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的万亩果园中,党员张春林正通过手机直播观看乡镇党校的农技课程。“这个种植技巧是上次乡镇党校培训时学到的,今年狗血桃的产量提升了3成!”他笑容满面地说道。这一幕,正是大冶扎实推进村(社区)党员进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动缩影。
本报大冶讯 (通讯员 赵丽娅)近日,在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的万亩果园中,党员张春林正通过手机直播观看乡镇党校的农技课程。“这个种植技巧是上次乡镇党校培训时学到的,今年狗血桃的产量提升了3成!”他笑容满面地说道。这一幕,正是大冶扎实推进村(社区)党员进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大冶市聚焦基层党员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村(社区)党员进党校工程,以精准化、实效化培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针对基层党员居住分散、能力短板各异等实际,大冶市深入摸排,精准锁定“理论学习碎片化、产业技能待提升、流动党员覆盖难”三大难点。依托市镇村三级联动,建立需求清单,明确“每年覆盖20%,五年全覆盖”目标,推动2.3万余名村(社区)党员走进党校。
构建“主课堂+云课堂”融合培训模式。强化线下阵地,整合全市15个乡镇党校资源,依托市级党员教育阵地库,在农闲时段分批次组织高质量脱产培训,强化思想铸魂、党章党规、方针政策、能力提升等核心内容。定制线上“云套餐”,通过直播课堂、视频课程、线上研讨等灵活方式,覆盖1300余名流动党员,线上学习完成率超92%。
建立“考评用”三位一体机制,确保培训实效。过程严管控,实行学时登记、结业发证,并将培训成效纳入党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效果重转化,通过严格考核评估学习效果,强力推动学用转化,参训党员领办合作社64个,带头实施技术推广、矛盾调解等实践项目155个,将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发展动能。推行以奖代补机制,将培训实效作为乡镇党校经费保障重要依据,持续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来源:平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