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胭脂站在黑暗的人群中,不敢吱声,也不敢不接那袋粮,更害怕自己家有粮被人发现。
书接上回
胭脂站在黑暗的人群中,不敢吱声,也不敢不接那袋粮,更害怕自己家有粮被人发现。
太阳快升起来时,人群散了,地主孤零零死在那根绳上,死时仍睁着血红的眼睛。
地主家的妻小跪在树下只顾痛哭,年近半百的地主倒吊在枝杈上荡荡悠悠。
他家人也不知道是哀悼当家的不在了,还是心疼那一石粮食被抢,竟无人先去给他的尸身解下来。
那副情景让胭脂胸口堵得喘不过气,像有块石头重重压在心头。
她将布袋塞入怀中,便直奔常府而来。
她怕了,比独闯野人沟还要怕。
看到坏人作恶,只是恨。
看到普通人乃至平日里认识的人作恶,才感觉到彻骨寒意。
青石镇曾让她感到温暖安全,像找到了家,出了这件事,只让她感觉到陌生和害怕。
那边存的粮比常府整个府里加起来的粮食都要多。
凤药猜想这次饥荒怕是比上次还要凶险,说不好这些粮食能救命。
凤药握这么多粮,她先想到青莲和玉郎。
又一想,自己消息都是对方告诉的,人家必定做好了准备,不必自己多情。
能商量的人只有大公子。
大公子听说她手上有几十石粮食半天说不出话来,再过月余,粮食堪比金价。
单也是要命的祸根,这些日子,连宫里当差的都开始吃混合杂粮了。
除了主子们,奴才一律用粗食,份列减半。
有个一官半职的吃混合粮,也减了例。
她手上却有几十是大米。
他不错眼地看着凤药,心里惊讶她的镇静,脱口而出:你别怕容我想想办法。
没时间了,若官府不出手,老百姓就会去抢有粮食的人家。那边宅子的地窖虽建得隐秘,却也不是特别为藏东西建得,总能找到。我有两个办法。凤药来找大公子时已想好了,大公子手中没兵,家丁有限。
前车之鉴,就算能将粮安全带回常家,也瞒不过那么多双眼睛。
现在这些粮不是救命,是要命,不敢给人知道。
她想着,那宅子也不好混,加上走得急,没收拾,镇上很多宅子都空了,并不会太显眼。
就唱空城计,将家什砸烂,做成久没人住的样子。
常家若有粮食告急之日,使心腹夜里去取便是了。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就是求金玉郎,他定有办法把粮食运走。
但她不愿这么做。
一来不想再欠他更多人情,二来也怕给他添麻烦。
他位高权重,仇家又多,他本就是一些人的眼中钉,自己不能再为这些事烦劳他。其实,她这次真的高估了金玉郎。
抢粮的事第二天就传到玉郎耳朵里。
他想骂人薛青莲,凤药糊涂是可以原谅的,青莲却不能l那么一车粮食大摇大摆运过去,注定落不到地主手里。
不想亏了地主,找几人,一人带个两袋粮,用破衣服掩盖一下,人不知鬼不觉送去就好。
要按玉郎的意思,给几斗粮,意思意思把地皮接过来就好,他自己去交易,一斗粮就能换快地皮。
金玉郎从没那么多善心布施。
论起结局倒是金玉郎能救地主,凤药与青莲想救地主,凤药与青莲想救地主却害了他。
善良就一定有好结果?心狠一定有坏结局?
对粮食的事,金玉郎也愁,他只能保住自己影卫吃喝。
官中拨的粮已经开始掺沙子了,好在他消息灵通,早就预料了形势,提前在景阳村委影卫储备了粮食。
她的营地重兵把守,倒不担心有人抢。
单悄声无息偷运几十车粮,瞒过所有人耳目他也做不到。
景阳村周围布的就有西监狱司的眼线,私贩粮食这条罪名他背不起。
好在,收编野人沟是私底下上报给皇上,是为皇上囤的私兵。
这些兵平时就做村民装扮,分拨在北山校场练兵。
他又叫垦了地,种些菜。目前将将顾得住自身。
常牧之和凤药去了次青石镇,在镇上遇到大牛,他拿个碗正挨家挨户讨饭。
见了凤药,大牛眼睛一亮,走过去问:凤药妹妹,你 怎么来了。
取点东西,这里没饭吃,胭脂姐姐回府去了。
常牧之留下雨墨暂时看守房子,门从外头锁上。
屋里也按两人之前说的,将家什都砸坏,留了一小间厢房给雨墨住。
那间房虽小,床身后有一凹槽,刚能藏一人,万一生变,雨墨可躲进去保命。
回去的路上,凤药和长牧之商量,这件事只限于他二人知道,别告诉任何人,包括老爷、夫人。
牧之很放松,问她:我也这么想。你倒怎么能想得到,我一直以为让女人保密是件很难的事。
可能因为传播秘密的女人不知道,不保密就得丢了命。
我存粮时没想这么多,现下看来,不多日,咱们家得接济二爷三爷家了。
凤药听说三房的新夫人的陪嫁高价采买粮食。
现在粮食有市无价,粮商都没办法。
牧之道奇了:二房三房与老爷闹掰了,整个皇城都知道,你不会不知吧。
凤药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大公子拿我当外人原也没错,凤药不姓常。
不过,以凤药一点愚见,为着政见不合、一起下过大牢这么点事便分崩离析的家族,是成不了百年大家的。
常府家风我见识过,夫人风采我大约比你知道的还多些,常家几个爷不知为官如何,演戏倒是不错的。
她自己也觉得说话太尖酸:对不住大公子,凤药失忆了。
是我失仪了。你冒着性命危险救小妹,你帮我大约多次,不是你,那时候我大约撑不下来。
我是奇怪,这次分家是不得已,老爷与两个叔叔和我密谋了一夜,连夫人都不知道,你怎么猜到的。
你们爷们总以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依我看,夫人也很清楚这是做戏。
可是,有人把分家当了真。
来源:吨吨吨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