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来讯丨荒废4年多,这个养猪场溢价70%出租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4 20:02 2

摘要:8月4日,天气炎热,赵中伟却干劲十足。在泸州市泸县福集镇鱼目村8组,一个荒废了4年多的养猪场三个多月前被他溢价70%拿下。经过打理和更新设备,养猪场7月投入了500多头幼猪。

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周梦颖

8月4日,天气炎热,赵中伟却干劲十足。在泸州市泸县福集镇鱼目村8组,一个荒废了4年多的养猪场三个多月前被他溢价70%拿下。经过打理和更新设备,养猪场7月投入了500多头幼猪。

“荒废了确实可惜,但托熟人、找中介,4年多时间里前前后后联系了不下30个投资人,都没租出去。”福集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代刚提到养猪场这个“低效包袱”,感叹“摇人”艰辛、交易困难。在他看来,根本原因就是“信息闭塞、交易不规范”。

荒废4年多的养猪场,如今在赵中伟的接手打理下重新投用。杜杰 摄

“线下招租走不通,那就走走线上。”今年4月,镇村干部想到去年9月正式运营的泸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鱼目村党总支书记李华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去咨询,在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镇村和中心结合市场行情,将养殖场挂牌底价定为3万元一年,经村集体公司鱼目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发起委托,再由泸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公开挂牌面向全国交易。

泸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办公室里,郑伟和同事正在网上办公。杜杰 摄

通过“网络公告+精准推送”,挂牌仅一周就吸引川渝地区3名意向竞买人参与。112轮线上竞价过后,4月30日,赵中伟以5.09万元一年的价格成功竞得该养猪场10年使用权,整个项目溢价率高达70%。泸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负责人郑伟介绍,过去资产流转靠熟人介绍,现在全国买家都能看到,并且公开挂牌交易要经过委托受理、权属确认、科学定价、注册报名、挂网竞价、成交公示、结算签约等一系列流程,既规范公开,又能精准高效,达到盘活农村资产、增值增收的多赢效果。

“赵中伟既看中了我们鱼目村距离县城近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他在隔壁乡镇还有七千多头生猪寄养场,可以辐射到这边。”李华银说,从信息发布到成交仅用时7天,省时省力。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但传统流转模式长期存在“地域限制强、信息不对称、竞价机制缺失”等弊端,导致优质资源难以对接有效需求,基层治理中“资产闲置与发展缺钱”的矛盾突出。作为全国35个整县(市、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县之一,泸县以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市场化运作+跨区域协同”的路子,按照“交易制度、交易后台、清算结算、产品规划、市场管理”的“五个统一”运行模式,推动农村资源高效流转,让农村“沉睡资产”焕发新生。

“把交易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挂网,进一步打破了地域限制,用市场化手段助力闲置资源资产溢价增收,也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注入新活力。”泸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股股长张希强介绍,跨区域交易的方式,让竞价溢价率较传统线下模式平均提升40%以上,真正实现了“乡村资源”与“全国需求”的高效对接。

数据统计显示,自去年9月运营以来,泸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已入市交易项目108宗,成交总额达6853余万元。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