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四月,怀揣着对书法的一腔热爱,我欣然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自此,每周三上午便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我们几个老友,总会在那个时刻准时踏入教室,跟随张老师一同沉浸在书法的奇妙世界里。
展馆墙上这八字草书,我认出“打”“借”两字,你能帮我认全吗?
今年四月,怀揣着对书法的一腔热爱,我欣然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自此,每周三上午便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我们几个老友,总会在那个时刻准时踏入教室,跟随张老师一同沉浸在书法的奇妙世界里。
每当铺开那洁白如雪的宣纸,一股淡淡的墨香便悠悠飘来,似有若无,撩拨着心弦;而毛笔在纸上轻轻滑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悠扬的小曲,让我的身心瞬间放松下来,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那日清晨,一场细雨刚刚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还夹杂着樱花的芬芳。我和老周、老李相约一同前往书法展,老李更是兴致勃勃,特意带上了他的宝贝放大镜,说是要好好探究一番名家们的运笔之道。
走进展厅,里面人并不多,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那些装裱精美的字画上,给它们增添了一层梦幻的光晕。我们沿着展厅缓缓前行,细细品味着每一幅作品。老周时不时地戴上老花镜,凑近了仔细端详,看完后又若有所思地说:“还是站得远些欣赏,更有韵味。”
当我们拐过一个弯,一幅草书作品映入眼帘。那张纸微微泛黄,显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透着一种古朴的气息。八个大字如蛟龙飞舞,气势磅礴,墨色深浅不一,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我定睛凝视,许久才认出“打”和“借”两个字,其余的字皆相互连缀,实在难以辨认。
老周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凑得太近,差点就碰到了警戒线。老李见状,赶忙拿出放大镜。我们三个老头紧紧挤在展柜前,像一群专注的学者。“你们瞧右边第四个,”老李举着放大镜,指着作品说道,“看起来像是个‘兄’字,不过这里怎么多了一点呢?”老周推了推眼镜,思索片刻后说:“我觉得左边第三个字像是‘锺’。”我们兴致勃勃地打赌,谁要是最后一个认出这八个字,就得请大家品尝上好的龙井茶。
这时,旁边一个年轻人听到我们的争论,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我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太大了,面面相觑,随即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周往后退了几步,由衷地赞叹道:“这字写得真是绝了,每一笔每一画都韵味十足。”老李也点头附和:“就像聆听一首美妙的曲子,每一个转折都恰到好处。”我望着那些灵动的笔画,思绪飘飞,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在黄山看到的云海,那云海变幻莫测,却又连绵不绝,恰似这草书中的笔画,自由奔放却又蕴含着无尽的韵律。
夜幕降临,我回到家中,心中仍对那八个字念念不忘。于是,我翻出字帖,想要解开这个谜团,并且对照着练习。然而,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写不出在展厅里看到的那幅作品的感觉。我铺开纸,一次次地尝试模仿,可写出来的字总是差那么点神韵。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真正的好字,并非在于笔画有多么工整规范,而在于能否将书写者的心境融入其中,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在此,我也真诚地向各位书友请教,这神秘的八个字究竟写的是什么呢?期待大家的指点迷津,让我能在书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来源:墨韵阁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