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喧嚣的尘世中,总有一些人默默地坚守着传统,用双手诠释着匠人精神。朱细胜,就是这样一位毛笔制作大师,他用一生的光阴,书写着对毛笔行业的敬畏与热爱,对同行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他创办毛笔研究会,不仅是为了传承技艺,更是为了守护那份流淌在笔尖上的文
在喧嚣的尘世中,总有一些人默默地坚守着传统,用双手诠释着匠人精神。朱细胜,就是这样一位毛笔制作大师,他用一生的光阴,书写着对毛笔行业的敬畏与热爱,对同行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他创办毛笔研究会,不仅是为了传承技艺,更是为了守护那份流淌在笔尖上的文化血脉。
制笔世家
走进朱细胜的工作室,仿佛踏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四周摆满了荣誉证书和各式各样的毛笔,它们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每一支都透露出匠人的精心雕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那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味道,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朱细胜出身于一个毛笔制作世家,自幼便与毛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毛笔匠人,从小他就跟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如何将一根根普通的动物毛发,经过无数道工序,变成一支支书写华章的神奇之笔。那些日子,他学会了耐心与细致,更懂得了敬畏与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细胜逐渐掌握了毛笔制作的精髓。他深知,一支好的毛笔,不仅要选材精良,更要在制作过程中倾注匠人的心血与情感。他坚持使用传统工艺,从选材、梳理、扎毫、切齐、装管到成品检验,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极致。
在他的手中,每一根毛发都仿佛有了生命,它们或紧密交织,或疏密有致,共同构成了一支支书写自如、富有灵性的毛笔。这些毛笔,不仅书写流畅,更蕴含着匠人的情感与温度,让人在书写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与满足。
创办研究会
朱细胜深知,毛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他始终对毛笔行业怀有深深的敬畏之心,认为这是一份神圣而庄严的事业。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毛笔文化,朱细胜和几个同好决定创办毛笔研究会。他深知,研究会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阵地。通过研究会,他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到毛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在研究会的筹备过程中,朱细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他亲自参与研究会的章程制定、组织架构设计以及活动策划等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研究会很快便成立并运转起来。
在他的工作室里,经常有研究会十几个会员参加一个月一次的常规活动,他们坐在一起,从原材料到工艺,探讨制笔技艺,理解毛笔的精髓。他们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心得无私地分享,希望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样的活动几年如一日,有计划有条不紊地举行着。
李爱清,是毛笔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今年59岁,作为一个女性,在制作毛笔的路上,一直坚守,实属难能可贵。而且更令人钦佩的是,2024年的毛笔大赛,她报名参加,工艺上有点步骤没有把握,多次与朱细胜交流,每次拿自己做的笔来试,朱细胜则会从形制到材料的配比,到什么位置用什么材料,都一一指出优缺点。雷洁,是一位慕名来报名入会的大赛女选手,今年已经超过60岁,还带着笔来请教,朱细胜都一一解答。
朱细胜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将毛笔制作技艺带到更广阔的舞台上。近到景德镇,远到新疆,他曾在国内外多个城市举办毛笔制作技艺展览,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通过这些活动,他不仅展示了毛笔制作的精湛技艺,让更多人了解了毛笔文化的深厚底蕴。
研究会成立后,朱细胜积极组织各种学术研讨、技艺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动。他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匠人共同探讨毛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为推动毛笔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韩国制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朴氏父子、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央视知名导演石磊、江西省艺术交流中心主任熊峰、国际羽毛球冠军熊国宝等都成了朱细胜好朋友。
在朱细胜的带领下,毛笔研究会文化品牌影响力逐渐加大。它不仅为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行业发声
2020年,全国轻工行业(毛笔制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浙江善莲举行。制作毛笔,作为一个手艺,各地工艺必定会有偏差,举办如此规模的全国大赛,却从原材料到工艺,大赛规则基本是参照善莲制笔的规范来制定,按照地区做法制定规则,显然有不合理因素,没有照顾各个地方的参赛选手,朱细胜是个直肠子,他据理力争,在规则已经定型的基础上,还要求文房四宝协会部分更改了比赛规则。
2024年,全国轻工行业(毛笔制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又要在江西进贤举行。按道理说,比赛规则应该在上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可是到定规则时,却涛声依旧,就拿原材料来说,众所周知,江西文港人制作毛笔擅长运用人造纤维来进行加健,而比赛规则里,却明确提出只能用猪鬃,不能使用人造纤维,朱细胜说:“规则里,我们也不要求只能使用人造纤维加健,但是可以让参赛选手有一个选择的机会,你可以使用猪鬃,也可以选择人造纤维,这样全国各地都照顾到了,不好吗?”
朱细胜,这位墨香里的守望者,用一生的光阴书写着对毛笔行业的敬畏与热爱。他不仅是技艺高超的毛笔制作大师,更是心怀宽广的文化传承者。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朱细胜能够继续带领毛笔研究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愿他手中的那支毛笔,能够永远书写着传统文化的璀璨篇章,让墨香四溢、文化永存。
来源:南昌进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