适宜性。为了构建生态廊道,团队基于最小成本路径(MCR)模型和电路理论,使用Linkage Mapper工具在核心区域之间建立了多个生态廊道。这些生态廊道将帮助物种在栖息地之间进行迁移,提高种群的生存机会。最后,研究通过对生态源区和生态廊道的关键性分析,识别出了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连通性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


结果显示,近年来道路建设、农业扩张等因素加剧了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和生态走廊不断被切割和破坏。到2050年,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的总面积可能减少约90%,而生态走廊的连通性也会下降超过80%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研究指出,恢复生态走廊是解决栖息地碎片化问题的关键。生态廊道相当于连接不同栖息地的“生命线”,它们能帮助物种之间保持基因交流,避免种群孤立。而且,修复这些重要的栖息地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可以有效提升物种的生存机会。为了应对栖息地丧失,研究团队呼吁各级政府、保护组织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紧急采取行动,优先恢复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修复生态走廊,确保这一物种能够在未来的环境变化中继续存活。


研究团队指出,白冠长尾雉面临的栖息地丧失和生态走廊断裂问题,已经成为其生存的重大障碍。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让这一物种的保护工作变得更加紧迫。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亟需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包括政策支持、跨区域合作和生态修复等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为白冠长尾雉以及其他濒危物种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栖息环境。

本文为GBIF亚洲节点资讯,供参考。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可以参看全文:

He Q, Tian S, Hua J, et al.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Accelerate the Loss of Habitat and Ecological Corridor to Reeves's Pheasant (Syrmaticus reevesii) in China[J].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 14(11): e70618.

(注:本文为GBIF亚洲节点资讯,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整理 | GBIF亚洲节点资讯
编译 | 王昆山

编辑 | 绿茵

排版 | 绿叶


【引用本文】

GBIF亚洲节点资讯. 白冠长尾雉的生存挑战!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加剧物种困境. 海洋与湿地. 2024-12-17

GBIF亚洲节点资讯

BIOINFORMATIS NEWS


©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