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捕捉时代的脉动;怀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运用精准的笔触或镜头,可以向公众讲述一个个真实、鲜活、深刻的故事。8月4日,四川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成都举办,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20名优秀记者代表,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周琼 摄影报道
记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捕捉时代的脉动;怀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运用精准的笔触或镜头,可以向公众讲述一个个真实、鲜活、深刻的故事。8月4日,四川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成都举办,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20名优秀记者代表,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在决赛舞台上深情讲述他们的采访故事,展现新时代四川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风貌。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杨胡雅琼、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余如波、广元市剑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慧等4位选手荣获一等奖。来自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贺厚清、雅安市融媒体中心的伍悦等6名选手获得二等奖,来自封面新闻的罗石芊、泸州市古蔺县融媒体中心的陈霜月等10位选手获得三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英文只有半桶水”的记者可以将家乡的传奇向国际友人细致讲述吗?广元市剑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慧的答案是“没问题,我ok的!”她的演讲《蜀道石阶上的回响——贾和普》生动讲述了自己陪同一名来自美国费城的国际友人贾和普第25次行走蜀道的故事,期间还用英文宣传家乡的文化和特色美食。据悉,自2001年初次探访古蜀道以来,贾和普已25次寻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道,20多年里,她开通网站、撰写书籍、拍摄纪录片,向全世界推介古蜀道,成为宣传中国古蜀道历史文化的国际使者。“剑门关的雄奇,翠云廊的古柏,石板上千年的题印都在等待被讲述,我会继续扎根好这片生养我的土地,因为我坚信石板会说话,蜀道有回响,让世界听见蜀道的心跳,没问题我OK的!让世界看见一个既厚重又鲜活的四川,没问题我们OK的!”王慧坚定地说道。
王慧正在演讲
提及凉山,脑海里会不会跳出这些画面:对着镜头抹泪的黝黑老阿妈?“辍学放牛”的孩子?或是在视频里反复出现的破败土坯房?答案是否定的。“早在2020年凉山就已脱贫摘帽。”封面新闻记者罗石芊带来的演讲是《我在凉山撕标签》,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作为新闻记者,如何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身体力行打破网络上凉山地区的视觉贫困,揭开这里假慈善的谎言。“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揭开谎言。怎样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只有深入新闻现场,用真实事实击退虚假传闻。未来,我们仍将扎根于此,用每一篇真实的报道击退谣言、击碎偏见,让凉山的声音被世界清晰听见。 ”
罗石芊正在演讲
“本次‘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不仅是一次业务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职业精神的生动教育。”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手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情书写时代,他们讲述的故事,是四川砥砺奋进、气象万千的生动缩影,这充分体现了全省新闻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彰显了新闻工作者作为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的使命担当。
编辑:许成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