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维塔 11 在 2025 年 6 月的销量表现低迷,其6月份销量为 153 辆。它在 27.99-42.99 万元价格区间的表现仍显乏力,核心问题可从以下六个维度深入剖析:
阿维塔 11 在 2025 年 6 月的销量表现低迷,其6月份销量为 153 辆。它在 27.99-42.99 万元价格区间的表现仍显乏力,核心问题可从以下六个维度深入剖析:
新势力基因的先天劣势
作为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品牌,阿维塔虽背靠巨头资源,但缺乏传统豪华品牌的历史积淀。对比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其用户基数和品牌认知度仍处于培育期。尤其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 “华为赋能” 的感知较弱,更倾向选择有实体门店支撑的成熟品牌。
产品定义的致命错位
技术参数与用户感知的鸿沟
尽管官方标称 CLTC 续航最高 815km,但高温环境下实测续航达成率仅 61.8%(35℃时续航缩水至 650km),,其宣传的 “后备箱承重 150kg 户外操作台” 因材质易划伤、无排水孔设计,在雨天实用性极差,被用户戏称为 “智商税设计”。
场景化配置的严重缺失
阿维塔 11 虽搭载 25 扬声器英国之宝音响,但高频解析力与低音下沉明显弱于奔驰柏林之声,且缺少杜比全景声支持。
设计语言的反直觉体验
无仪表盘设计导致驾驶信息获取困难,AR-HUD 投影清晰度不足(对比度仅 500:1),且位置偏移易引发视觉疲劳。撬棍式门把手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偶发冻结,无实体空调按键需二级菜单操作,驾驶时分心风险高。
价格策略的认知错位
入门版的功能阉割
28.99 万元的后驱增程版缺失座椅通风、HUD 抬头显示等基础配置,音响仅 6 扬声器(竞品问界 M5 标配 15 扬声器),且隔音棉厚度减少 20%,高速风噪明显。实测该版本在 30℃环境下空调开启续航达成率仅 65%。
高配版的价值虚高
36.99 万元的 Ultra 四驱纯电版虽配备空气悬架,但价格已接近问界 M9 Max 版(46.98 万元)。后者不仅拥有第三排空间和华为 ADS 3.0 智驾系统,还依托华为门店实现 “千店覆盖”,而阿维塔 4S 店超 70% 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市场竞争的降维打击
技术代差的全面碾压
竞品小米 YU7 以 25 万级价格实现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 800V 高压平台”,双电机四驱版 3.23 秒零百加速和 835km 续航直接碾压阿维塔 11。问界 M5 则凭借华为 ADS 2.0 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和 HarmonyOS 4.0 座舱(响应速度快 30%),在智能化体验上形成代际优势。
价格战的传导效应
乐道 L90 通过 “电池租赁方案” 将起售价下探至 17.98 万元,传祺 E9 推出 “置换补贴 + 终身质保” 组合拳,而阿维塔的补贴政策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这种价格内卷导致消费者对高端新能源 SUV 的心理价位持续下探,进一步压缩了阿维塔 11 的生存空间。
渠道覆盖的结构性失衡
阿维塔 4S 店超 70% 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覆盖率不足 30%。对比问界 M5 依托华为门店实现 “千店覆盖”,并提供上门试驾、代客保养等增值服务,阿维塔 11 在下沉市场的触达能力明显不足。例如,新疆仅有 2 家 4S 店,而当地用户占比超 15% 的订单因提车周期过长(平均 45 天)而流失。
用户体验的细节
人机工程的反直觉设计
前排座椅腰部支撑调节范围仅 3cm,长途驾驶易疲劳;无实体空调按键需通过二级菜单操作,驾驶时分心风险高。某车主反馈在高速行驶中调节空调温度时,需多次滑动屏幕,存在安全隐患。
NVH 表现的名不副实
尽管采用 7 面双层隔音玻璃,但高速风噪(120km/h 时车内噪音 68dB)明显高于问界 M5(62dB)和蔚来 ES6(60dB),主要源于无框车门密封性。这种 “参数亮眼但体验拉胯” 的落差,严重削弱了用户对产品的信任。
写在最后:
阿维塔 11 的销量困境,本质上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战略滞后、体验保守的集中体现。其核心问题并非单一产品力不足,而是未能及时响应消费需求的结构性转变 —— 从机械性能到智能体验,从品牌溢价到使用成本,从产品功能到生活方式,每一个维度都面临着竞品的全面碾压。未来,唯有以用户为中心,从 “参数内卷” 转向 “体验重构”,才能在这场产业革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来源:天朗试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