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连连带动光明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6 14:12 2

摘要:清晨的阳光洒在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绿茵场上,几名少年正在晨练,脚下的足球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不远处,工人们正忙着检查场地设施,为今年十月开赛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足球赛事做细致准备。这里是光明区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是深圳体育活力的一张闪亮名片。

清晨的阳光洒在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绿茵场上,几名少年正在晨练,脚下的足球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不远处,工人们正忙着检查场地设施,为今年十月开赛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足球赛事做细致准备。这里是光明区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是深圳体育活力的一张闪亮名片。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重大赛事落地 足球产业热度攀升

作为十五运会足球项目男子U20组和男子U18组的比赛场地,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正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姿态迎接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这座占地近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训练基地,不仅是深圳足球青训的核心载体,更是重大赛事的重要舞台。

2月12日,2025亚足联中国U20亚洲杯在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中心场开幕。

2025年,基地成功承办了亚足联中国U20亚洲杯决赛阶段的16场比赛,包括开幕式和揭幕战。赛事期间,累计吸引观众4.3万人次,其中跨省(含港澳台)观众占比过半,国外观众近2000人次。赛事的经济带动效应显著——周边餐饮客流最高增长60%,酒店入住率最高达85%,光明区大仟里商圈65%的餐饮门店实现消费增长。此外,深圳旅游订单增长55%,景区联动推出的“观赛+游览”线路进一步拉动了二次消费。

除了国际赛事,基地还承接了2025年中甲联赛(深圳青年人足球俱乐部)、中乙联赛(深圳二零二八足球俱乐部)及女超联赛(广东省女足)主场赛事,全年预计承办职业比赛不少于30场。

群众赛事同样火热,基地每年承接举办亚足联与中国足协各级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比赛监督等相关管理人员培训班超20期,培训人数超3000人次;为市运动会足球比赛、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与精英联赛等各类足球赛事提供场地保障,年均举办各类比赛及活动超3000场,直接参与人数超1.5万人,间接参与人数约15万人。

惠民服务方面,基地依托i深圳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平台,在空闲时段免费开放足球场地及田径跑道,全年基地进出人次超10万,免费开放订场近300次;积极联动社会力量组织周边志愿者参与基地活动,每年参与人员超3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全年进出人次超10万,真正实现“全民共享”。

自行车产业崛起 向世界展示光明智造实力

在光明区,体育产业的活力不仅体现在足球领域,自行车运动同样熠熠生辉。8月3日,在深圳光明喜德盛国际UCI标准山地车赛道,2025喜德盛软尾山地车四季联赛夏季赛启幕。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喜德盛”)自主研发的野马、烈马、悍马系列软尾山地车尽显风采,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精英车手与2000余名骑行爱好者参加盛会。

扎根光明30年的喜德盛,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自行车企业,位居中国自行车自主品牌前列,公司获“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深圳品牌百强企业”“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拥有300多项国际国家专利的喜德盛,整车年生产能力超1000万辆,已成长为全球三大自行车制造商之一。其自主研发的碳纤维、镁合金等技术,为自行车轻量化、高品质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2012年,喜德盛自建自行车文化展厅和国际自行车训练基地,其中训练基地占地12万平方米,赛道总长6公里,是首个企业自建国际UCI标准山地车赛道,国内首创固定式、全景式专业级山地车赛道,已成为广东省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训练基地。这里不仅是职业车队的训练场,更是民族品牌向世界展示实力的窗口。

2016年,喜德盛洲际车队正式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洲际国际化自行车队之一,随后获得环青海湖亚洲最佳、环中国单站冠军、环福州总冠军等荣誉,向世界一展中国车队风采。2021年,喜德盛成立“深圳喜德盛自行车俱乐部”,俱乐部设立山地自行车队、公路自行车队、场地自行车队等。2024年,喜德盛中国车队和喜德盛阿斯塔纳车队成立,为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和2024年,喜德盛的产品作为中国国家山地自行车队奥运战车,助力运动员征战东京和巴黎。2023年,国家队骑乘喜德盛亚运战车更是在杭州亚运会上斩获冠、亚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同年,喜德盛与华为智选合作推出首款鸿蒙智联电助力自行车,展现了民族品牌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创新力。今年,喜德盛阿斯塔纳车队带着“光明智造”出战全球顶级自行车赛事——第112届环法自行车赛,并在2025圣塞巴斯蒂安经典赛、环波兰等国际赛事亮相。

政策保驾护航 十五运会带来产业新机遇

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持。光明区出台《关于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体育场馆建设,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打造品牌赛事活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发展“体育+”业态;充分挖掘和整合光明区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大力整合运动休闲、会议旅游、文化娱乐的资源要素,持续开展体育赛事“三进”引培,探索“体育+商圈”“体育+景区”“体育+街区”等实践,放大体育赛事“溢出效应”,推动体育与文旅、住宿、餐饮等行业互促互进。

ITF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深圳光明站M25举行。

随着十五运会的临近,光明区体育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足球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基地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水平比赛和训练营落户深圳。自行车产业的持续创新,则为中国体育制造业树立了标杆。

光明区正以赛事为媒,推动“体育+旅游”“体育+消费”的融合发展。从足球青训到职业联赛,从群众体育到国际舞台,这片热土上的体育产业活力奔涌,蓬勃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龚显丽 文/图

编辑 汪文成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