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一条挺带劲的新闻,说全国首个省级“媒体+”乡村运营中心就在广州落地了。以前提起乡村振兴,大家总觉得说得多做得少,但这次,媒体亲自下场,就有点新意思了,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最近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一条挺带劲的新闻,说全国首个省级“媒体+”乡村运营中心就在广州落地了。以前提起乡村振兴,大家总觉得说得多做得少,但这次,媒体亲自下场,就有点新意思了,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乡村这些年喊振兴,村里资源空着用不上、人才一波波地往外跑,成了老大难。最大问题是,城市的人压根不知道农村有啥宝贝,农民又琢磨不透城市想买啥。就跟两个世界似的,各玩各的。这回广东不声不响跳出来,拉着南方系那些媒体一块整,啥意思?说白了,就是想让信息不对称这堵墙塌一半。
要说平台还有点创新。他们设计了四个平台,像什么乡村资源平台搞得跟淘宝似的。只要你想,民宿有几张床、荔枝能打几斤,都能往上摆,谁都能一目了然。想摆摊赚钱?先得让人找着你,东西看得见,那生意才有的谈,这点广东这次还真动了点脑筋。
人才这事儿,同样掐着脖子。湖南以前带过风头,搞“乡村CEO”培训。可结果咋样?毕业的人七成都跑去带货直播了,真正能扎进田间地头的没剩几个。运营中心这回来个“运营师成长营”,说是要让年轻人留下来。可光有号子没银子,谁能真留下?年轻人不傻,吹得天花乱坠,要是没政策扶持,谁搭理你啊。
再看看全国,各地都在搞试点。浙江三年前做过“两进两回”,把科技和资金送村里,让年轻人和乡贤回去帮忙,最后还是败在“持续运营”这关。说到底,农村生意得能长久地赚下去,不是贴张脸、递点补贴就能办成。
这里面有个关键点得拿出来说。媒体不再只是采访、拍视频、写文章的“看客”了,现在要下田地、一起账户算账。当起生意伙伴,谁都轻松不了。要真变成发通告的机器,还不如不干。但只要真有那么一批既会讲故事,又能把货卖出去还懂成本核算的人,没准能闯出新路。
如今全国有二十多个省份在琢磨类似运营中心,可谁先“跑通”才算真本事。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的短跑,是马拉松。有人肯换跑法,新点子不断,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最终,能否发家致富,关键卡住两点:资源得实打实整合,人才要舍得留下。没有这个底,运营中心再牛也只是面子工程。所以,咱们还得继续瞅着看,到底谁家马拉松能坚持到最后,谁能跑出冠军级的路数。
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聪明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