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方案显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此病重症少见,但境外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时有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要加强病情监测,警惕
焦点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发布】
2025年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通知》。
该方案显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此病重症少见,但境外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时有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要加强病情监测,警惕重症病例发生。中国伊蚊分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
8月3日,广东省疾控局发布最新一周情况: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本周全省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蚊媒活动频繁,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
健言:新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在2008年版基础上升级推出,表明官方对境外输入性传染病本地化传播风险的高度警觉。伊蚊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随着气候变暖、人员流动频繁,本地传播事件频发,防控压力上升。肯尼亚医学研究院(KEMRI)首席研究员Damaris Matoke-Muhia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未来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这些蚊媒疾病同时暴发是有可能的,之前在肯尼亚的海岸地区就发生过类似情况,但目前不太确定他们是否会合并感染,但是疟疾治愈后继续感染登革热等是可能的。
【爱康国宾发布会引发争议】
近日,北京律师张晓玲称在爱康国宾体检10年未能查出患癌风险一事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7月30日,爱康集团召开媒体说明会,相关高管对此事进一步回应,否认“漏诊”“误诊”“假体检”,并表示爱康集团已就此事向法院提起正式诉讼,获法院受理并立案。据《中国经营报》,张晓玲在7月31日回应称,静待其正式起诉,届时必将真相公之于众。
政策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出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对于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以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这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2025年7月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视觉中国|图
【建立“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025年7月31日,央视新闻报道,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这是自2024年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征求意见之后,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已在政策层面建立。
报道提到,国家医保局从立项、定价等方面入手,畅通新技术的收费通道,助力满足临床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收益回报。目前已公布的30批立项指南新增涉及新产品新设备的价格项目一百多项,基本形成“价格立项与技术创新并行”的格局。
其中,神经系统类立项指南统一设立“脑机接口置入费”“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脑机接口技术成熟获批进入临床后,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并收费。
健言:相比以往事后谈判、被动压价的模式,首发定价机制可在药品获批初期便引导其合理定价,既提高了医保谈判效率,也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回报预期。这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内创新生态升级。但机制能否顺利执行,还取决于定价模型的科学性、市场透明度以及临床价值评估体系的成熟程度。
【国务院食安办: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
南方周末记者2025年7月2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日,国务院食安办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食安办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通知强调,各地要针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消费量大的食品,婴幼儿、老人等重点人群食品,以及向灾区集中调拨、捐赠、销售和灾区企业生产销售的食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抽检发现不合格食品,一律依法下架、召回,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等。
【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据《北京晚报》,2025年7月29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指导,首届北京智能康养机器人应用大赛举办。40支顶尖团队携53件创新产品同台竞技,现场发布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为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提供“中国智造”解决方案。
健言: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和老龄人口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要不断增长,政府日益重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针对现实问题,投入要素资源,构建体制机制,在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提供了养老服务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发展进入了AI技术推进、养老机器人应用的智能养老发展阶段,为解决全球养老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思锋)
【虚假宣传医药广告集中整治启动】
2025年8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正式启动虚假宣传医药广告集中整治工作。会议明确,集中整治工作分两个阶段推进:2025年12月底前,以省级卫视频道为重点,全面清除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同步开展省级台地面频道、地市级台和县级台集中整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26年6月底前,以省级台地面频道、地市级台和县级台为重点,全面清除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同时防止省级卫视频道问题反弹。
药械
【礼来GLP-1药物新增适应症】
2025年7月28日,礼来GLP-1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商品名:穆峰达)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联合胰岛素(伴或不伴口服降糖药)治疗,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创新药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溶液用冻干粉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2025年7月29日,长春高新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倍利年申报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溶液用冻干粉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溶液用冻干粉是倍利年研发的专门针对6岁以上儿童和存在吞咽困难的成人高血压患者的505B2改良型创新药,能够降低6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血压,可以减少致命和非致命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健言:该创新剂型填补了儿童与吞咽障碍人群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空白,体现出国产药企在“差异化创新”上的思路转变。
前沿
【马斯克旗下公司Neuralink加入仿生眼研究】
据《科创板日报》2025年7月26日消息,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正在与加州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一项研究视觉假体的临床试验。Neuralink参与该试验的消息于7月下旬在网站ClinicalTrials上披露。这项研究的目标是“解决能够开发智能仿生眼的基本问题”,这种设备将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盲人识别人脸、在户外导航、阅读等。
健言:Neuralink介入仿生眼研究,延展了脑机接口的应用边界,也预示着AI+神经科学结合的医疗新方向。这项合作若能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将为盲人群体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觉重建可能。不过,目前仿生眼仍处在早期临床研究阶段,涉及伦理、外科手术风险、脑区可塑性等多个复杂问题。即便取得技术突破,其产业化路径也可能面临高成本、高门槛的现实挑战。
【罗氏公布创新疗法三期数据,95%患者无需额外治疗】
2025年8月1日,罗氏公布了Susvimo(ranibizumab)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的3期Portal研究最新数据。该研究是Archway临床3期研究的长期延伸试验。分析显示,Susvimo能够提供稳定的疗效持续达5年。约95%的患者仅需每六个月接受一次治疗,无需额外补充治疗。
Susvimo是一种ranibizumab单抗药物输送系统,为一款可再填充的眼部植入物,可通过一次性门诊手术植入眼内。Susvimo可持续为患者提供ranibizumab单抗输注。Ranibizumab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旨在结合并抑制VEGF-A,这种蛋白质已被证明在新血管形成和血管渗漏中起着关键作用。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责编 黄思卓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