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女性非要回答这个问题吗?

摘要:“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哈姆雷特王子重要的心灵独白,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复杂情感和道德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如今,摆在广大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面前的,同样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

生育问题上的“难民”处境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哈姆雷特王子重要的心灵独白,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复杂情感和道德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如今,摆在广大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面前的,同样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选择: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

生育,这个古已有之的负累与责任,几千年来几乎毫无争议。长久以来,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种坚固的观念,即对于适龄已婚的女性,“生育”仿佛是一个不可推卸、必将完成的使命与责任,这一责任与女性性别相互缠绕,成为女性必须要完成的使命。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一观念和现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与不生不再是一道不容选择、无可争议的“必答题”,而是变成了一道“选做题”。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女性终身无孩率约为20%,即在五个女性当中,就有一个选择终身不生育孩子;而在中国,根据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无孩率为5.16%,即在约20个女性当中,就有一个女性选择不生育……这一数据反映了女性生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放弃生育权利。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育时代?

在《新生育时代》一书中,沈洋和蒋莱作为长期专注于女性生育问题研究的学者,以上海40位受访家庭为蓝本进行了调查研究,讲述了在被她们称为“新生育时代”的中国当下社会中,女性生育观念和生活模式的变化,并分析了这些变化背后的经济、社会,政策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勾勒出一幅新时代的生育图景……

受访的家庭各式各样:有事业成功,正摇摆在家庭、育儿和事业之间的女强人;也有因为育儿压力,而不得不从职场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有女强男弱、男性选择退回家庭承担育儿重担的新型家庭;也有在生育孩子之后婚姻破裂而离婚的单亲妈妈;还有为了家族观念,努力生育男孩的传统女性……除此之外,书中还探讨了“孩子冠姓权”“追男宝生育观”等社会敏感话题。

“生育是地狱,不生育也是地狱”

婚内的女性变为一种“难民”了吗?东亚著名女性问题研究者上野千鹤子女士在其著作《身为女性的选择》(原书名《结婚难民》)中,指出女性在结婚问题上存在进退两难的处境。“难民”一词正是为了揭示和透析男性主导社会中女性的深层境遇,毫不留情地点明了女性在婚姻内外进退两难的真实境况。

而针对生育问题,上野千鹤子则更加犀利地指出:“生育是地狱,不生育也是地狱。”这一观点听起来有点可怕,但是映射了作者观念中女性在生育问题上的“难民”处境,即在生育和育儿过程中,妈妈们所陷入的一种进退维谷的状态。这一窘境也解释了现在女性在“是否要生育”“生育几个娃”等问题上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纠结和抉择……

实际上,无论是女性对于自身“难民”处境的认识,还是女性对于生育问题的审慎抉择,都标志着生育文明的进步,与此前不假思索而成为生育的被动客体相比,如今的女性则倾向于自主决定生育事宜。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女性对于生与不生问题的纠结,仍然暴露出传统生育观念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针对这一点,女性研究者克里斯汀·奥弗罗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生育问题作为一个先验性的决定,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女性。仿佛“生育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不生育则需要合理化自己的选择”。对于“合理化”不生育的解释,成为了困扰广大选择不生育的女性的新问题,即女性们需要向社会及他人解释为什么自己选择不生育孩子。

在现实的婚姻制度和不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下,将“育儿责任”视为女性私事的社会观念受到动摇;而我国“配偶护理假期”在实践中的尴尬,也让父亲育儿有沦为纸上谈兵的风险,面临“为母形若丧偶”的糟糕局面。为避免自身陷入到一种进退两难的“难民”的境地,广大女性不得不重新考量是否生育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生与不生不是一个“天性”和“传统”所形成的规约,生与不生既是一个能够“自我选择”的问题,又是一个值得深究和需要审慎决策的问题……

《新生育时代》

作者:沈洋 蒋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0

女性成为生育决策的主导者

教育水平的提高,让女性拥有了较多的知识储备和经济能力,这样的变化给了女性在生育问题上做决定的信心和底气。在是否生育的问题上,女性们开始考虑生育之后诸多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而越来越多的自主意识,让她们选择对所处的婚姻情况进行综合理智的考察之后,再决定是否生育。《新生育时代》中就有婚后花费六年时间,对于丈夫进行行为考察之后,才选择生育的高知女性。

而另一方面,对于生育孩子之后,家庭经济开销承受能力的考虑,也被纳入到已婚女性的考量范围之内。这反映了女性对于生育问题的理性化选择;而在对“冠姓权”“生男宝”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女性对于以往“顺理成章”的问题的再思考和再考量。

从对于“拼命生男宝”的母亲一代观念的反抗,到“我更喜欢女宝”的新型妈妈的性别偏好的表达,则展现了女性自我性别认同的完善;而在对于孩子养育中“母系关系”(即女性与母亲之间的帮扶关系)的观察,以及在养育中,爸爸“弱存在感”的案例,则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而在由于女性一方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从而给予了女性更高家庭地位和话语权等案例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家里的事儿男人说了算”到“家里的事儿,我说了算”的权利转移……这些显现了两性在经济以及家庭地位当中权利和地位的变化,新型的家庭关系已经初现端倪。

无论我们是否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新生育时代,“生与不生”的问题从一种自然发生的价值观念到综合考量之后才进行的重大决策这一转变,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视角,即充分尊重男女两性双方的感受和意见,通过“爱”来建构世界之唯一可能的途径。

来源:中国慈善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