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文科专业是被窝里放屁,能闻能捂!这个扎心真相值得所有文科生警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5 09:29 2

摘要:想做大学老师,就选思想政治,不管什么大学、什么院系,都要开思想政治课,至少读到硕士。

文科专业或者真的可以取消

最近刷到张雪峰的一段视频。

有家长咨询孩子纯文科背景如何选专业,既想当大学老师,又想考公,还想社会就业。

张雪峰直接回怼:“文科专业是被窝里放屁,能闻能捂知道吗?”

想做大学老师,就选思想政治,不管什么大学、什么院系,都要开思想政治课,至少读到硕士。

想考公,就选法学、财会、汉语言,这是考公大户。

想就业,只能选财会,社会上只有会计、出纳是一个需要财会专业的岗,其他文科专业都没有岗位。

公司招法务,不要应届毕业生,律所也不要。

其实大部分公司招会计、出纳也不要应届毕业生,要财会应届生的只有小部分企业,但也比其他专业强。

文科专业不存在既要有要也要,真以为“能文能武”啊?

张雪峰这句话是在回应当年他与某个新闻学教授的口舌论战。

张雪峰说新闻学不能报,某个新闻学教授就说,新闻学是能文能武,退能考公考编进体制内,进能到社会上就业。

之后张雪峰说起文科专业,都用“能文能武”来调侃

这个犀利比喻估计让文科生们非常不爽,为什么文科地位那么尴尬呢?

一、文科专业的 “尴尬处境”:看似全能实则无处扎根

张雪峰的毒舌背后,藏着文科教育的残酷现实。

据 2025 年数据统计,文科专业平均就业率虽达 85%,但细分领域差异巨大:法学、汉语言文学等考公大户就业率超 90%,而哲学、历史学等纯理论专业就业率不足 70%,部分院校甚至低至 50%。

更扎心的是,文科起薪普遍低于理工科 ——2025 年文科平均起薪 5500 元 / 月,而理工科达 7200 元 / 月。

这种困境源于文科专业的 “无壁垒性”。

撒贝宁学法学却成了央视名嘴,《新闻联播》主持人段永淳学中医却转型成知名主持人,这些案例印证了张雪峰的观点:很多文科岗位外行人反而干得更好。

投资行业更青睐理工科背景,因为半导体估值需要专业技术知识。

体育记者由退役运动员担任,因为他们更懂行业痛点。

巴黎奥运会上,TVB找了方力申做现场记者,方力申以前是香港游泳队的成员,他去采访中国游泳队,问的问题就相当专业,也是我们这些观众最关心的问题。

要是一个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做专业性的采访,就问不出核心问题,因为你不懂。

这种 “外行打败内行” 的现象,让文科生在就业市场上陷入被动。

二、文科专业的 “致命伤”:技能单一与市场脱节,不考公,大部分去做销售

文科专业的另一大痛点是技能单一与市场需求错位

反观理工科,“技术 + 学科” 的跨界优势明显,如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培养 “新财经 + 新工科” 人才,毕业生起薪中位数达 15300 元 / 月。

张雪峰直言:“不考公,大多文科生就是做销售。” 这一说法虽刺耳,却反映了现实 —— 超 60% 的文科生进入教育、行政、销售领域,其中销售岗位占比达 35%。

更无奈的是,行政、文秘等岗位晋升周期长,某 211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 5 年,月薪仅从 4500 元涨至 7000 元,而同期计算机专业同学已突破 2 万。

三、文科,或许不需要设一门专业去学

文科很重要,也是无法替代,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不是就一定要设一门专业去学呢?

从就业角度,文科真不需要专门设一个专业来大费周章地学,完全可以做为大学里的通识课程,理工科学生在上专业时,也去学下文科作为辅助理工科的技能。

当然,从学术角度,文科专业还是需要的,毕竟有些知识需要钻研很深。

但绝大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就业,学术这条路,只能是极少数人来走,所以现在绝大部分大学的文科专业,都可以砍掉了。

而且理工科的人走文科学术,也是可以成功的,跟张雪峰论战的新闻学教授,就是理工科出身的,不是学新闻的。

如今社会上文科的岗位,让理工科人去填就好了,而且理工科学生做得比纯文科生更好。

来源:狐狸先森讲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