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期热浪涌动,分宜县各大景区游人如织,钤阳湖畔笑语欢声,洞都奇观人流穿梭,螺蛳小镇烟火升腾。为守护这份美好旅程,分宜县公安局创新打造“四安护航”旅游警务模式,聚焦游客“吃住行游”全链条,以部门联动织密防护网,以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以精细服务贯穿旅游全程,将安
暑期热浪涌动,分宜县各大景区游人如织,钤阳湖畔笑语欢声,洞都奇观人流穿梭,螺蛳小镇烟火升腾。为守护这份美好旅程,分宜县公安局创新打造“四安护航”旅游警务模式,聚焦游客“吃住行游”全链条,以部门联动织密防护网,以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以精细服务贯穿旅游全程,将安全保障深度融入文旅发展肌理,全力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舒心的旅游环境,为县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公安动能”。
严守“入口关”
筑牢食安防线让游客“吃得放心”
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组建“舌尖守护”联合执法组,紧盯金豪财富广场、螺蛳小镇等网红小吃聚集区和景区餐饮单位。执法人员穿梭于香气四溢的摊位间,不仅翻查食材溯源台账、紧盯后厨卫生、“明厨亮灶”,更亮出“科技利器”——便携式食品检测设备,对夜市摊点开展ATP微生物、农药残留等项目现场快检,让问题食品“现形即处”,累计整改食材存储不规范、消毒记录不全等隐患2处。
同时,力推“透明化监管”,民警联合市监部门督促商户“亮证经营”,在醒目位置统一公示从业资质、食材抽检结果及12315举报渠道,用“阳光”倒逼规范,让游客一目了然,放心品味“分宜味道”。
畅通“出行路”
智慧交管保障游客“行得顺畅”
面对暑期叠加县域赛事带来的交通压力,交管大队巧用大数据“导航”。依托景区车流分析、县域赛事日程及指挥调度室监控,提前研判预警拥堵点,科学部署铁骑等警力前置待命。在螺蛳小镇、介桥、洞都等热门景点,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控”模式,入口、停车场、岔路等固定警力疏导,实时调优信号灯配时;针对赛事周边易违停路段,科学划定“临时停车区”“即停即走区”,设置清晰引导标识及岗位,引导车辆有序“错峰”;巡逻警力在主干道高频次巡查,快处剐蹭、抛锚等“小插曲”,以高效运转的交通警力,确保道路“血脉”畅通。
针对夏季暴雨多发特点,联合交通部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对景区周边山区道路、临水临崖路段“拉网式”排险,清理落石、树枝等路障15处,增设警示标识4块。在人流密集区,开展“一盔一带”主题宣传,举办30余场活动并发放手册8000余份,通过案例警示、互动问答,将安全“种子”播入游客心田。暑期以来,全县涉旅交通事故“零发生”,为旅客畅游筑牢了安全屏障。
严把“住宿关”
精准治理确保游客“住得踏实”
治安大队联合消防、卫健部门拧紧住宿“安全阀”,深入宾馆、民宿,重点检查消防设施“生命线”、安防监控“守护网”、实名登记“铁规矩”,建立“一户一档”管理台账,实现安全隐患“精准画像”,创新运用新余微警务APP、警民通小程序,实现问题“指尖上报”、整改“线上追踪”,督促主体实时反馈,形成管理闭环。让隐患无处遁形,让游客夜宿无忧。
同时,组织住宿行业业主开展“消防演练+应急救护”实战实训,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场所安全“硬实力”,更显著增强了自防自救“软实力”,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入梦。
守护“游玩时”
全域巡防护航游客“玩得安心”
围绕守护游客安全的核心,开展全域巡防,既深耕运营景区的责任田,又守护野径攀援的生态自留地。
坚持“警力跟着客流走”,实施“潮汐布警”:在人流如织处,特警看护台、看护岗定点值守,铸就“安全岛”;在偏僻昏暗处,流动巡逻警力动态织网,“人巡+车巡”24小时不停歇。创新设置“警察小店”,将安全宣讲巧妙融入游玩动线,民警以科普为主,趣味打卡为辅,打造独特的“法治风景线”。在螺蛳小镇、洞都等大客流景区,设立景区警务站,整合景区自有监控、保安力量,密切关注景区出入口、商区等风险点,落实“1、3、5分钟”快反机制,高效化解纠纷、寻回失物等涉旅警情,以警务围着“烟火”转,确保安全跟着游客走。
通过科技赋能延伸守护半径。派出所配备的小型无人机腾空而起,不仅对规范景区进行“鹰眼”空巡,更将视野投向钤阳小屏山、冶元翡翠潭等野爬爱好者经常涉足的野趣地。通过搭载的空中喊话平台,及时劝阻危险攀爬、野泳等行为,让户外探险多一分安全保障,也让“有事找警察”成为游客的安心共识。
以“四安护航”为抓手,分宜公安将安全治理深度融入旅游服务全链条,既当好了游客信赖的“平安守护者”,更成为了县域文旅经济的“发展助推器”。如今,“警景相融”的和谐画面,正成为分宜动人的旅游名片。
来源:新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