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位于大湾镇古西村的高要皓德农业合作社基地里,农机作业的轰鸣声在水田上回荡。一来一回间,一株株秧苗被精准植下,高效又快捷。不一会儿,一片2亩面积的水田便完成插种,原本褐色的水田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衣。
连日来,
高要各地广大农户
抓住雨水充足、气温适宜的有利时机,
加快晚造水稻抛插秧工作,
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在大湾镇古西村,
农户们正抢抓好天气,
育秧、运秧、插秧,一台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奔跑
把一株株秧苗快速插进田中。
▲ 大湾镇古西村进行晚造水稻抛插秧工作。赖家乐 摄
走进位于大湾镇古西村的高要皓德农业合作社基地里,农机作业的轰鸣声在水田上回荡。一来一回间,一株株秧苗被精准植下,高效又快捷。不一会儿,一片2亩面积的水田便完成插种,原本褐色的水田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衣。
▲ 两台高速插秧机在水田里穿梭,进行晚造水稻抛插秧工作。以上三图 赖家乐 摄
合作社负责人谭少聪介绍,今年晚造将种植水稻约850亩,种植品种包括清香优19香、华航51、吉丰优等,这些品种的水稻不仅产量高,口感也好,可为合作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抛插秧工作已完成40%,预计8月底能全部完成,后转入田间管理。
▲ 大湾镇古西村开展晚造水稻抛插秧工作。以上三图 赖家乐 摄
谭少聪介绍,如今合作社已实现耕、插、防、割、烘等全流程机械化,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平时,同行之间也会互相到各自的田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提高农机的操作能力和田间管理水平,为高要粮食生产贡献力量。”谭少聪说道。
▲ 等待种植的秧苗。以上两图 赖家乐 摄
据了解,今年我区晚稻计划播种面积24.88万亩,同比去年增加约500亩,目前已完成90%的插植进度,并陆续进入前期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
高要区农业技术部门将持续做好技术指导,配套落实各项增产稳产技术措施,包括选用良种、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和“一喷多促”等,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有效结合,助力实现高要粮食产量和稻米品质提升。
▲ 大湾镇古西村的稻田披上了新绿。赖家乐 摄
来源:肇庆发布