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沈安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5 08:11 1

摘要:前几年有一部非常火的谍战大剧《风筝》,在这部电视剧的大结局,也就是第46集的片尾,出现了11张照片,这是以柳云龙为首的主创人员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致敬我党历史上11位杰出优秀的情报人员,而沈安娜便位列其中。

我本人自认为对中共党史、军史多少还算是有些了解,不过让我惭愧的是,这个人的名字我却是在最近几年才知道的,她就是——“谍战玫瑰”沈安娜

前几年有一部非常火的谍战大剧《风筝》,在这部电视剧的大结局,也就是第46集的片尾,出现了11张照片,这是以柳云龙为首的主创人员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致敬我党历史上11位杰出优秀的情报人员,而沈安娜便位列其中。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潘汉年、李克农、钱壮飞、胡底、阎宝航、熊向晖、朱枫、张露萍、沈安娜、黄慕兰、陈琏。

1948年4月,南京丁家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里,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中央,双手撑在台桌上正在讲话。主席台后排右侧,一男一女两位速记员正在埋头做着记录。

这张发表于1948年4月14日南京《中央日报》上的照片,现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不过,无论是正在慷慨陈词的蒋介石,还是当初拍下这张照片的国民党《中央日报》记者,都恐怕决不会想到,离蒋介石仅有几人之隔的那位女速记员沈安娜,竟然是我党的秘密情报员,她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沈安娜1915年出生于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世家,她原来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名字沈婉,后来才改名为沈安娜。

沈安娜虽然在一个封建的旧式传统的家庭长大,但却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旧式女子。学生时代的沈安娜阅读了不少当时的进步书刊,渐渐萌发了爱国救民的情怀。

九一八事变之后,只有16岁的沈安娜尽管才刚上初中,就跟着年纪稍大的学长们上街游行,宣传抗日救国。不过,沈安娜做的更大胆的事还在后面,她为了帮姐姐沈珉摆脱包办婚姻的压迫,主动陪姐姐离家出走,前往上海。

而沈安娜命运的齿轮也在此刻开始了转动。

在上海,沈安娜进了一家名为炳勋中文速记的学校学会了速记,说来也巧,就在沈安娜毕业前一个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到炳勋中文速记学校招考一名速记员,校长杨炳勋便挑选了成绩优异的沈安娜和另外两名男生去实习,并告诉他们,一个月后,浙江省政府将从三人中择优录取一人。

1935年1月,经过一个月的试用期,勤奋好学、有备而来的沈安娜在实习中脱颖而出,正式进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秘书处议事科担任速记员。

而就在这期间,沈安娜结识了她未来谍报生涯中的人生伴侣和工作搭档华明之。而华明之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他是中共特科的情报人员,在华明之的影响下,沈安娜也成了我党隐蔽战线的一员,她的谍战工作从此时正式开始。

也就在这一年年底,沈安娜和华明之结了婚,夫妻二人并肩携手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龙潭虎穴里。

沈安娜和华明之

在那个没有录音、录像的年代,会议记录全靠纸笔。在淹没于文山会海之中的政府机关里,反应敏捷、技巧娴熟的速记员是人见人爱的宝贝。凭着每分钟200字的记录速度和一手好字,沈安娜很快就在国民党的浙江省政府站稳了脚跟。

1936年冬,朱家骅接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沈安娜因正派的为人和娴熟的速记,很快受到朱家骅的信任和赏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八·一三淞沪会战失利之后,沈安娜和华明之随国民党的浙江省政府机关辗转西撤,与上海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进入1938年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局更加动荡,沈安娜和华明之这两只断了线的风筝下一步该向何处去?夫妻二人商量的结果是,华明之暂留在他任职的浙赣铁路局,拿工资维持小家庭的生活,沈安娜则辞去浙江省政府的工作,去武汉找党组织。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安娜在武汉的街头偶遇华明之的入党介绍人鲁自诚,在鲁自诚的政治保证和引见下,沈安娜找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见到了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和董必武。

董必武对沈安娜说:“朱家骅现在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的秘书长,你可以找他要求进中央党部工作,为党继续收集情报。这很重要!”周恩来则再三叮嘱沈安娜:在国民党核心工作,一定要注意隐蔽,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就这样,沈安娜找到已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朱家骅,以旧部的身份获得了他的信任,沈安娜很快就进入到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的机要处当上了机要速记。

由于有朱家骅的这层关系作掩护,沈安娜深得机要处上上下下的信任和器重,并立即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等重要会议的速记工作。

从此以后,沈安娜在国民党中央党、政、军、特的高层会议上担任速记,凡是蒋介石主持的重要会议,沈安娜都是速记的不二人选。

沈安娜把她收集获得的重要的战略级别的情报,想方设法派人送给上级党组织,为我党的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口头嘉奖。其间的危险与辛苦,自然不足为外人道。沈安娜夫妇战斗在敌人心脏,稍有差池,便会粉身碎骨。

朱家骅

1949年4月,上级指示沈安娜和华明之:不必随国民党南下了。他们悄然离开南京,回到上海。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长达14年的地下谍报生涯宣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沈安娜和华明之分别进入国家安全局和上海国家安全局工作。1983年,沈安娜和华明之离休后,住在北京西郊。夫妇俩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每天阅读《人民日报》,收看《新闻联播》。

2003年,华明之去世。2010年,沈安娜也去世了。

2016年年底,随着沈安娜的自传《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公开出版,无名英雄终于有了名。

来源:文一史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