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回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内,法槌落下的瞬间,空气中弥漫着法律的庄严与凝重。一场聚焦酒驾行为的危险驾驶案庭审在此公开进行,来自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党员干部们走进法庭,全程观摩案件审理过程,在直观的司法实践中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纪律与法治教育。
近日,回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内,法槌落下的瞬间,空气中弥漫着法律的庄严与凝重。一场聚焦酒驾行为的危险驾驶案庭审在此公开进行,来自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党员干部们走进法庭,全程观摩案件审理过程,在直观的司法实践中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纪律与法治教育。
庭审现场,公诉人条理清晰地还原案件脉络:被告人酒后罔顾安全驾车出行,经检测血液酒精含量远超法定标准,途中因操作失当引发事故,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法庭之上,举证、质证环节环环相扣,法官以严谨的程序主持庭审,每一项证据、每一次问询都清晰传递着法律对酒驾行为的 “零容忍”。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满脸懊悔地细数自己的侥幸心理如何一步步酿成大错,那句 “以为只是小错,没想到触犯了法律” 的忏悔,让在场旁听的党员干部深刻感受到:对纪律的松懈、对法律的轻视,终将让 “小侥幸” 变成 “大代价”。
走出法庭,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党员干部们深有感触,纷纷畅谈旁听感悟。大家表示,此次现场观摩庭审是一次生动鲜活的纪律教育课,看着因一时糊涂而付出沉重代价的被告人,更加明白 “纪律红线不可越、法律底线不可破” 的深刻含义。作为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更需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以 “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这场庭审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侥幸心理的危险,更照见了纪律与法律的刚性。” 一位党员干部感慨道,“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落实以案促改要求,把‘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刻在心里。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绷紧纪律之弦,绝不能让‘不拘小节’成为突破防线的缺口。”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永葆清正本色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维护媒体公信力的根基。此次庭审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遵纪守法是筑牢廉政防线的基石,只有始终敬畏纪律、恪守法律,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行稳致远,才能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肩负起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回民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将庭审现场作为 “警示教育主阵地”,通过 “看得见的公正” 传递纪法精神。此次组织媒体行业党员干部旁听酒驾案,正是以真实案例强化 “纪法同频” 的警示效果,引导从业者在知法守法中筑牢思想防线。下一步,回民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 “庭审变课堂” 模式,常态化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用司法实践推动纪律意识与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注入持久动力。(来源:回民区人民法院)
编辑:郑建英
责编:霍晓东
审核:邬君炜
来源:祁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