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黄河滩区,一座由10个新村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无需奔波,在这便能轻松办理47项帮办代办业务;不远处,村庄携手共建的千亩蓝莓园里,白色花蕊与红色果实相互映衬,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如今,东明县长兴集乡正凭借“跨村联建”这一创新模式
近日,在黄河滩区,一座由10个新村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无需奔波,在这便能轻松办理47项帮办代办业务;不远处,村庄携手共建的千亩蓝莓园里,白色花蕊与红色果实相互映衬,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如今,东明县长兴集乡正凭借“跨村联建”这一创新模式,在黄河滩区这片土地上,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崭新篇章。
“以前跳广场舞,各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团体,现在新村党委一声号召,村民都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共舞!”兴东新村党委书记张涛谈及“跨村联建”带来的变化时,感慨颇深。
时间回溯到2021年,5万余名滩区群众陆续迁入10个村台新村,以往“一村一台”的传统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挑战接踵而至。
长兴集乡紧紧抓住省级“跨村联建”试点这一难得机遇,大胆创新,推出“五型联建”模式,即强村带动型、产业拉动型、项目牵引型、村企共建型、地域联治型。通过党员群众公开推选,一支由10名能人书记、56名党委成员组成的新村领导班子应运而生。在2023年,全乡累计召开治理联席会议36次,围绕道路修建、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展开深入协商,成功解决事项达217件,群众满意度飙升至98%,治理成效显著。
“过去单村招商,力量太过薄弱,很难吸引到大型企业。联建之后,我们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短短半年就成功引来龙头企业。”长兴集乡党委书记刘中泉介绍。
一组组数据,生动展现了融合发展带来的强大力量:全乡已成功打造出“特色农业彩色经济带”,300亩樱桃园、500亩蓝莓基地、1400亩秋葵种植区依次铺展,错落有致;1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入驻,为2000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民崔英满心欢喜地掰着手指算起自己的“双薪”账:“土地流转有分红,在车间打工还有工资拿,这种好事以前在滩区想都不敢想!”
“养老认证?别操心,找村里的红马甲志愿者代办就行!”滨河新村的广播里,传出的是服务体系革新的信号。如今,各新村充分整合原有资源,全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标准化的党群服务中心,如同一个贴心的生活管家,提供着47项业务帮办代办服务,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便捷与温暖。
在长兴集乡,“跨村联建”绝非简单的行政合并,而是一场通过组织重构、产业重组、服务重塑引发的深刻“化学反应”。当曾经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如今的“集团作战”,黄河滩区正以“融合之笔”,精心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全新范式。在这里,没有“谁带谁”的纠结与计较,只有“1+1>2”的智慧与协作;打破的不仅仅是村界,更是束缚思想与发展的重重藩篱。恰似那千亩蓝莓园里同时绽放的红花与白蕊,相互映衬、共生共荣,共同成就美好未来。
菏泽日报 记者 彭传军 通讯员 刘汉功 罗建方 孙超
来源:菏泽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