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征程:李德生将军的红军岁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5 14:54 2

摘要:在4连刚刚一年,李德生就调到营部当通信员,1932年又调到团部交通排,当上了传令兵。李德生第一次参加战斗,紧跟着班长,子弹嗖嗖地从头上飞过,开始还有点害怕,但看到大家都猫着腰,边打枪边往前冲,他也就不怕了。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下辖第4、25两个军。李德生在第4军10师32团。

在4连刚刚一年,李德生就调到营部当通信员,1932年又调到团部交通排,当上了传令兵。李德生第一次参加战斗,紧跟着班长,子弹嗖嗖地从头上飞过,开始还有点害怕,但看到大家都猫着腰,边打枪边往前冲,他也就不怕了。

李德生在1931年2月参加共青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那年才16岁。因为他出身佃农,还是牧童工会会员,又当过童子团团长,所以介绍人只是夏功富一个人。

在鄂豫皖根据地扩建、发展的反白匪军四次“围剿”期间,李德生等传令兵干得非常起劲,传达作战命令,递送胜利消息,直接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数十次战役、战斗。

1932年10月11日晚,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两万余人,分左右纵队,在夜幕的掩护下,于广水、卫家店车站之间,疾速越过平汉铁路,向西开进。后来李德生才弄明白,这是踏上了漫漫的西征之途。这时的李德生仍在32团交通排当传令兵。

西征中的红军骑兵

部队到达湖北枣阳以南的新集地区,准备稍事休息。敌人便追赶了上来,经过几个小时激战,李德生所在的32团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将敌人的一个旅击溃,迫敌后退数里。

这时,四周几路敌人包抄过来。当时李德生所在的交通排紧跟团指挥所,冒着飞蝗般的枪弹,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拦腰截断了进攻的敌人,保证了指挥所的安全。

在西征的一天行军途中,担任尖兵任务的李德生在接近彷徨镇时猛然发现国民党大部队已从另一个方向冲进镇里。再向南望,镇东南的山上也有敌人呈散兵线展开,向镇子逼近。李德生飞奔到担任红四方面军前卫任务的32团团部报告,最终粉碎了敌军突袭我方面军主力的企图。战后,团长孙玉清向徐向前总指挥报告战况时,提到了李德生和王三春,说要不是他们及时发现敌人,情况将变得非常严重。徐总听了连连点头,亲自嘉奖了他们俩。

红四方面军在北越秦岭后,遇到东西北几面六七个师的敌人堵截,于是,再度向南翻越秦岭。此时已届隆冬,大雪覆盖着茫茫群山,使得平均海拔在两三千米之上的秦岭冰冷彻骨。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能发挥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为了征服秦岭天险,部队各级党团组织开展生动有力的宣传鼓动工作。经过连续9天行军,翻过9座海拔2000至4000米的大山,通过老君岭、厚珍子、下佛坪、都督河、黄柏源等地,进抵秦岭南麓的小河口,徒涉寒冷刺骨的河水,到达四川的上元观地区。

12月21日,红四方面军1.4万余名将士胜利翻越大巴山,进抵川北。

自西征以来,历时两个月,行程三千里。由于徐向前总指挥的正确指挥,全军在脱离根据地没有后方保障的情况下,克服山川险阻、气候恶劣、物资匮乏等重重困难,两越秦岭,战胜数倍于我军的敌军追击,突破重围,屡挽危局,从逆境走向光明,部队始终情绪高昂。

1935年8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在与中央红军汇合后,决定“北上”,李德生所在的右路军北穿纵横数百里的草地,向班佑、巴西前进。草地中间到处是草墩和泥沼,没有道路可寻,只有先头部队留下的标记和时隐时现依稀可辨的足迹。许多地方草深过胯,踩在上面软绵绵,晃悠悠,一不小心就会滑入深可没顶的烂泥潭中。

长征中翻越雪山

大约经过一周的艰苦跋涉,李德生与战友们终于从死神统治的草地挣扎出来,胜利抵达班佑地区。8月29日黄昏,李德生所在10师神速进抵包座,守敌负隅顽抗,组织敢死队拼命反扑。包座战役先后打了3天,以红军的全胜而告终,共计毙伤敌师长伍诚仁以下官兵4000余人,俘虏近千人,缴获各种枪支近2000支及大量弹药、粮食和牛、羊、马匹。

1935年9月中旬,李德生所在的右路军在徐向前等同志率领下,第二次穿越草地,踏上了回四川西南的艰苦征程。同第一次过草地相比,这一次苦难更大、更多。大家穿着薄单衣,咬紧牙关,顶风冒雨,忍饥挨饿,踉踉跄跄地向前跋涉,又有许多体弱多病的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七八个痛苦煎熬的白天黑夜,再一次穿越草地。

9月底,在大金川北端的党坝,李德生他们抬着工兵自己修成的木船,翻过山坡,度过金沙江,同左路军会合。在此期间,朱德、徐向前同志等指挥红军打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总计溃敌刘文辉、杨森部6个旅,毙伤敌3千余人。

绥崇丹懋战役后,红军兵分3路向南进击。10月24日,右纵队沿大渡河、金汤河南下,一举攻克金汤镇,继而翻越海拔4千米冰雪覆盖的夹金山。李德生所在10师,在师长陈锡联、副师长王近山的率领下,徒步趟过冰冷的青衣江,夺取天全城南的浮桥。尔后,又攻占了刘湘“模范师”师部。

中旬,部队离开天全,经达维、懋功向西北行进。途中再次翻越夹金山、折多山等大雪山。

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又先后开始北上。这是李德生第三次过草地了。大家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大约熬过了20几个日日夜夜,终于第三次走出了草地。

部队在包座一带休息了几天,然后分为3个纵队向甘南挺进。1936年10月8日,李德生所在的10师在青江驿、界石铺与红一方面军第1师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城时,受到了红一方面军部队的热烈欢迎。晚上,在城内文庙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

至此,李德生作为红军这个“宣传队、播种机”的一员,胜利完成了长达1年7个月的长征。

回顾红军时期,李德生的7年战士生活,可以说是历尽磨难。他们每天几乎都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行军打仗,在最基层、最前沿战斗着,胸口曾被敌人子弹打穿,艰苦程度往往逼近身体极限。李德生还遇到错误路线的打击,一个战士被张国焘路线开除党籍,也是少有的。然而就是这7年,使李德生仿佛上了一次学堂,让他读了一部战斗与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他的革命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红军生活都会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子里,奋力向前的那股勇气,那股豪情,就再也控制不住了!(原文刊载于《祖国》杂志2016年第11期)

来源:祖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