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生不息,味美人间。”这其实是一句广告语,它随着公交车广播游走于大街小巷,也日夜陪伴在家家户户的厨房。“生生”是西昌本土一调料品品牌,我们当地人买酱油、醋或者各类调料,都毫无疑问首选“生生牌”!在我小时候,曾和小伙伴在生生调料品厂里玩耍过。
“生生不息,味美人间。”这其实是一句广告语,它随着公交车广播游走于大街小巷,也日夜陪伴在家家户户的厨房。“生生”是西昌本土一调料品品牌,我们当地人买酱油、醋或者各类调料,都毫无疑问首选“生生牌”!在我小时候,曾和小伙伴在生生调料品厂里玩耍过。
这个厂区内外,总是飘散着一种自然发酵的酱香味。站在紧邻晒场的家属楼窗户里,就能够看见晒厂内,整齐摆放着深褐色的圆肚皮大酱缸,通常罩着一个细竹条编制的帽子。西昌多太阳,晴天里酱缸被摘了帽子裸晒时,大家也不约而同拿出棉被晾晒,一起喝足暖洋洋的太阳。
我和小伙伴们会趁着师傅不注意爬进晒场玩耍。好奇地摘下晒缸的帽子,打量正在发酵中的酱料。像是黄豆或者蚕豆被细细剁碎后腌在深不见底的缸内,黑糊糊的,难以激发食欲。除了酱缸,还有堆成小山的糟品,是谷物发酵后过滤出来的渣滓,等待晾晒之后被分解处理。空气中弥漫的发酵物味道多来自于它,微生物和高温作用下,将谷物结构分解,这个发酵的过程很神奇,会为酱汁带来醇厚的口感和滋味。
厂区工人及家属所吃的酱油、醋等,享受着特供渠道。各家自行准备塑料桶,去接头道原浆,甚是幸福。壶嘴四周很容易残留沉积物,谷物的香味还会继续弥散。
酿造厂区位于几栋家属楼后方,家属区则面向马水河街道而建。第一栋家属楼前临街有一栋古旧老式民居,木质结构,青瓦屋顶,白色墙面已剥落了旧时光。因依然有人居住,保存也算完好,跟周围毫无个性的钢筋水泥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家属区门口并无门卫照管,只是不时有车身印着“生生不息,味美人间”广告语的货车鱼贯而出送货,才让人恍悟调料厂竟然隐藏于此。
在厂区的左侧,是办公区域,并排设置了食堂、棋牌室和澡堂,包揽了职工及家属的大多数活动。一眼看去,每栋家属楼门口都花木扶苏,抬头向上望,左右两户人家的中空位置也都是一模一样的镂空花饰。因为没有明显区别单元楼的标识,我常常分不清几个单元楼有啥区别,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身在何处。
夏日傍晚,家属楼左侧主干道边的花台里,开满了指甲花。狭长叶片,沿着主干向上攀爬,类似麦穗似地抽出花串,小朵花瓣如一颗颗小铃铛,以粉色居多,花瓣柔嫩,像是能掐出水似的。我和小伙伴会摘了新鲜花瓣,揉出红色汁液,涂抹指甲,自然上色。老人们坐在木凳上,一手摇着蒲扇一边聊着闲话,不忘提醒我们,不要弄脏衣服。后来读到虹影《好儿女花》知道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就叫好女儿花。
那时夏天古老,傍晚漫长,酿造酱油需要足够的耐心。后来我写诗常用“酝酿”这个词,它本身就具备了时间沉淀的味道,也因为写诗这件事并非只是靠捕捉所谓的灵感。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