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快速增长。 数据中心本身就是一个高能耗行业。 数据中心能耗46%来自IT设备系统,包括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31%来自空调系统,8%来自UPS供配电系统,4%属于辅助设备 照明系统。 可见,除了主要设备的能耗外,数据中心的大部
数据中心预制化冷站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预制化冷站市场规模将达到275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7%。
中国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快速增长。 数据中心本身就是一个高能耗行业。 数据中心能耗46%来自IT设备系统,包括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31%来自空调系统,8%来自UPS供配电系统,4%属于辅助设备 照明系统。 可见,除了主要设备的能耗外,数据中心的大部分能耗来自于空调制冷系统。 因此,降低PUE和运行成本的关键是降低制冷功耗。 在降低成本的驱动下,随着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行业的发展,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应运而生。
预制冷站旨在实现大型新建数据中心制冷站管道建设的去工程化。 可实现空调冷源系统所有部件的完整工厂预制和现场简单连接。 与传统冷站相比,大大减少了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和技能要求。 优化模块之间的联锁和性能匹配,通过模块的运输,只需简单的管道连接即可,达到缩短工期、去工程化、产品化、降低成本的目的。
目前大规模应用的系统有水侧自然冷却系统和风侧自然冷却系统。 水侧自然冷却系统:在原有冷冻水系统之上,增设一套板式换热器及相关切换阀组。 在高温天气下,仍采用冷水机进行机械制冷。 在低温季节,冷却塔制备的低温冷却水与高温冷冻水进行热交换。 在过渡季节,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和温度较高的冷冻水在进入冷水机之前进行预冷却,也可以达到减少冷水机负荷和运行时间的目的。 风侧自然冷却系统:是指室外空气直接通过过滤网或间接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外空气的冷量带入数据机房,对IT设备进行冷却的冷却技术。 根据室外空气是否进入机房内部空间,可分为直接风侧自然冷却系统和间接风侧自然冷却系统。 该技术实现了冷源与负荷中心的直接接触。 该系统不再采用传统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机组产生低温制冷剂来冷却数据中心,可显着降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能耗。
图00001. 数据中心预制化冷站,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图00002. 全球数据中心预制化冷站市场前11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2022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预制化冷站主要生产商包括Emerson, Schneider Electric等,其中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42%的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欧美。
主要驱动因素:
数据中心预制冷却站的一些市场驱动因素包括对节能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需求、模块化解决方案的快速部署和可扩展性、新技术和设计的创新以提高性能和便利性以及分销渠道的扩展 和目标市场。
主要阻碍因素:
数据中心预制冷却站的一些限制包括维护和清洁成本高昂、冷却液污染或泄漏的潜在健康风险、使用制冷剂和水的环境问题以及来自其他冷却方案的竞争。
行业发展机遇:
数据中心预制冷却站未来的一些机遇包括开发更健康、有机的冷却液和芯片、创造定制和个性化的冷却体验、液体冷却系统和基础设施的集成以及采用绿色数据中心实践。
来源:可爱无尾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